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笔法妙在何处?
二王笔法的不传之秘是“神秘主义”,我们当然要反对与抵制。但这不传之秘的的确确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段中真切存在过,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它,然后再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这就是本系列文章的努力方向。
二王笔法这个名称其实并不准确,二王是整个东晋士族书法圈的代表,二王笔法就是东晋士族笔法,只不过可能有独到之处。东晋之前,造纸技术并不发达,大多数的书写都发生在较窄的竹片与昂贵的布帛上,书法作为宣情消时之事尚不成熟。东汉改进造纸术后,经过百年发展,纸张不但能造的更大,且能更加光滑,可使人尽享书写的乐趣。由于纸张的增大,单字就可以写的更大、更细节化,更富有表现力的毛笔也随之被制造出来,整天无所事事的东晋士族子弟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尽力表达自己内心扭曲与狂野的舞台——书法。
二王笔法的不传之秘核心在哪里
从两汉简牍及南北朝残纸书法和二王书法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二王书法(准确地说应该是东晋士族书法)的贡献在于,在汉简与民间手写体用笔的基础上,首先强化了其可控性,同时又强化了其连贯性。
楼兰残纸
东晋王珣《伯远帖》真迹
仔细比较“民间书法”与东晋士族书法的细节区别,大致有如下几点:
1. 起笔处
“民间书法”较为随意,形态随机,而东晋士族书法的起笔虽然形态亦多样,但非常细腻,且都有“顶纸发力”处,这与“民间书法”的随意落笔有明显不同。起笔的随意,自然也就导致了收笔的随意,所以在“民间书法”中,收笔处往往随意按住,或者散锋。也可以说,士族书法是对民间手写体的一种精致化。
“民间书法”楼兰残纸中的随意起笔
东晋王徽之书法(传)
2. 转折处
“民间书法”相对简单,要么“硬折”,要么直接“弯转”,少有调锋动作,这样就导致难以进行连续复杂的弧转,因为转折处不调锋会导致笔毫拧在一起或者散锋。而士族书法的转折处有明显调锋动作,且能做出大量连续的高难度弧转。
3. 正是由于弧转技术的“领先”,导致士族书法中出现了明显的“字组”与“一笔书”现象,从而丰富了字的结构与章法,增加了字与字的呼应关系。
4. 也是由于弧转处的折笔调锋动作“领先”,导致在书写时,士族书法有了大量的“内擫”笔画出现,而转折处如果不调锋,“内擫”用笔就会极为吃力,影响自由书写,这也是东晋以来字形结构丰富的又一成因。
“民间书法”楼兰残纸与王献之书法比较。王献之书法中转折的连续可控性导致了连贯书写的可能,也丰富了用笔与章法。
提笔顶纸的道理与实践
书法技法的发明与创造永远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犹如造字不是仓颉一个人完成的一样。其实整个东晋士族圈,都在为完备整个行草书体系作出贡献,二王是其中的佼佼者,最后成为了代言者,翻看整个《大观帖》,就能看到那个时代士族书法的共通之处。所以说是二王笔法的不传之秘,倒不如说是东晋士族圈的“家传”绝活儿,当然,士族是不屑于教常人写字的,家传笔法久而久之在常人眼中也就真成了“不传之秘”。
梳理二王笔法的精髓,首先就不得不说起收笔,一头一尾。为什么把头尾并论?因为一笔收笔往往就是下一笔的起笔,起笔也决定着收笔的形态。
起笔无非三种:尖起、方切、转笔(藏锋),先来看看他们的经典形象。
王羲之《丧乱帖》选字
尖起即顺峰入笔,图中红圈标出,注意,都是顺入,入笔与行笔方向夹角大于90°,转笔(藏锋)是藏锋的外露,如果将尖端部分埋入笔画中,就是藏锋,图中蓝圈标出。切笔也属于尖峰入笔的一种,只不过节奏感更强一些,图中紫圈标出。
收笔处无非两种,拢锋与回护,来看经典的形象。
王羲之《孔侍中帖》中“书”字连续的回护收笔与《丧乱帖》中“极”字的拢锋收笔
回护的作用有二,第一是塑造形态,第二是把笔锋调整好再进行下一笔的书写,笔能否在收笔处拢住或立起来调整好笔锋,与起笔的“顶纸发力”极为重要。接下来再来看发力部分到底在哪。
《书谱》原帖与爱好者临写对比
图中箭头指示部分,均有一个细微的顿挫动作,这个顿挫动作可以使笔毫打开,并找到纸与毛笔的相互弹力,很多书写者缺少了这个动作,直接“滑”进去,导致笔画一则顶不住纸,二则难以在收笔处立起来,三则转笔处吃力,这就是所谓的“发力动作”。
