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瞿秋白在上海的日子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几位作家、理论家同时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就是这个行列里引人瞩目的一位。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说了“此地甚好”之后,从容就义于福建长汀,时年仅36岁。短暂的人生里,瞿秋白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

当个好教员

来源:IC

1923年1月,瞿秋白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回国工作。不久,陈独秀给胡适写信,希望对方把瞿秋白的《赤都心史》推荐给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一口答应,并表示希望瞿在学术方面有所作为,想介绍他到商务印书馆去当编辑、做学问。瞿秋白感谢了胡适的好意,但表示已决定到正在筹备中的上海大学去任教。瞿秋白的课堂教学很有吸引力,其学生、著名作家丁玲曾回忆说:“最好的教员是瞿秋白。”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瞿秋白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学活动上,尤其热心于“文艺大众化”。他身体力行,到上海南市区老城隍庙一带,戴着墨镜、压低帽檐,挤在百姓中,仔细地听艺人说唱,回来后认真研究那些曲调,陆续写出了数十首歌谣。其中有一长篇歌谣《东洋人出兵》,全篇15小节,长达168行,分成上海话和北方话两部分。

1934年1月11日晚,瞿秋白离开上海赴江西苏区,从此与上海永别。

蜗居东照里

图说:瞿秋白旧居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摄

虹口区窄窄的山阴路,路边的房子还是上世纪留下的样子。山阴路133弄,一块挂在弄口的白色木牌上赫然写着“瞿秋白旧居”。

山阴路133弄,建于1920年,新式里弄,是当时日侨建造的居住点,取名“日照里”,抗战胜利后改成“东照里”。东照里住宅形体简洁,绿树成荫,环境幽静,这也是瞿秋白在上海最后的住处。

图说:瞿秋白旧居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摄

由于安全得不到保障,瞿秋白经常在茅盾、鲁迅家避难。1933年3月,鲁迅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夫人在山阴路133弄12号分租到的一个亭子间给瞿秋白夫妇居住。

瞿秋白曾三次避居于鲁迅家中,第三次避难就是在大陆新村。在这期间,鲁迅请瞿秋白编了一本《鲁迅杂感选集》,并由瞿秋白写了1.5万字的序言。鲁迅给了瞿秋白200元大洋的“编辑费”。后来,瞿秋白把心爱的一张写字台、一只皮箱存放在鲁迅家里。瞿秋白1935年牺牲后,存放在鲁迅家中的家具、印章、文稿成了珍贵的遗物。瞿秋白的这些遗物在鲁迅逝世后一直由许广平保存。1950年,许广平将遗物捐给国家,现被陈列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内。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0)

相关推荐

  • 【万辉华专栏】一种风流吾最爱(一)

     一种风流吾最爱 作者:万辉华 夏衍眼里的中共领导 1949年上海解放后的一天,夏衍身穿黄色的军服,腰挎短枪,只身来到街巷曲折的家中,妻儿和邻居都很吃惊,这么一个军人怎么进入了百姓家.因为,当时军队规 ...

  • 山阴路,上海静水深流

    文/何菲 父亲有位要好的大学同学曾住在山阴路.他们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友谊. 小时候逢年过节,父亲总会带我去他家聚会.我们坐21路电车到鲁迅公园,然后走一小段路就弯到了静谧祥和,有着独特氛围感的山阴路. ...

  • 施高塔路日照东照里尾崎&左尔格

    曾经以为知道山阴路.大陆新村.鲁迅和内山完造虹口已经知道了蛮多了. 笔友里面有一个叫施高塔的人平时比较谈的来,发图片手握钢枪(那时候小孩有一把假枪堪比现在有一台电脑)有看图辨路的朋友说施高塔. 我很纳 ...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送给谁的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鲁迅送给瞿秋白的,这是鲁迅对瞿秋白的知音之情.原句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如果能够得到一个知己就足够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将把你看做自己的同胞兄弟一样. ...

  • 静安寺路庙弄忆往录

    图1:1994年,南京西路1634弄即西庙弄南端弄口,弄口东侧为南西信用社.秦兴培摄 图2:1994年,愚园路西庙弄北端弄口,胶州饮食店.秦兴培摄 静安寺东侧的小路形成于光绪年末期,是一条静安寺与愚园 ...

  • 2015年11月28号-上海徒步第32回 虹口的罗曼蒂克与文人情怀

    "多少人用真心或假意,爱过你的美貌和俏丽短暂的青春,但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渐渐衰老的脸上的悲戚."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静静地篆刻在虹口区的甜爱 ...

  • 施高塔山阴路千爱里

    上海的马路好似上海人的脸孔,各有各的形态. 喧闹的四川北路由西往东再转向北,一条全长不过600多米.宽不过两车道不起眼的马路,两旁些许老旧而形态各异的洋楼,散发着一种低调稳重的绅士气质,这便是山阴路了 ...

  •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施蛰存 从松江走出的大作家

    施蛰存是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人物.1937年起,他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 ...

  •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王一亭曾在梓园款待过爱因斯坦|荷花池|王一亭|梓园

    王一亭,清末民初上海著名实业家.书画家.慈善家,两次担任上海总商会主席,曾资助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王一亭旧居名为梓园,位于上海小南门乔家路113号.1922年,爱因斯坦夫妇曾到访梓园. 图说:梓园位于 ...

  •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孙道临王文娟的“十八相送”

    在武康路湖南路转角,有一幢建造于1931年的袖珍型公寓叫密丹公寓.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和妻子.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曾居住于此.据说,密丹公寓见证了孙道临与王文娟恋爱时期的&qu ...

  • 丽江半山酒店·为一间房赴一座城丨眷然:把“五星级”搬进大自然里

    丽江半山酒店系列报道(十三) 编者按:"半山酒店"作为云南热词,已经多次出现在云南重要会议上.2020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云南将完善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规划,构建以高速公路为主 ...

  • 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 | 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馆藏书画都是国宝级绝世精品!

    辽宁省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它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 ...

  • 挽墨写作第54期:喜欢一座城

    挽墨文学写作第54期: 时间:5.1-5.10 主题:[喜欢一座城] 体裁:美文/随笔/诗歌/散文 要求:必须原创. 因为一人,爱上一城 文|梦玥缺 时间藏入你的眉眼 敛着风华隐着温柔 一眼便足以让我 ...

  • 推介一座城 | FantasticClassics

    推介一座城 | FantasticClassics

  • 【西南文学•散文】曹 蓉/四川/成都:一朵花惊艳了一座城

    西南文学·总编推荐 --微刊总第1405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曹 蓉 ...

  • 博爱 | 一个人点亮一座城

    温瑞是中铁十五局电气化公司一名最普通的职工,负责武汉长江二桥的亮化维保工作.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武汉长江二桥的灯光次第亮起,大桥在流光溢彩的景观灯照耀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平时,这个组有4个人值守,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