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春三月的脚步,一起来感受太极周天灸的神奇
太极周天灸由余浩老师引入道家修行方法,把任督二脉循行与阴阳九针融合在一起,琢磨出了“太极周天灸”。
太极周天灸的核心思想是灸骶骨,骶骨储存着先天之精,是性能量储存的仓库,灸骶骨,上可以循督脉升清,升阳气,下可以接任脉温中,暖腹部下焦,加强性功能,促进恢复人们的生育能力、防治男科妇科病,并且将先天之气补起来,气化下焦阴邪,使肾间清气上升上济心火,达到心肾相交的目的。
太极周天灸所用艾条,可以选择三年陈艾制成直径为3-6公分的艾条。
周天灸操作过程中,需要施术者与患者安神定志,意守被艾灸的部位。患者保持深呼吸的状态,尽量将呼吸变得均匀绵长。深吸气的时候,感觉气慢慢上升到头顶,深呼气时,感到气慢慢下降到脚后跟。这是道家的呼吸方法,也叫踵息。
踵息指凭脚后跟呼吸。语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就是说古时候修道的人,睡觉不会做梦,醒来时不会忧梦,吃东西不求甜美,呼吸时气息深沉。有道之人的呼吸,可以由内直接到达脚后跟,而一般人呼吸靠的只是喉咙。很显然,平常人用喉咙呼吸,吸入的是凡气,气只能到达肺,即为肺呼吸,稍用功夫,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修道的人一呼真炁到达脚后跟,一呼真炁入脑海,奇经八脉、十二正经贯通后,炁可以遍及全身。
太极周天灸基础操作所用穴位:
(1)中脘,是胃经募穴,八脉交会穴之脉会,在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本穴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气,在本穴先聚集后下行,对胸腹体表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可以治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梳理中气之效。
(2)关元穴,在任脉,肚脐下三寸处,是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还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功效。
(3)八髎,位于骶部,骶骨储存着先天之精,是性能量储存的仓库。灸骶骨,上可以循督脉升清,升阳气,下可以接任脉温中、暖腹部下焦,加强性功能,促进恢复人们的生育能力、防治男科妇科病,并且将先天之气补起来,气化下焦阴邪,使肾间清气上升上济心火,达到心肾相交的目的。左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个穴位,合共八个穴位简称八髎穴。
(4)大椎 位于颈部第七颈椎下凹陷处,是手足三阳,督脉交会处。督脉为诸阳之海,统摄全身阳气,而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里,故本穴可清阳明之力,启太阳之开,和解少阳以驱邪外出而主治全身热病及外感之邪。
(5)神阙穴,位于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时,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用艾灸神阙能迅速补中益气,祛邪排湿,对于脾胃虚寒、失眠健忘、手足冰冷、精力不足、月经不调、顽固便秘等人群都有很神奇的效果,长期使用可以养生延年益寿。
艾灸后,我们要把左右脚踝各搓200下。
“寒从足底生,树老根先老”。脚离心脏最远,血供少且慢,脚的皮下脂脉较薄,保暖性差。地属阴,脚接触的地气最多,如果不注意足部的保暖,阴寒之气会从脚,蔓延到脚踝,小腿、膝盖、大腿,再深入我们的脏腑里面。当人年老阳气衰弱时,如果年轻不注意脚的保暖,会早早拄上拐扙,甚至在轮椅上度过晚年。年以时遇见寒冷,总觉自己可以咬咬牙抗过去,但到中老年后,各种关节病就会找上门来。
寒从脚底生,这里很容易郁堵住,用手来搓脚踝是一个修佛居士教给余老师的方法,他们在寺院里使用,治好了许多治不好的病,甚至是癌症。所以平时我们要多搓搓自己的脚踝部,保持这里经气的流通。
做完艾灸后一定要将左右脚踝各搓200-300下,引热下行,这样就不容易虚火上冲,表现为上火。
最后,要喝一杯艾根茶或者是姜枣茶。
艾根是艾草的根,余老师说艾草是菊科植物,根系发达。艾根煮水做茶饮,清香四溢。香能散,温能通,根走下焦,且可以发芽,有生发之气,生命力极强,补脾温肾,调理肠道和小腹,效果很好。
姜枣茶中有生姜,大枣,红糖,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红糖补血活血,艾灸完喝一杯姜枣茶,更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