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歙县,其实有两座紫阳书院,并且长期同时存在!
传承朱熹新安理学文化的紫阳书院,歙县其实有两座,并且长期同时存在
司马狂/文
早几年,就有人问过我,紫阳书院究竟在何处。彼时只知在歙县中学附近,而实际位置一直未曾前往。后,又在相关史料中获悉,渔梁过紫阳桥,入得紫阳山,那才是紫阳书院的旧址。初时,想当然的以为,紫阳山为紫阳书院的旧址,歙县中学的为后迁之址。直至前段时间,亲自前往歙县中学的紫阳书院旧址,回头翻阅资料才发觉,大错特错。
紫阳书院是为纪念朱熹而建,朱子生于福建,祖籍婺源,自称“新安朱熹”,外祖父乃“祝半州”。朱子生前三度返回梓里讲学,乡人对其推崇备至。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在朱熹去世快半个世纪的时候,时任徽州郡守韩补在府城南门外(今水电局一带)创建紫阳书院。之所以命名为紫阳书院,源自朱熹父亲朱松有一枚印章上刻有“紫阳书堂”,朱熹为纪念乃父,以“紫阳书堂”命名自家厅堂,后世尊称朱熹为“紫阳夫子”。朱松的紫阳书堂,应该是源自歙城的紫阳山。这座紫阳书院朝着的也正是紫阳山,这便是紫阳书院最初的来历。
南宋灭亡以后,紫阳书院也毁于兵燹。元时,改府城南门内的江东道院(今新安宾馆附近)复建紫阳书院。明正统九年(1444年),又迁至县学(今歙县中学)右之射圃,自此一直就未曾再搬离。从这个脉络不难看出,歙县中学的这座紫阳书院,是延续着南宋紫阳书院的血脉。那么,缘何紫阳山又另有一座紫阳书院呢?那是因为在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徽州知府张芹认为紫阳有山,却无书院,缺了些文脉,于是便在紫阳山上又建一座紫阳书院。从这个时候开始,徽州歙县境内便有两座紫阳书院并存,一直持续到太平天国之乱,战后只修复了歙县中学的紫阳书院,而没有重修紫阳山的紫阳书院。
入得歙县中学,那座“古紫阳书院”的山门坊,隐逸在竹林间。金乌的光芒透过竹林的缝隙,洒在石头上,见证了岁月痕迹的青苔似乎瞬间苏醒过来,悠悠述说着往昔的故事。曹文埴手书的“古紫阳书院”字迹依旧清晰,落款和印章使得后世之人,都能回忆起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曹公的奔走下,众多徽商慷慨解囊,复建古紫阳书院的往事。门坊上的石葫芦,也不知道见证了多少莘莘学子的勤奋与刻苦。
按照古图,山门坊后,便是进入紫阳书院的山门,只可惜,岁月更迭,如今早已没了当年的模样。原本山门坊后有一小门,推开门就能穿过马路前往书院,现在小门也已然封闭。若要前往书院,就得绕出歙县中学,由上路街方向右转,沿山坡而上。坡下有一井,名曰“文公泉”,凿于明代正统年间,井沿圆形,而井身为方形。至今周边的乡人依旧来此浣洗。
文公泉边上石板铺就的道路,蜿蜒而上,草已漫过路磅,爬上石板路。人行其中,似乎依旧能听到,科举时代,士子们摇头晃脑背诵四书五经,相互切磋着八股文心得的声响。书院的院落并不以宏伟的气势而惊人,却因坐落于坡上,拾级而上的时候,抬头仰望,反倒觉着异常雄伟。也许,这也代表着读书人对于此间的向往之情,毕竟高中状元的唐皋就曾求学于紫阳书院,毕竟唐仲实父子、姚琏、汪宗沂这样的歙县文坛翘楚都是紫阳书院的山长,连桐城派的领袖姚鼐也大老远的来紫阳书院做过山长。
山坡上,紫阳书院显然近期又有过修葺,只是奈何铁将军把门,无法入内。绕着偌大的书院外墙一圈,感受着,这仅剩下的古紫阳书院院落,破败感萦绕不去。残垣断瓦,外露的电线,罕见的人迹,时不时听闻的犬吠声,没了山门坊那边的静谧与古朴,多了些落寞的尘世烟火气息。悠悠的过堂风吹过,没来由的打个冷颤,不知道何时古紫阳书院才能恢复往昔的喧嚣,让人步入此间就感觉生机盎然呢?
附录:本文参考文献有《歙县志》、《歙县教育志》,另黄山书社出版有《紫阳书院志》一书,此书在歙县斗山书局有售,有兴趣的可以去书局看看,不过听老板说,他这书不打算出售,哎,也是任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