转折是毛笔书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技术,有一定操作难度,因为用笔的方向和速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转折笔法从战国时期的简牍中便可见端倪,到了二王被丰富完善,到南北朝至初唐被格式化,自此再无更多发展。
很多同学,包括已经写了很久的一批同学,虽然写出了接近的形态,但是写的很不精彩,原因是没有深挖二王对于转折的处理方式,甚至没有明确的笔法意识,这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用笔习惯不好。重视转折,不但是学习二王书法的重点,更贯穿整个书法学习的重要项目,对于学习任何书体的人都有所裨益。
转折形态丰富性的成因
楚简与秦简
丰富的转折形态形成原因,大抵有速写速度的加快,书家的个性化需求与材料变更三点:
①转折其实就是快速书写中的连属,行草书又可以叫“连笔字”,由于草书符号在文人士族间的流通,导致书法能够越写越快,越写越爽,越写越有个性,所以文人间的笔墨游戏在此背景下展开。
②而行草书最为多姿多变之处,就在其转折,越是规范化的书体,变化就越少,我们仔细对比赵孟頫的行楷与他的手札就可以看得出来,手札中的转折明显丰富得多,越是私人化的东西就越自由,越丰富,往往都是相同身份地位间的“约定俗成”,文人们争相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创造”与“风流”,这也是转折丰富化的原因之一。
③早期简牍中,书写范围较小,毛笔也不需要很大,所以书写出来的点画变化亦不多,书写者也无意精心营造,所以楚简与汉简中都是形态较为单一的弧线转折,甚至有一部分简牍可能直接用“硬笔”书写而成。转是一笔写成,折其实为两笔动作,只不过连续完成。
而到了东晋,精良的纸张成为了士族的“刚需”,更加适合流畅书写的纸张被制造出来,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士族的需求同时也影响了造纸制笔的精细化。
对比民间书法与二王书迹,我们能发现什么
楼兰残纸书迹中的转折,紫色箭头为圆笔,红色箭头为方笔
王羲之《哀祸帖》中的转折,圆转为紫色箭头,方转为红色箭头
①虽然民间书法中偶见有一定水准的书写者,但除此之外的绝大部分书写者仍不具有高水准的控笔能力,大都将书写单纯看作传递信息之用,无心刻意营造,看得懂就行,书写时连贯性亦不强。但二王书法有着明显的抒情性,由于草书符号在士族圈内的通用,故而书写时更加放松、性情,能够有更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②民间书法的转折往往只有一转,而二王书法中往往出现连续的弧转,这是因为二王书法中,每到转折必有调锋动作,这样能够“等到”其它笔毫同步,继续书写。而民间书法往往转折较快或者调锋不足,导致笔画都转过来了,笔毫还没有同步,整个笔都是“拧着”的,所以无法或者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弧转。
③民间记事类书法,笔画交代相对清晰,而以二王书法为代表的东晋士族之间的往来书信,往往用笔相对随意,含糊,且省减明显。
④早期简牍与残纸书法中,内擫用笔出现较少,外拓笔画占比较多,而二王书法中出现了明显的内擫转折。这是由于转折时笔锋“立起来”的调锋方法的应用,具体方法会在下面的视频中演示介绍。
二王笔法中转折的形态与笔法分类
很多人说转折形态复杂,难以分类,但实际说起来,只要有清晰的思路,还是容易整理出来的,首先形态上分方圆,再区分转折时是否有明显提笔,再就是转折的方位。
①圆笔转
《丧乱帖》中的“首”字转笔,基本无提按变化,用笔如“玉箸篆法”,转折时应注意边转边提笔,否则会变粗。
《丧乱帖》中“当”字提笔圆转,但应注意此处应为“折纸书”,但其笔法特征已经符合提笔转,假如要准确临摹,可以运用提笔转的方法。转时应适当将毛笔立起来,偏侧角度过大会出现棱角。
《二谢帖》中“左”字的按笔转,按笔转往往外圆内方,这是由于毛笔在转点那一瞬间是不位移的,往往会出现内方的形态,按笔转相对来说要慢一点行笔。
②方笔折
说到折,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字——“方”,方折是没有错误,但折不一定很方,折笔其实准确地来说是区别于圆笔的一个节奏点,停顿较为明显,所以自然形成了类似“方”的形态,但这种折往往以方为主,方圆并存。
折笔中有重要的技法,就是笔锋换面,如果不能掌握这个技术,则一定无法写好折画。
