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八)

一、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二、释  解  

子路在石门过夜,早上守城门的人问他:“你从哪里来呀?”子路回答:“从老师孔子那儿来。”守门人说:“是那个人们都知道不可能做到,他却偏要坚持去做的那个人吗?”

三、释  字  

宿
《说文》:宿:止也。从宀𠈇声。𠈇,古文夙。息逐切。
《玉篇》:宿:思六切。夜止也,住也,舍也。又思宙切。星宿也,宿留也。
汉字“宿”上象室,左下为席,右下为人,象人在屋子里躺在席子上睡觉之形。后人形的变为“亻”,像房子形的后来变为“宀”,像席子形的部分变为“百”。《说文》“从宀𠈇声。𠈇,古文夙。”,析形不确。林义光《文源》“𠈇为古文夙,不可考。”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疑𠈇为古文宿字,非夙也。”本义就是夜间止息休眠之义,引申为居住、住宿的地方。由住宿引申指天上的星辰、星宿。
《说文》:可:𦘫(肯)也。从口𠀀,𠀀亦声。凡可之属皆从可。肯我切。
《玉篇》:可:口我切。肯也。
汉字“可”,从口从丁,亦从𠀀、丂声,是气欲舒出时之音,口乃发言者,人说可时,口中便有平舒之气发出,其本义作「肯」解,是赞同的意思。戴家祥《金文大字典》:“《说文》五篇'可,肯也。从口丂,丂亦声。’按许氏分析可的结构是正确的,但训释尚可商榷。疑可是歌的初文。……《释名˙释乐器》'人声曰歌。歌,柯也。’可从口丂声,字的的结构足以表示人的'叹声’。《集韵》歌古作可,歌为后起字。”本义是歌以助劳的歌咏义,引申为能够、可以,又引申为赞成、肯定、许可、对、适合等义。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的教导,让人们体悟贤德君子行政的近仁向善而从命的治理法度,把握贤者面向现实当下的主动积极地担当作为,而不退避隐居的仁之勇。本章通过守门人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评论,让人们体察礼崩乐坏之世,违仁背道之势一时的强盛,给人以“知其不可”的错觉,而失去仁德文明回归信心之时,老师的“为之”智慧和勇敢不屈,给人以“天命之可为”的觉醒和信心。
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进城时,看守城门的人问他:“你从哪里来的呀?”子路回答说:“我是从老师孔子那儿来的。”守城门的人说:“你的老师是那位人们都知道不可能做到,他却偏要坚持去做的那个人吗?”
本章需要注意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解。首先“知其不可”的主体不是指孔子,而是言说者。只有“为之”的主体是孔子。“知其不可”是言说者从自身视角得出的结论,在言说者看来,除孔子之外的人们都“知其不可为”。许多注解错误地将“知其不可”的主体当成了孔子,从而错误地释解为“他是一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那个人呀”。因为从逻辑上看,一个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却去做的人,这样的人是明显的“心、行”相背离而分裂的人,孔子不是这样的言行分离不一的人,孔子对自己的追求和实践是有其道义信念的。对此,有释解者注意到了,而将“不可”解读成“有难度”,即“是明知有难度却要努力去做的那个人吗?”而“有难度”和“不可”之间在词义边界上是明显不重合的。因此,“知其不可而为之”,只是当时一些人对孔子的看法,不是孔子自己的看法。其次,人们之所以能够得出“知其不可”的结论,是由于人们只看到了礼崩乐坏之后事态发展的大势,看到了违仁背道之势的强盛,从而得出“知其不可”的错觉,使人们失去了仁德文明回归的信心。但是,孔子之所以有信心去“为之”,是由于孔子的明明德之智慧看到了澄明的“天命之可为”。孔子从违仁背道暂时的强盛背后,看到了礼崩乐坏之乱的离道,看到了正道回归的力量,从而让其看到了“天命”的必然,这样的信念给孔子以信心和力量。钱穆《论语新解》中解说:“孔子之知其不可为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不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不于道亦是命。”第三,从本章晨门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评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前一章“贤者辟世”决不可能是“回避隐世”之意。细读《论语》,我们应该看到编者的用心,前面从“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开始,到“可为而不为”的“命也”,接着是“四辟”的“有为”,再到本章的知命后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其间是连贯和通达的。唐文治《论语大义》中说:“人不能与天争,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救世之苦心也,故子路曰'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虽然,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道传于万世,即所谓'先天而天弗违’也。辅氏曰:'贤者之视天下,有不可为之时,才力有限也。圣人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其道无所不可也。晨门自处于抱关,而能知圣人之用心,亦可谓贤者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