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却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89天的第783篇原创文章


最近很佩服华与华创始人华杉,创业之余还能潜心三十几年研究儒学,从《孙子兵法》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让没有古文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真是了不起。

也是听了华杉的解读,这几天开始读起来了四书,也再一次对这四本书的关系理解的更深入。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关于四书的阅读顺序,朱熹说:“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在这四本书中,最熟悉的毫无疑问是《论语》,《大学》和《孟子》几乎很少有人认真读过,看过《中庸》的则更少了。

但是这四本书是有极强的逻辑关系的,单纯读一个《论语》,是不完整的。“我们一定是依次研读下来,最后把四本书读成一本,学以润身,浑然一体,这样的话,举手投足便能知行合一,得其所,也得其乐。”

我们不妨分别看一下。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全文只有一千七百余字,大家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的内容,无所不用其极、格物致知这些话语也一定都听说过,同样来自《大学》。

《大学》被称为“四书之首”,朱熹认为,在前后顺序里是是第一本要读的,为什么?

因为《大学》是儒学的大门,它相当于是儒家总纲,讲解儒家(至少是宋儒)的思想源头和终极目标。通过学习《大学》,才能知道儒家修养的框架和结构,后面的学习才有个归拢处。不读《大学》,就没打过基础,缺了课,后面的课也一定听不懂,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没听懂,还以为自己懂了。

可以说,不读《大学》,就摸不到儒学的大门。

当然,还有一点原因,朱熹认为《大学》是最容易的入门之书,相当于儒家这篇大论文的abstract部分。

四书里面按照顺序要读的第二本就是《论语》了。《论语》是根本,也是主干,都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但是从前,我们都是孤立地去读《论语》,不承上启下的去读四书,其实很难悟透《论语》的道理。

第三部是《孟子》,朱熹用“发越”二字来形容《孟子》,用的极妙,因为它既有生发,也有超越。孟子和孔子不一样,他比孔子走得更远,特别是他提出的良知良能,在1800年后启发了另一个人——王阳明。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正是《孟子》的发越。

到了《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奥,被朱熹称为“孔门传授心法”,列为“四书”中的高阶读本。可以说,不读《中庸》,就到不了儒学的高峰。

但倘若读懂了它的微妙处,就是妙不可言,《中庸》的思想真正达到了天、地、人三合一的最高境界,是儒家思想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当然易经更形而上)。

同时,因为介绍的是稍微复杂一些的哲学理念,朱熹认为这一部比较难,所以可以在四书中最后读。

你看,四本书合在一起,以“四书”之名传世至今,自有其意味和原因。

可是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

恐怕,这境界只有通读四书之后才能切身体会到。
那就不妨读读看,再在自己的日用常行中磨练,逐渐知行合一。

点击原文,查看已日更的500篇文章~


作者:申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