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乾隆行宫
乾隆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千年古镇皂河。宿迁乾隆行宫是全国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唯一留存于世、且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该建筑群位于古老的大运河畔,北临宿迁骆马湖,南接古黄河,东连马陵山,又与省级森林公园连成一线。
龙王庙行宫建筑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轴线分明,左右对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自南向北,整个建筑群分为六大部分。最南端为古戏楼,该戏楼为清帝驾临时看戏之用,古代文化生活毕竟不甚丰富,皇帝外出有戏看也就是很高的享受了。凡有档次的古建筑群,古戏楼一般是不可或缺的。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清代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都是从"河清""海晏"牌楼门进出的。广场北侧是山门,亦称禅殿。禅殿大门的两旁,置放两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狮,这两尊石狮据说在江苏省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屈指可数。过禅门进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碑亭正中耸立着一块5米高的御碑,御碑上刻满了乾隆皇帝的圣旨和诗文,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第二进院落是整体建筑中心院落。"龙王殿",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这里就是他办公----朝政议事和敬神祭祖的地方。第三进院落,是龙王庙行宫的最后一进院落,也就是乾隆皇帝的寝宫。
龙王庙行宫建筑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轴线分明,左右对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整体呈长方形,双重围墙。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错落有致。自南向北,整个建筑群分为六大部分。最南端为古戏楼,额枋上悬挂 "奏平成"鎏金匾一块,上下门悬有"阳春"、"白雪"金匾各一块。该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时看戏之用,一九七六年被拆毁,现仅存1.4米高的石基。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木质神杆(俗称旗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清代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都是从"河清""海晏"牌楼门进出的。石狮的造型为前脚直立,后脚盘曲,昂首挺胸,雄强威猛,象征着大清帝国不可凌辱和中华民族不可侵犯。整个石狮的造型生动,用料考究,省内独一无二,国内屈指可数。山门正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七个镏金大字"敕建安澜龙王庙"和一方"乾隆御笔"印。禅门的两旁有相对的两明两暗的"脚门",是皇帝和文武官员进出行宫的通道。
御碑亭:过禅门进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平面呈六角形,面积53平方米,十二
乾隆行宫御碑亭
在御碑亭的两旁,建有钟、鼓二楼。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建筑的形制、布局、尺度相同,每座建
乾隆行宫钟楼
御碑亭的北面是怡殿。位于中轴第一道院和第二道院的相交处,占地面积66平方米,面阔四间,进深三间,怡殿正门悬挂"法雨慈云"大匾一块,殿内供奉杨、柳、杜、孟四大金刚坐像,分别持宝剑、雨伞、琵琶、蟒蛇,象征"风调雨顺",佛像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威武刚烈。
第二进院落是整体建筑中心院落。御道上的主体建筑是"龙王殿",又称"绿瓦殿"。龙王殿两侧对应的是
乾隆行宫风铃
第三进院落,是龙王庙行宫的最后一进院落,也是乾隆皇帝的寝宫。二、三院落的相交处横向轴线上建筑分别是灵宫殿和东西庑殿。庑殿是庙内的僧侣们用来读书赋诗和研究佛学的场所,也是皇帝驾临时,文武官员用来处理政务和娱乐休息的地方。灵宫殿东壁的王灵官手持七节长鞭,西壁韦驮神手捧降魔杵。正门上方悬挂"福靖灵波"横匾一块,乾隆皇帝驾临时,此殿又叫"分宫厅"。皇帝皇妃进入后宫后,其他文武百官一律禁止人内。
中轴线北端是禹王殿,也叫观音殿。禹王殿属于宫式大作,重檐硬山,屋面饰黄色琉璃筒瓦和龙吻,大
乾隆行宫禹王殿
与乾隆寝宫相配套的"东廊院"和"西廓院",是东西宫的附属院落。
乾隆行宫景色
自清代以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为皂河安澜龙王庙庙会之日。届时众多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拜佛,祈福求祥。附近山东、河南、安徽几省的行商坐贾、民间艺人也纷至沓来,云集皂河。一时间逛庙的、敬神的、看景的、购物的热闹非凡,"木刀木剑红缨枪,桃猴玉兔青竹蟒,剪纸雕刻拨浪鼓,糖人泥哨小花棒"应有尽有。这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是皂河镇内三大香会的绕街巡游,朝山祭祀。花船、花车、舞龙、舞狮,所有逛庙会的人们一起参拜龙王,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被列为苏北地区36处香火盛会之首。数百年来,岁岁如此,即使是10年"文革"的时候,也只是中断了宗教习俗的内容,其他的民俗活动从未间断过,可称得上中国民俗史上的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