一叶一花的独叶草,属于一级濒危植物
国家一级濒危珍稀保护植物:独叶草
花木君
中国是世界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动植物资源丰富,迄今为止,目前发现的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32000种,动物(兽、鸟、爬行类和两栖类)2100种,各占世界总数10%。
虽然我国野生资源丰富,然而,由于人为掠夺和工业污染,再加上以前人们对动植物野生资源保护的整体观念较差,因此不少自然资源惨遭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链比较脆弱,造成不少动植物种类处于濒危或渐危,有的甚至已经灭绝,生存环境堪忧。
为了保护野生资源,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共列出濒危、渐危、稀有植物354种,并分别规定了每种植物的保护级别。其中,一级保护的8种,二级保护的143种,三级保护的203种。1999年8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进行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一直处于“讨论稿”状态,至今尚未正式颁布,在过去近20年中没有系统性更新。
前面我们陆续介绍了一些一级濒危保护植物种类,比如首批颁布的一级保护(濒危)的植物有八种:金花茶、银杉、桫椤、珙桐、水杉、人参、望天树、秃杉等,今天给诸位介绍一下一级濒危珍稀植物:独叶草。
独叶草(学名:Kingdoniauniflora Balf.f. et W. W. Sm),也叫一叶草、化血丹,为毛茛科、独叶草属多年生小草本,无毛;根状茎细长,自顶端芽中生出1叶,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心状圆形,宽3.5-7厘米,五全裂,中、侧全裂片三浅裂,最下面的全裂片不等二深裂,叶脉呈二叉分枝状,顶部边缘有小牙齿,背面粉绿色,叶柄长5-11厘米;1条花葶自顶端芽抽生,高7-12厘米;花直径约8毫米;萼片(4-)5-6(-7),淡绿色,卵形,长5-7.5毫米,顶端渐尖;退化雄蕊长1.6-2.1毫米;雄蕊长2-3毫米,花药长约0.3毫米;心皮长约1.4毫米,花柱与子房近等长;瘦果扁,狭倒披针形,长1-1.3厘米,宽约2.2毫米,宿存花柱长3.5-4毫米,向下反曲,呈倒钩形,种子狭椭圆球形,长约3毫米;花期5月至6月。
独叶草的独特之处在于:花叶孤单,结构独特而原始。叶有与银杏相似的开放的二叉状分枝的叶脉,地下茎节部具1个叶迹,这在被子植物中是非常稀见的情况,毛茛科2000多种植物中仅有星叶草颇为类似。据研究独叶草是距今今6700万年前的植物遗存,这种原始被子植物对研究被子植物的进化和毛茛科的系统发育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独叶草对生存环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认为是优异生态环境的“天然指示器”,主要分布在陕西太白县、眉县,甘肃迭部、舟曲、文县,四川马尔康、茂汶、金川、南坪、泸定、松潘、峨眉山及云南德钦等地,生于海拔2200-3975米地带的山地冷杉林下或杜鹃灌丛下,该种天然更新能力差,加之森林的破坏采挖,植株数量逐渐减少,自然分布日益缩减,濒临灭绝。199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珍稀保护植物。
独叶草被认为有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筋骨痛等疗效,在有的地区被叫做化血丹,然而大多属于和马蹄香混淆所致,需要提醒的是,独叶草的最大价值并不是药用价值,而是科学研究价值,这点希望在山野遇上独叶草的朋友注意,不要乱采乱挖,保护珍稀野生资源,避免人为误导导致灭绝,另外还会触犯刑法,得不偿失。
独叶草分布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多数产地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0℃以下,夏季最高气温只达20℃左右,土壤为腐殖质土,通气性较好,偏酸性,厚度为10-30厘米,叶独草生于林下,光照微弱,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大。
独叶草的生长环境特殊,种子也难以采到,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工栽培成功的报道,在当前条件下,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特别要注重对牛皮桦、巴山冷杉和太白红杉群落的保护,为独叶草种群生存与扩展创造条件。在未解决在低海拔地区独叶草的人工成功繁殖问题之前,保护独叶草生存的环境,不宜提倡引种栽培或以其他方式进行迁地保护。
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更多的独叶草繁衍地被发现,比如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九寨沟等地,陆续新发现许多野生独叶草,说明环境改善对独叶草的生长和繁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真心希望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能够正常繁衍生息,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自然环境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