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针灸大家张缙的用针手法精要
针刺手法中最基本的是单式手法,单式手法的组合应用就是复式手法。关于单式手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至元代窦汉卿,在其所著《针经指南》中记有14种手法,明初泉石心(是其号不是其姓名)在《金针赋》里也是讲十四式单式手法。高武的《针灸聚英》、汪机的《针灸问对》记述的都是十四法。杨继洲把单式手法简化为下手八法,近人陆瘦燕提出十六法。
张老认为单式手法已够繁多,不宜再创新项,进行古法整理,厘定术式,制定标准,才是当务之急。张老从文献的正本清源到临床实践,用20年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6句口诀,背诵时可以朗朗上口,分组时可以配对比较,即:揣、爪、循、摄(穴上、经上),摇、盘、捻、搓(左右动作),进、退、提、插(上下动作),刮、弹、飞、摩(在针柄上),动、推、颤、弩(在针身上),按、扪、搜、拨(在穴与针尖上)。
“揣、爪、循、摄”为第1句,前两式是用在穴上的手法,揣的目的是为了找准穴位,用爪切,既可激发经气,又便于从爪痕之处认穴;后两式是用指头循所拟刺之经,用爪甲摄所拟刺之经。此两者宜并用,这是一组连动激发经气的手法。
“摇、盘、捻、搓”为第2句,是一组环形的左右向的运针手法,皆系针体沿横轴的左右动作。其动作之特点各有不同,速度与幅度、部位与目的亦各有异,但动作方向皆为左右。
“进、退、提、插”为第3句,是一组上下纵向的运针手法,按天、人、地三才针法,其幅度在一部或一部以上者向内为进,向外为退;其幅度在一部之内者向上为提,而向下为插。
“刮、弹、飞、摩”为第4句,凡此诸式皆为针柄上之操作,各有具体之术式。
“动、推、颤、弩”为第5句,凡此四式,皆为在针身上之操作,整个针身皆参与之,方能完成此四式中之每一式。
“按、扪、搜、拨”为第6句,前两式是进针后在经上的运作,后两式则是体现在针尖上来做手法。
张老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无一为张氏杜撰,皆系古典医籍中所载之常用方法,张氏取其多用、且义界清楚、术式易于厘定者,进行归类整理,反复推敲而成。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是针灸技术的高、精、尖部
分,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笔者有幸拜于张老师门下,听其教诲,耳闻目睹,略有所悟,现将张老师单式手法中的重点部分介绍如下。
一、循摄
“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根据《金针赋》“循而摄之”,张老将循、摄并用。循摄在临床上同时应用的方法是以指头与指甲同时在经穴上叩击,由腕踝关节,向上直至肩、髋关节,叩击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力度,要把叩击力量向内“震”。叩时以医者腕关节为轴,三指要并列齐叩,与经呈平行状,以其中一指(多用中指)叩击在大穴上,如此1~ 2次,每次约2~3 s,在针入穴后,得气欠佳时用此法。力度要视病人体质与经气情况而定,一般用于肢体上。循摄同时应用,可激发经气,进而使气至病所。要注意循摄后必须立即运针,两者衔接要紧密,两者脱节或速度慢时多无效。
张老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中,“揣爪循摄”为第一序列,“揣”为找穴,“爪”为宣散气血,使进针无痛。针刺得气后使用的循、摄与进针前的揣、爪用的是同一指法,即揣与循同用指腹,爪与摄同用指甲,所不同的是“揣爪”是用在穴上,是在进针前,“循摄”是用在经上,是在进针后,其目的是激发经气。
从整体程序上看,先有揣爪来激发,继之有进针来激发,随后又有循摄来激发,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从不同侧面来激发经气,才能使经气充盈于穴,进而充盈于经,随之用针来整合将经气送至病所。这套程序既有经络理论依据,又是具体的手法所连成的一个激发系统,与历史上的手法叙述和诠释相比,与经络理论的应用相比,确实达到了精微的程度。
这是一个系列操作,其中有手法组合程序,有力的作用部位,为了使这个程序能很好地实现,又要有速度的要求,还要有医患间亲密无间的合作与心理的沟通。汉代名医郭玉曾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心)可得解而(口)不得言也。”这是说明经气之变化至微,因而控制的手段就必须至巧。张老循摄手法的运用为针灸临床提供了提高气至病所率的有效手段。
二、盘法
“盘法”是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得气后,按倒针柄,手持针尾,将针向一个方向盘转(每盘360°)的手法。本法适用于腹部柔软处的腧穴。盘时用拇、示、中三指捏住针尾,以腕为轴进行左右盘针,盘时要扳倒针身,针体须弯,然后才能盘。向左或右盘,每盘3~5次,有时左右交替,进针的深度必须达25 mm以上,否则不能盘。盘针时必须掌握好分寸,盘法是在腹部行针时唯一可以加强得气的手段。
明代汪机在《针灸问对》中说:“如针腹部,软肉去处,只用盘法。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曰盘以和气。”
盘法是腹部用针治疗胃肠病、妇科病、泌尿科疾病有效的手法。
三、搓法
