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上的题目,未必要全部做完
最近,跟一同学分析试卷,里面有很多低级错误。比如,他把“纯碱”看成“烧碱”,写错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的产物里同时出现Fe3+和OH-、同时出现CO2和OH-;把亚氯酸根离子(ClO2-)写成次氯酸根离子(ClO-);把NO3-错写成负二价(NO32-)……
我问他,你为什么会犯这么多的低级错误?
“我得快做,要不就做不完了!”
我们讲,卷子上的题目必须全部看完,但不一定要做完。
因为有的题目于你而言太难了,或者说,它本就不是给你出的。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拿到多的分,才是我们的追求。
每一次考试,在卷子没有阅完、分数没有发布之前,无论对谁而言都是未知的。即使你学得非常好,平日里总得高分,本次考试也未必能得满分。
记起一位大学教授举的例子,他当年参加研究生考试,数学有5道题,其中2道他不会,就没有解答。结果如何呢?他居然得了满分!原来阅卷过程中,出题的教授发现,那2道题出错了,根本就无解。于是所有考生 “无偿赠送”40分。
这个极为特殊的例子,告知我们一个事实,你的学习基础、考试时间、考场精力都是一定的,卷子上的题目、赋分值(一般100或150)也是一定的。这种情况下,你能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就非常理想了。努力把命题人“给你预留的分数”都拿到,你就发大财了(考试成功)。相反,你慌里慌张、把本该拿到的分数丢掉,你就亏大了!(考试失败)
几点建议:
1. 考试不要为自己预设分数目标。因为那是未知的,包括命题人也难以预测。
如果一定要预设,那么请你设定历史上曾经所得的最低分作为本次考试第一目标。这样的话,考场上你答出那些分数的题目来,心理就处于愉悦状态。然后多做一道、多得一分都是“净挣、白得”的了,心里越来越高兴,解题效率和水平也就提高了。
千万不要想,“人家要是比我做得更多呢?”想人家的事情干嘛?人生,本来就不是跟别人比着过的。“人比人,气死人”你没有听说过吗。
2. 练习、考试务必追求先对、后快的训练次序。
题目读不透就去做,十之八九要出错。容易题都做错了,你的考试还有什么意义?考试又不是比快,提前交卷也不额外加分。
3. 题目要想做好,务必多读几遍。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题目亦是如此。千万不要死盯着局部去挖空心思地想,不会有用的。命题人给你的新信息(你之前没有学过的)你都忽略过去了,还咋能做出来嘛。
4. 按照题目要求去做答,不要做“自己脑袋里编写”的题目。
常常见到这样的学生答卷:人家题目给的排序题,序号用的是带圈的数字,他却直接写2、3、1、6,甚至2316;人家给的是小写字母,他用ABC大写字母作答;人家要求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他非得写成X>Y>Z。被扣分了,就去跟老师矫情“我这不意思也对吗?”你意思是对,却额外耗费阅卷人的眼神,被判错的概率大了不知多少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把卷子读完,把那些本不属于你的题目舍弃掉,省出时间好好做你份内应得的题目,拿到你该拿的分数,你就赢得了考试。慢慢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的成绩会提高得不少呢。
记得魏书生老师报告里讲过他班里的一个“弱生”,在训练注意力的游戏中屡屡“获胜”的实例。
老师一次性展示10个无规则排列的数字几秒钟,之后要求学生默写出来,这个学生每次都不去全部记,而是只集中精力看、记前边几位,结果他每次都能够默写正确。而那些试图一次全部记住10个的,往往以失败告终。
弱生,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