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艺圃丨池上花开照眼明,垂柳垂杨绿几层
时光煮雨 自在艺圃
视频制作:徐思
夏日酣畅的大雨,落在艺圃的时候,就像一场从窗外望去的山水横披图。
在这里,躲过一场雨,就像避过了一个夏天。
低饱和度的灰瓦白墙,水色洗过的琉璃天空,馥郁晕染的浓荫绿枝,一个惬意的、隐逸的、听雨乘风的世外小园。
这是住在夏天里的艺圃。
夏日艺圃
艺圃杂咏
清 王士祯
长身两君子,宛与孤身映。
三叠素琴张,一声远山静。
嘹唳月明时,风泉杂清听。
疏馆笼鹅群,素羽临秋水。
濯濯映凫翁,沿流乱芳芷。
乞写茴香花,其人丹青里。
“七十二峰剪片山,三万顷湖裁一角。”这仅占地五亩的艺圃小园,端的是有大山水之气概。
在苏州,没有哪一座园林的园中隔墙,能像浴鸥门墙那样高昂别致。
那是一纸画卷,斑驳白墙为底,绿荫花枝做笔,落红垂翠成墨,只消远远瞧去一眼,便知画艺之中“留白”一词,若是落入园林之中,到底应成何等韵味了。
而圆月门便是满纸云雾间破开的一轮明月,勾引着游人那一缕探访之心,令人欲穿墙而过,破画而出,入那秘处一窥乾坤。
一旦被诱惑着穿过门墙,折身一望,那留白的粉墙顿时成了真正巨幅画纸。
阳光将一侧的树影拢上一拢,水墨便在这画纸上滃染开来,这画是流动的,日出与日落不同,阳光与月影各异,好一个“墙上戏彩吴带风,妙在内外两月宫”。
秋日偕式之过艺圃
清 夏孙桐
红鹅馆外早凉生,水槛烟廊曲曲行。
风露萧辰秋士影,园林陈迹党人名。
零丁坠粉淩波在,拨刺游鯈见客惊。
我亦伯通从赁庑,此中谁识市尘清。
有一种东方特有的居住文化,是将特定的浪漫定义赋予建筑,如果没有那些精微的暗语,没有那些为民族所共鸣的意象含义,那砖只是砖,瓦只是瓦,山水也只是山水罢了。
而艺圃,正是将这些美妙意象顺手拈来,将空间定义上的长宽高,换成了文化定义上的风雅颂。
这里南有香草居,东有爱莲窝。香草当佩美人,为了楚国大夫那倾世的一跃,香草二字从此只赠忠贞;而菡萏之出淤泥而不染,有了周敦颐妙笔一点,爱莲窝便是君子之居所。
敢提香草,敢比青莲,必然是持身为正,高洁凛然之人,而这也正是艺圃历代主人所坚持的为人之道,更是他们所寄托的人生理念。
艺圃小游仙
清 汪琬
课罢黄庭日欲西,偶然锄药绕幽溪。
昨宵雨过青泥润,新长芝苗数尺齐。
竹钉门扉荻织芭,浇花锄药是生涯。
飞来彩蝶大如燕,开遍碧桃红似霞。
庭院深深深几许,艺圃深处,或有山重水复,或有柳暗花明。
绕过宅园,行向水榭,处处受牵绊的视线陡然一畅,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艺圃的精致与巧妙在这一泓池水上碰撞轻碎,无声无息地融入这安静的水面。
建筑是凝固的诗歌,园林是山水的盆景。响月廊上东望乳鱼亭,北眺延光阁,所有的建筑仿佛悬浮于水面之上,与波光彼此应和。
在艺圃之中,乳鱼亭临水而立,精秀绝伦,延光阁浮水而起,迤逦荡开。建筑与自然隔水相望,仿佛是诗歌遇见山水时的放声一啼。
想来这些真正动人的美景,从来不止存在在照片中。
艺圃诗为学在赋
清 吴绮
万花深处白云居,天水先生此结庐。
谁使范乔留旧砚,直教赵括读藏书。
一池荷气秋犹馥,满地桐阴晚未疏。
今日有人念遗泽,凄然故土更何如。
都市那样璀璨,却很少有什么地方是让人能够坐在星空下,有碧池波光,有松林涛声,有三五好友,能痛痛快快驻留一晚的——那些更多的是为了游客,是为了身外物。
幸好我们还有艺圃。
身为苏州现存明式小园林的代表,艺圃有着非常罕有的气质,它既是阳春白雪的古典诗意栖息地,又拥有着融于市井乡土的温暖气息。
而夏日降临的艺圃,为这个城市的旅人们,在酷暑的间歇,提供了一个可以驻足休憩,可以流连不返的栖息地。
此年暑气此亭台,小园香径独徘徊。艺圃,守护着每一个到访者的仲夏日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