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减肥,农民能省钱,为何配方施肥叫好不叫座?
近些年,化肥农药大量使用造成面源污染屡次成为舆论的话题,认为是导致农业各类问题的“祸根”。殊不知,化肥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的农用物资,解决咱们“吃饱”的问题,甚至可以让咱们吃得更好。据相关统计看,施用化肥比不施用化肥可提高50%的单产,作物总产中有1/3来自化肥的贡献,中国粮食产量的一半来自化肥。在耕地有限及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下,停止使用农药化肥是不可能的,只能科学正确使用,大幅提高肥料农药的利用率,而且提高肥料、农药利用率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
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价格多年未见大幅增加,种植成本逐渐上升,农民种植都希望能节本增效,如果肥料利用率能提高一倍,肥料使用量减半,农民能省一半的钱,能不愿意吗?真要去提高,并不容易,不然测土配方施肥早就全面应用,不会是叫好不叫座的境况。
1、改进施肥方式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请人工难,基本采取直播、抛秧及机插等轻简化栽培,按照科学施肥方法,若要增加施肥次数,农民大多不会接受,特别是种植大户,每施一次肥就要增加不少劳动成本。
第二,农民施肥看肥效,一是看得见的作物长势,二是看得见的增产。不同的肥料其肥效有差异,碳铵施后当天见效,肥效期仅有15天,而尿素7天见效,肥效期有45天,加入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其肥效期还能更长。在水稻追施分蘖期,有的肥料厂利用碳铵见效快的优势诱导农民代替尿素使用,往往中后期容易出现肥力不足的情况,这种施肥方式是不合理的。种地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稳定收入,使用配方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如对整体收入提升帮助不大,农民不会有太大兴趣,何况采取配方施肥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比常规施肥高产。
第三,提倡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但有机肥的养分释放慢,需要早施用,单用有机肥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也没有那么多有机肥可用,而且比施用化肥的量要多,会增加劳动成本。自制有机肥要人工沤制、搬运,未完全腐熟还存在烧苗和加重病虫害的风险。
2、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随着农业从业者数量减少和老龄化加剧,农业生产必须靠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简化,施肥亦是如此。要么改进施肥机器代替人工,提升效率;要么改进肥料生产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
首先,测土配方施肥要与轻简化栽培、育种、植保等紧密结合,即良种良法。目前有不少水稻、小麦专用的配方肥,农民也在使用,只是有的农民没有用好配方肥,仍按传统施肥方式进行,没有走科学种地的路子,需要示范、总结,带着农民转变。配方施肥只有与栽培管理、植保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了1+1>2,降低农民整体投入成本,作物获得高产,农民能节本增收,对农民而言是真的实惠。
第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根据肥料试验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有较为明显的增产作用。有机肥含较多有机物质,肥效慢、持续时长,可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条件;化肥养分单一,肥效快,但利用率较低,施用不当会影响和破坏土壤的理化性状。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特别强调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有利于培肥改土、提高地力,提高利用率,节省化肥。
第三,一次性施肥在未来会成为主流。传统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在30%-35%,缓控释肥的肥效利用率可提升至40-60%,目前有些能做到,有些做不到。去年在云众地合作社基地用(沃夫特)缓控释肥在水稻上做肥料试验,水稻生长良好,产量甚至比常规施肥高。采取一次性下足缓释基肥,油菜、水稻、小麦等作物亩用量在60-80斤或更少,明显降低劳动强度。
第四,追肥向高浓度、高利用率、低用量发展。这两年液态氮肥发展较快,适合采用无人机喷雾,能提高作业效率。其它新型肥料,如尿素缓释剂和长效碳铵等。后期结合施药喷施磷钾肥促进灌浆壮籽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