转折的基本运用规律
转折分外拓与内擫,通常情况下,外拓多用圆转,如王献之草书,颜真卿行书,而内擫多用折笔,如欧阳询行书,李北海行书,王羲之《圣教序》。这里面的原理是因为笔画如果要写的饱满,必须要向行笔方向铺毫,圆转外拓容易顺着铺毫方向转过来,但直接内擫则虚折笔换面才能形成,折笔过程其实是两笔,只不过是将两笔连贯书写而已。
总结一下,转折的笔法是多样的,但几乎都有共同的特点——在转角处要提得笔,顶得纸,这样才能连续动作。而转和折则是两种节奏变化状态,转的节奏更加平滑,而折则是实打实的一个节奏点,这是连续自由书写时必然会出现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转折后收不住笔锋或者发生笔锋的明显偏侧,则说明转折时笔没有立得起来,甚至可能起笔处未顶住纸。(关于起笔顶纸,详见本系列第一篇文章《二王笔法的核心秘密(起收篇)》)
行草书的搭接?好像很多人压根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很重要么?
的确,它决定着我们写字的格调,代表着我们在处理汉字结构时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个话题。
空间有死有活,用书法家的话说,叫“透气”与“不透气”。什么叫“透气”呢?就是不完全封闭的空间,那么“不透气”想必大家也明白了。
“透气”的空间能与外部连成一片,从而与外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透气”的空间往往有“强调”的作用,更加显眼,但无论透气与否,都不是刻意营造的,而是与书写习惯有关,有较强的随机性,而我们学习“印刷体”较多的现代人,往往习惯于营造封闭空间,这是小时候老师所灌输的“习惯性动作”,也导致我们的书写较为死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搭接关系,古人是完全不必关心这些问题的,因为他们天生就能写活,而我们需要学习去“断开”。
相信很多朋友的语文学习都是在这两种书体中度过的,我也是,这也导致了我在书写当中形成了一些笔画搭接的思维定式,丝毫不可越雷池,这也大大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自从学了书法之后,我才逐渐知道,搭接其实是具有多样性的,尤其是在正常的书写中,今天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二王书法中的“搭接”变化。
行草书搭接的重要形式
搭接就是不同方向上笔画的连接手段,在行草书中,搭接较为复杂,大致可从搭接的顺序和穿插的形态分为如下几种:
① 以断代连
王羲之《丧乱帖》中“肝”字月部,撇与横折断开,留有较大空隙,以达到透气的效果。
②交叉相连
王羲之《丧乱帖》中“惟”字的横与竖画交叉相连,在基础教育中,老师往往强调不能“出头”的地方绝不能“出头”,但在书法中,要求相对宽泛,类似的还有《二谢帖》中“面”字内部小横与竖的关系。
③实接与半虚半实
王羲之《丧乱帖》中“追”与“即”字,红色箭头为半虚半实,似接似断,黑色箭头为实接,一笔在另外一笔的内部起笔。
④搭接先后顺序
王羲之《孔侍中帖》中的各种搭接方法,“中”字左部竖截住横,右部横截住竖;“军”字左部横截住竖;“月”字上部横竖相交。
搭接丰富性的形成原因
行草书的搭接是最为丰富多变,且无迹可寻,尤其在手札中,其根本原因是书写状态,手札的书写相对随意,充满着变化。
横写长了,竖可以短点,造成了横截住竖,如上图“中”字的左下部。
竖写短了,而结构又要求相对高一些,那么横就往下移,截住竖,甚至不与竖相接,如上图中“军”字左下部。
而起笔相互交叉的情况也偶尔会出现,往往由大的回环连带上去,如上图“月”字横折钩的起笔由撇画末端带上。
但规范书体中,虽然也会出现搭接的变化,但都是几种固定形式,不会过于复杂。
如何营造合理搭接关系
无论怎样去处理,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点,搭接关系是书写中的习惯动作,不是刻意而为,甚至于说,是手的自然反应。但我们绝对要避免笔笔断,抑或是笔笔连,我们也要深刻理解古人行草书中为什么要有如此复杂的搭接关系。
声明:“汉鼎智能在长安”头条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价值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