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记丨寻找故乡的山川映像
文丨杨德振
一个人长在身体里的故乡,永远年轻、永远不会变。无论是年龄多大、居住在何方、人生多么的丰盈或多么成功、多么富有,故乡的风土人情和山川物貌及所构成的映像定格在脑海中,永远难以消逝和淡忘,刻骨镂心,历历在目。
我曾在漫长的黑夜中多次梦见故乡的山川地貌、阡陌桑田、河流堤岸、水塘田埂、土坯瓦屋;对那些野径疏篱、粗蔬细苇、小屋炊烟、鸡鸣狗吠、小鸟啾啾的自然景致,自成影像,叠加堆砌,反复在梦中转播切换,若隐若现;故梦依稀,山川明晰,让人兴奋、惊奇地醒来,很难再入睡。
尤其是多次做到这样重复的一个梦:我在地球上到处“流浪”,反复寻找与故乡山川地貌吻合的地方。我一直在冥冥之中感觉到,在世界上某一个地方,一定还存在一个同我老家山川地貌一模一样或高度“仿真”相似的地方。我曾在梦中“神游”过多次,并与家乡的山川地貌做过认真对比,确认过就是故乡村庄周围山川地貌在另一处地方的“翻版”重现;我在梦中凝视良久,还反复拍摄,并在脑海中多次进行过轮廓对比,生怕遗漏任何物像与形状。睡梦中,还巴不得立即把此消息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也高兴地知道,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有我们小村的另一个山川映像的真实存在和同比景观。
我的家乡在千里叠翠、山脉绵延的大别山中。村前是一个弓形的长池塘,大塘堤岸的周长就长达1300多米,储水量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是当地最大的鱼塘。大塘塘埂外面是阶梯式的连片农田,田畴千亩,麦香阵阵。每逢农忙插秧季节,水田漠漠,波平如鉴,青秧在田,波光潋滟,天光云影;燕子衔泥忙,耕牛抬头望,农人一片忙碌,典型一幅农耕时代的水墨画;阡陌良田外,是一条由北向南的穿过的河流,河水淙淙,长年不断,河流一路欢歌笑语,奔向滚滚的长江;河流的脚边,兀自耸立着两座200多米高的小山,形似麦当劳的标识“m”,并排立于溪流之边,静看河水滔滔和人间万象;两座小山常年郁郁苍苍,叶稠阴翠,各种野鸟和野鸡、野兔、野猪栖息其间,热热闹闹。到了下雪天,小山一夜“白头”,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野猪藏不住了,便下山到处找吃的,山野里便到处可见清晰的野猪蹄印。小时候,我和小朋友上山追赶过野猪、打过野兔、捡过野鸡蛋、戏弄过刺猬、松鼠、捅过马蜂窝、捉弄过乌梢蛇……童年的欢乐和喜悦大部分来自山上与河流中,是至今仍然无法抹去的一份立体的彩色图案与嬉戏记忆;不仅成为一个独特的地貌记忆符号,而且还成为精神坐标中的一种特殊的定型影像,一次又一次地被放大和刷新播放,久远而清晰,依稀而亲切,深深地缠绕着我的心性与神思,让我经常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
我有时候想,既然故乡的山川地貌这么折磨人,我不妨摄下故乡的山川地貌图像,放大后贴在网上,在全球开展“寻找相同地貌的故乡”这项活动,让全球的人们对比自己的家乡的实貌,分辨和物色出仿真、逼真等同一种地貌类型的家园来,双方再经过密切调查、取证、对比,找到共同点和相似度高的地方,确认这就是另一个家乡的确凿证据。如果真能如愿,这将是一件多么有趣而美好的事情!地貌相同,风物一致,哪怕民俗不接近,亦无妨这是造物主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伟大杰作和见证,也是我们几辈子人修来的福分和喜事。所以我盼望全球有人响应,并比对自己家乡的山川映像,如有近似或雷同的地貌,与我联系,让我的多次神游变成现实,让梦想开花结果。
纠缠和萦绕在梦中的故乡山川映像,你在哪里呢?!
2021年3月28日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