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养生——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

中医说:“水火既济,百病不生”

那什么是“水火既济”呢?

“水火既济”出于《易经》,即坎上离下相济之意。坎是水,离是火。既济,则水火相交为用。中医是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相生相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

五脏对应五行,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二者相互协调,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中医脏腑学说里,心为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君主,心主血脉,主血液的运行,在五行为火,故心气当下通于肾,即心火下交于肾,以资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维持肾阴肾阳平衡协调。

肾属下焦为一身之本源,在五行为水,故曰“水脏”,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藏精,滋养全身的各个脏器。肾水当上济于心火,使心火不亢。

心火为阳,肾水为阴,心与肾堪称为一对“兄弟”,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心火与肾水上下交通,水火互济,阴阳和谐的关系,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也就是说,阴阳两气在人体内能够维持正常的相对平衡,人才能健康,否则就会生病。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心火下降温养全身,肾水才能够气化上升去滋养全身,也只有肾水能上升滋养,心火才能避免上炎成为无根之火,这也是一个相互循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生不息的过程。

只有这种正常的温养与滋养,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延续。如果心肾关系失调时,心火不能下降,肾水不能上升,就会造成“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而出现失眠多梦,心烦气躁,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头痛、潮热盗汗、口舌生疮,腰腿酸软、手脚冰凉、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心肾不交、阴阳失衡还易造成心血管疾病。

《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静以修心,静下来,才能达到恬淡虚无的状态。站桩时静下来,心情平和,思想宁静,精神内守,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我们的身体就开启了自我修复的功能。

当我们静下来,身体会回归先天清浊分明的状态和上虚下实的自然状态。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便自动启动,这个时候,身体会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当静下来,心火下降,与肾水交融,达到心肾相交。失眠、焦虑、抑郁等等由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各种症状就会得到改善。

打哈欠、流眼泪、流鼻涕这些站桩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就是阴阳和合,水火既济所产生的作用。

站桩后神清气爽,发现晚上的睡眠质量提高了,这也是加强了心肾相交的一种表现。

老子《道德经》:“虚其心,实其腹”。指胸以上要虚,腹以下要实。

胸内空洞,腹部充实是大成拳站桩重要的功法要领,胸空腹实乃长青之妙方。从养生方面讲,心虚静,胸松空,心虚则胸空,胸空则横膈膜下降,左右两肋下沉,腹部自然充实。这一要领可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调和气血、育真补元,从而使体质得到改善。

当然欲达到胸空腹实,要做到以下几点:

1、胸部放松并微微含蓄,这样不仅有利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放松,而且有利于呼吸的通畅以及循环系统的功能活动;

2、凝神定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去掉杂念和紧张情绪以使心脏放松;

3、肺主气,司呼吸。呼吸应纯任自然,不要憋气,气不可提,也不要故意沉,以使肺部放松;

4、自然形成深、匀、细、慢、长的腹式呼吸状态,气息悠长,似闻花香,沁人心脾,呼吸转换处无丝毫断续;

5、应保持小腹松圆、常圆,以达到充实下腹。但不可有意为之,是由胸部的放松而自然形成的。

站桩能使心肾相交,阴阳互根。锻炼时间长了,自然会感到呼吸转慢、深细均匀,这时会感到身心极为舒畅,全身微有出汗,发热,精神焕发,血液循环加快,气血通畅,各个器官功能增强,改善生理。

练养生桩到一定时期后,就会产生全身高度的舒适感,出现神情豪放、精神爽朗现象,使身体经常保持有欣欣之意的感觉,这就是阴阳调和,水火既济,也是中医认为的心肾相交表现。心主降,肾主升,由于在练养生桩的作用下,使心肾一升一降相互正常交感,而使阴阳得以保持平衡,形成了改善病症健身的根基。

《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