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原型本来是“三头八臂”,为何在明清时变成了“三头六臂”?
哪吒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尤其是他会变幻成“三头六臂”的模样,法力大增,六只手各拿不同的武器,与敌方进行英勇的战斗,这种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但不知道读者注意到没有,哪吒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形象是“三头八臂”,而在《西游记》里却变成了“三头六臂”。又因《西游记》在民间的畅销,哪吒“三头六臂”的形象也就在人们心中固定了下来。
实际上,哪吒的原型就是“三头八臂”,他本来是佛教毗沙门天王 ( “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 )的三太子那咤,那咤太子又名为“三面八臂大力鬼王”,从字面上的意思即可知,那咤就是拥有“三头八臂”的神通。
那么,“三头八臂”的那咤为何逐渐变成了“三头六臂”的哪吒了呢?
东汉年间,佛教东传,从西域传入汉族的中原,并逐渐繁衍壮大,在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为适应扎根于以汉族为主体的东方世界,也要逐渐适应汉文化的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佛教汉化。
这样一来,佛教中的人物与故事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小说家们取材的源泉,那些古代的说书家、小说家们往往借一点因由,便能妙笔生花,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幻出许多新颖奇特的人物故事来,在这种情况下,那咤便脱胎换骨地成了哪吒。
在《封神演义》七十六回中,哪吒首次获得“三头八臂”的法术:“真人袖内取了一枚枣儿递与哪吒过酒。哪吒连饮三杯,吃了三枚火枣。真人送哪吒出洞府,看哪吒上了风火轮,真人方进洞去。哪吒提火尖枪,方欲驾土遁前行,只见左边一声响,长出一只臂膊来。哪吒大惊曰:“怎的了?”不不曾说得完,右边也长出一只臂膊来。哪吒諕得目瞪口呆。只听得左右齐响,长出六只手来,共是八条臂膊;又长出三个头来。”
据统计,在《封神演义》中,拥有“三头八臂”神通的哪吒,共有十五次变身为“三头八臂”,在对战商纣军队时威风凛凛,大放异彩。
在《西游记》中,哪吒总共有三次变身为“三头六臂”:
第一次是在《西游记》第四回,哪吒迎战“齐天大圣”孙悟空:“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来打。”
第二次是在《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哪吒大战独角兕大王:“邓、张二公即踏云光,正欲下手,只见那太子使出法来,将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手持六般兵器,望妖魔砍来。”
第三次是在《西游记》第六十一回,哪吒变身“三头六臂”生擒牛魔王:“这太子即喝一声:‘变!’变得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斩妖剑望颈项上一挥,不觉得把个牛头斩下。”
因《西游记》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靠着这些生动的描写,“三头六臂”也就成了哪吒的传统法术,乃至在某些以哪吒相关为神话剧的影片中,“三头六臂”成了哪吒一个人的专利,其他神话人物都不会这招,也就孙悟空可以变幻出“三头六臂”来与哪吒争锋。
笔者认为,哪吒变身后之所以是“三头六臂”,而不是“三头八臂”,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在印度的佛教中,天神有“三头八臂”,其中有两只手是用于胸前合什的,而在汉化后的神袛大概用不着对佛行外国礼的,所以就把“三头八臂”缩减成了“三头六臂”了。
第二,在古代中国,人们的习惯是一头配两手,正如一张方桌配两把太师椅,那些小说家们大概也认为“三头”配“六臂”为宜。
第三,古人为什么偏偏要选择“三头六臂”,并且能够深入人心,而不是“三头八臂”、“四头八臂”或“二头四臂”等造型,这里可能有一个最佳选择,其中凝聚着古代中华武术家们世代相传的经验。
古人创造的“三头六臂”形象,都是以手持武器进行战斗的形象出现的,而从实战的经验来看,三面背靠背地各持武器控制着120度的角度进行防御战斗,从而实现在360度圆周内没有死角。
而假如是“三头八臂”进行战斗,那些长短不齐的武器用起来也极大地妨碍了自己的进攻与防守。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变身为“三头六臂”也是手持三条金箍棒,使自己在360度圆周内无防御死角。
除了《西游记》,哪吒在《西游记杂剧》、《锋剑春秋》、《猛烈那吒三变化》、《三太子大闹黑风山》、《狐狸缘全传》、《三宝太监西洋记》等明清小说戏曲中,也都是“三头六臂”的形象。
经过这些小说的渲染,拥有“三头六臂”法术的哪吒也就成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独特无双、神通广大、家喻户晓的天庭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