“搓法”是一个最重要、最关健的单式手法,是凉热手法的根基。将针刺入后,向一个方向连续360°的转针,如搓线之状,故名搓针。张老主张在行手法特别是行搓针手法时必须速刺进针,力贯针中,力在针尖,针伴力入。
“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故曰搓以使气。”古代理论虽明示不可肌肉缠针,但没有提出具体方法。临床的实际情况是针连续向一个方向搓,往往在得气后有一二个或几个360°就必然导致肌肉缠针。为解决这一难点,张老提出了“实搓”与“虚搓”两个概念。
实搓是针转360°,虚搓是指搓摩针柄而针体不转,但是此时仍有一种搓摩针柄所致之环形力量沿针体传入到腧穴中。张老说实搓好比显微镜上的大螺旋调节;虚搓则好比显微镜上的小螺旋调节。实搓与虚搓交替,能实搓则实搓,不能实搓则虚搓。搓针成功的标志是张老在搓针手法方面的又一个贡献。
“捻之不转,提之不出,插之不入,气满自摇。”一次成功的搓针,搓后腧穴内经气充盈,可将针体紧紧吸引住。针不是一丝不动,而是可动一丝,绝不可以肌肉缠针。针出现“自摇”,穴内又有麻感,这是凉感出现前的最佳状态,此时用飞针手法多可使透天凉手法成功。
四、飞法
《金针赋》:“上下左右,四围飞旋。”术式操作:用右手拇、示两指,拇指与示指呈交互状,要拇指向前,示指向后,将两指弯曲;由针根部轻贴针柄向上飞旋;两指一捏一放,如飞鸟展翅之象(故名曰飞),用拇指肚及示指第一节桡侧由下而上沿针柄之金属螺旋摩,力度要均匀一致,使指感有如转针,但针体不能上提。力呈螺旋式,向上,向外;指法呈漏斗式下紧上松。此螺旋式的“力”含向上提的成分,但要提之不出;含针向右转的成分,但要转之不动。“飞”后要迅速进行再次飞针动作,手向穴位时要带掌风。
《金针赋》上的“赤凤迎源”实即飞法取凉。张老认为针刺临床疗效与手法选择密切相关。针刺取效的关键之一在于选择最佳针刺手法,掌握适度的刺激量,这就要求针刺医生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和随变调气,而不是固守某一种术式。
他强调: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目的而不能盲目;任何一个术式都要有所依而又有所变;任何一个手法都要组合有方,搭配得法;具体操作则应“意随针入、力伴针行、意力合一、以意领气”,动作要“小而有力、巧而圆通、精而不乱”。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气”的变化使用各种针刺手法,使“得气”“飞经走气”“气至病所”一气呵成。
综上,“循摄并用”是张氏手法的操作形式,“力贯针中”是其基本要求,“心手合一”是其显著特点,“随气用巧”是其成功保证。
针灸首先要辨证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经络学说是专门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学理论。
中医临床治病明辨病变的脏腑经络,把握疾病的传变,以及中药方剂的归经理论等,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灵枢·经别》曰:“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经络遍布全身,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营养机体,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是针灸治疗的关键。运用针灸治病,首先要辨证。
辨经是辨证的基础,通过辨经,可以确定疾病部位及可能的病变脏腑,根据十二经脉循行部位进行望、循、叩、切、按,在辨经的基础上再辨证,即从疾病的发展进程、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哪一阶段,从而确立该病的证候,以采取准确的治疗措施。要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而临床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
多用无痛进针法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凸显重神轻形的特点,将天人合一、和谐的法则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他认为,“进针”在针刺手法中非常重要,只有做到“无痛”才利于针刺手法的继续实施,才能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更应掌握无痛进针法。徐入进针法较适宜于初学者,应用时要注意避开痛点。既要做到姿势端正,又要遵循《针灸大成》所云“凡下针要病人神气定,息数匀,医者亦如是,切不可太忙,又须审穴在何处……少待方可下手”,才能达到无痛与入穴目的。
临床上多采用按针速刺法,即左手拇指或食指找准穴位,右手拇、食、中三指持住针体下端将针按于穴位上,要力贯针尖,即针尖稍沾皮肤,保持针身垂直,后用指腕爆发力将针迅速按入穴位,做到持针牢、持针正、捻转匀、刺入快、取穴准。针尖要避开毛孔、血管、痛点及疤痕组织,轻轻点在皮肤上,动作轻巧自如,使患者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重视特定穴位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特定穴进行疾病的诊断,通过观察特定穴位的皮肤色泽、质地,是否有脱屑、皮疹等变化,并在经络循行上使用循、按、切、压等方法来判断病位。在治疗中使用特定穴,譬如治疗睡眠障碍选用八脉交会穴中的申脉、照海;痛经者选取脾经的郄穴、地机穴配次髎穴即针到病除;喘逆气急多取肺经的郄穴、孔最,配八会穴、膻中,肺经的肺俞和募穴中府;急性热病和精神障碍常用各经井穴刺血;胃痛胸满多取内关、公孙;疑难杂症多选原配穴的“四关穴”;消化不良选用胃募中脘配大肠募天枢;脏病多选原穴,腑病多选募穴。
