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曚昽、矇眬”,你分得清这“三胞胎”吗?
“朦胧、曚昽、矇眬”,你分得清这“三胞胎”吗?
郭庆澄
汉语是一种奇妙的语言,用以记录这种语言的汉文字,更是神妙无穷。汉字的创造,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物有所归,类有所别”。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形声字”的创造以及形声字语词的建构。下举例说明。
表示“模糊的样子”这意思,用语音表达,发出“ménɡ lónɡ”这两个音节就行了,而用文字表达,就不像语音表达这么简单。因这语词有三种不同的写法,若不依照“物有所归,类有所别”原则,则极容易用错。分析如下:
一.朦胧。这种写法的“ménɡ lónɡ”,表示的意思有二。其一是“月光不明。”这是此词的本义;其二是“不清楚;模糊。”这是此词的引申义。如:暮色朦胧。烟雾朦胧。这词常见,一般在描述到月光暗淡,描述到烟尘遮挡,看不清楚时,一般不会用错。
二.曚昽。这词儿是用来描述“日光不明”这种情形的。对“曚昽”的解释,《辞源》解释为:“日未明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书>形日光不明。但在书写表达“日光ménɡ lónɡ”这意思的词儿时,懂得将“ménɡ lónɡ”写成“曚昽”的人少而又少,而写成“朦胧”人多而又多。
三.矇眬。这词儿是用来描述“快要睡着或刚睡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现在这词写成“蒙眬”。《辞海》此词条写为“蒙(矇)眬”;解释为:“目不明貌。”在书写表达“睡眼ménɡ lónɡ”这意思的词儿时,懂得将“ménɡ lónɡ”写成“蒙眬”,几乎没有,绝大多数写成“朦胧”。
为什么会将该用“日”旁的“ménɡ lónɡ”或“目”旁的“ménɡ lónɡ”错为用为“月”字旁的“朦胧”呢?主要是见得少,用得少。而究其本源,是由于不懂得汉语言文字的运用,所遵循的“物有所归,类有所别”原则。
记录汉语的汉字,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它是根据“物以类聚”来创造字词的。如与水有关的,其字带“水”;与木有关的,其字带“木”……也就是说,属于什么事物就用什么“意旁(形旁)”表示。掌握并懂得运用这一原则,是减造少犯汉语词书写错误的最好方法。如上述三词,记住:在描述日光不明时,则用带“日”旁的“曚昽”;在描述到与目光视物不清有关情形时,则用带“目”旁的“矇眬”;在描写到与月色有关或其它外界景物影象模糊时,用带“月”旁的“朦胧”。
如此,正确使用这些语词,不是容易得多了吗?
注:上文中的解释、引例,行文无说明者皆出诸《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