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关于幸福教育
【异史氏曰】随手翻到马克·曼森的《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样》读到如下文字,作者说:“当今我们的文化热衷于追逐某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比如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健康;去做最好的自我,超越其他人,去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机智、更富有、更性感、更有人缘、更有成效、更令人羡慕,以及更受人尊崇;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和令人仰慕。”“满世界都在不断地强调,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更多、更多、更多——购买更多的物品、拥有更多的财富、做更多的事情、学会更多的技能。无论何时总有没完没了的琐事需要你去关注、去在乎。”
“但问题是,在乎得过多无益于你的心理健康。这会使你变得过于肤浅和虚荣,从而让你把生命消耗在追逐虚幻的幸福和满足上。幸福生活的关键不在于在乎得更多,而是在于在乎得更少,在于只去在乎那些真实、直接和重要的事情。”由此想到泰戈尔的名言:“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如何看待与理解幸福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幸福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接受“幸福”只不过是一个用来指代某种心理状态的词语。但这种心理状态在美好人生中的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由此想到《收获幸福的教育》在《收获幸福的教育》里,作者反复重申了开明学校坚决抵制“高额赌注般”的考试制度,反对标准化、反对课程的狭窄化。致力于营建一所生活化的学校,以使他们提供的教育可以真正的为他们的学生延续一生。在这所学校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乐于原创、热爱学习的精神:“专注于全人教育,在许多情况下,帮助孩子将梦想变成现实”。颇有感慨。幸福教育的宗旨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幸福的字面解读或者传统文化对福的阐释上,难免肤浅。如果我们能接受“幸福生活的关键不在于在乎得更多,而是在于在乎得更少,在于只去在乎那些真实、直接和重要的事情”的说法,那么对幸福教育的理解与阐释是不是要从哲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去思考呢?让学生能够接受简单、平凡、学会知足,远离告密、争斗,或许就可以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