善用独穴治病
取穴不在多而在于精,以华佗“取穴不过几个,用药不过数剂”作为临床指南,不使用针灸大方,针刺组方精炼。如临床常使用的膝三针、颈四针、腰五针等,不过三五穴。提倡针刺“三八原则”,即每次针刺不超过8个穴位,治疗间隔不短于8个小时,一个穴位不要连续针刺超过8次。发挥穴位配伍综合作用的同时,非常重视单穴在治疗某些疾病中的独特作用。例如肩周炎选条口、便秘选支沟、腰痛取人中、泄泻取委中等,这都是临床经验而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单穴治疗方法。
疗法要灵活多变
针灸临床要想收到良好的辨证论治效果,首先必须明辨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也就是明确诊断的问题。诊断是从症状入手,任何症状总是从属于一定的病或证。诊断着眼于辨证,落脚于辨证。辨病使辨证更全面、准确,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诊断过程的深化。
善于在治疗疾病时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体现出辨证论治特色。在选穴施术上,他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变化,对不同疾病,不同人体应有所区分。
针刺补泻手法的应用,提倡针、灸、药、推拿多法灵活并用,这样才能达到尽快治愈疾病的目的。
提高针灸疗效的12种针灸手法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了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简单易行的补泻手法12种,兹分述于下。
1
进针候气法
针刺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针刺有无得气,是决定补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就明确指出了一定要得气,才能生效。《针灸大成》说:“用针之法,候气为先”。《标幽赋》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而不治”。
由此可见,“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必要前提。
笔者在临床上也观察到,得气快的病人,疗效比较好;得气慢或不得气的,往往收效慢或效不著。
因此,在临床上如遇有针刺不得气的病人,可采取如下的措施来促使得气。
一、留针候气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获。”
说明留针待气,要全神贯注观察针下感觉,慎守勿失。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大约留针10~20分钟左右,有时不必动针,经气可自来。
二、循摄法
《金针赋》说:“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
杨继洲在阐发《金针赋》中以手“循摄”的方法时说:“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血气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这种循摄催气的方法,笔者在临床应用较多。
三、捻转捣动法
陈会在《神应经》中指出:“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
这种方法是摇针、提插、捻转相结合的催气法。
笔者也经常采用,以达到针下气至的目的,然后即须抓紧时机施行补泻手法,《素问·宝命全形论》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标幽赋》指出:“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
这样才能达到针刺补泻的目的,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2
控制针感方向法
在远处取穴进行针剌补泻手法时,如能使针感到达病所,疗效一般较好。
《针灸大成》中记载:“转针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针灸节要》中说:“内捻转使气下行至病所,欲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一二寸”。
这些方法不一定都能达到目的。
笔者在临床上多采用按压法,如《金针赋》所载:“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医学入门》中说:“欲气上行,按之在后,欲气下行,按之在前”。
笔者曾治牙痛患者,取合谷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合谷的下方,同时右手持针,针尖斜向病所,施术后针感沿经上行到达病所,而牙痛即止。
或用接气通经法亦可,如治坐骨神经痛,针环跳穴若针感向下不能过膝时,可在该经阳陵泉再下一针,针感即可到达足趾部。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较易取效。
3
捻转飞旋法
《医学入门》说:“以大指次(食)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
临床操作时以捻转补泻为主,泻法一般连续用较大的幅度捻转数下,然后放手,拇、食二指张开,如飞鸟展翅之状,捻时食、中指内收,针体内转,放时食、中指外伸,针体向外转,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可使针感增强。
反之,捻转角度小之飞旋手法为补法。
曾治一胁痛患者,剧痛半月未愈,遂取阳陵泉行捻转飞旋泻法,针到病除,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4
提插捻捣法
这种方法是在进针得气后,针在天与地部之间,进行间歇性的捻捣,或持续性较长时间的捻捣。
间歇性一般每隔几分钟捻捣1次,每次根据不同病情捻捣数秒至数分钟,可反复数次。
多用于泻法,适用于一切痛证,能发挥镇痛、镇静和消炎等作用。
5
进退震颤法
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作较快速的小幅度进退震颤动作,使针身发生轻微颤动,多用于补法,可使血管及肌肉收缩。
笔者多用于小儿麻痹症及颜面神经麻痹属虚者,均取得较满意疗效。
6
三才补泻法
三才补泻法是分天、人、地三部进针、出针的方法。
《金针赋》说:“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凡泻者,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即须退针。”
这说明补法时,进针要由天而人,由人而地,分部而进,是徐进之意;泻法进针由天部直插至地部,是疾进的方法。
笔者在具体操作时,补法是将针刺入天部,得气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数次,再将针紧按至人部和地部。
与天部同样捻针法,操作完毕即将针慢提到天部,稍停即可出针并闭其孔。
如病情需要,可反复几次,这叫“三进一退,紧按慢提”,适用于寒证。
泻法是将针缓慢地刺入地部,得气后,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数次,然后将针紧提至人部和天部,稍停即将针拔岀。
如病情需要,可反复进针数次,这叫做“三退一进,紧提慢按”,适用于热证。
笔者曾治一阳痿患者,针关元穴用三进一退补法,病人感觉有热感直达龟头,疗效特别显著,连针7次而愈。
7
一针三刺法
先将针对准穴位刺入得气后,捻转几秒钟,将针提至皮下,向左边斜刺一定深度,捻转得气后,再将针提到皮下,向右边斜刺,如法捻转,然后将针恢复到原来针刺方向及深度,留针10~20分钟即可出针。
例如,笔者治疗肩关节炎及三角肌痛,常取肩髃穴得气后,将针提到皮下向右斜刺,如行龙虎交战术,有调和营卫、疏通经气、止痛作用。
又如治不语症,常取上廉泉穴,将针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可使舌根部及喉部发胀,有疏通经气的作用。
8
捻转透针法
《玉龙歌》说:“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又说:“口眼喝㖞斜最可嗟,地仓妙穴透颊车”。
元时针灸名医窦默常用透穴刺法,对后世临床应用有很大的影响。
近代透穴针法有横刺透,如地仓透颊车,太阳透率谷;斜刺透,如耳门透听会,合谷透劳宫;直刺透,如内关透外关,阳陵泉透阴陵泉等。
笔者常用捻转进针透穴法,如由悬颅透率谷治偏头痛,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都取得显著疗效。
9
留针刮柄法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得气留针后,每隔数分钟刮动针柄1次。
具体操作法是:以右手拇指抵压针柄顶端,用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动针柄。
这种方法针感不强不弱,病人感觉舒适,适用于体质衰弱、精神过度疲劳或敏感性强和初诊的患者。
10
弹努针柄法
《针灸大成》说:“弹而努力,此则先弹针头,待气至,退一豆许,先浅而后深,自外推内,补针之法也”。
其操作是:以拇、中指轻弹针柄,激发针感,当气至之后,再行由浅入深的插针,是属于补的方法。在留针时亦可每隔3~5分钟轻弹针柄一次。
《针灸问对》说:“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之速行”。这也适用于得气迟缓的病人。
11
平补平泻法
杨继洲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是曰补,阴上之是曰泻。但是内外之气调则已”。
所谓平补平泻是较轻柔的补泻手法,其目的是使阴阳重新趋于调和。
笔者在临床遇有不虚不实或虚实难辨之证,常应用此法。
其操作方法简单,即将针刺入穴内,然后来回均匀地捻针,或采用其他各种基本手法,借以激发经气,留针至病人有一定的感觉后,即可将针拔出。
12
拔针按摩法
拔针用轻捻出针法,在将针拔出体外后,在扎针处周围加用按摩手法,此法有帮助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及滑利关节等作用。
实践证明,针后再加按摩,确实可以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清除针刺后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