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 古美術拯救计划 | 丘樊山人

Bigger Than Prince Green Velvet - Bigger Than Prince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一句经典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个宋瓷爱好者,对于美的感受与认知并不完全局限于此,令人着迷的是整个古美術的世界,它像时空隧道一样,连接着未来与过去

这里汇聚着先人的智慧和对于美的理解,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了永恒的精神世界,但就是这样的精神乐园也难逃这个时代所带来的冲击

去年与很多从事古董经营的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无一例外都对古美術的未来表达了堪忧与茫然,在信息爆炸的影响下,审美变得快速且浮躁

很少有人再会沉下心来去欣赏一件器物带来的内心感触,这直接导致了一些藏家对古美術产生了疲劳感与厌倦的心理

这是我非常想写的一篇文章,它被我称作古美術拯救计划

最懂古美術的人真的是我们自己吗?

最近几年接触到了很多不同门类的古美術作品,同时也翻阅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与图录,我经常会反问自己一个问题,最懂古美術的人真的是我们自己吗?

在古美術行业中细数知名的国际古董dealer,从ESKENAZI,J.J.Lally,Robert.Hatfield.Ellsworth,再到山中定次郎,坂本五郎等,能够耳熟能详的基本都是外国人,而本土的国际古董dealer却少的可怜

国外的dealer把不属于自己文化的艺术品能够做的风生水起,产生这样差距的原因表面上看似是对美的理解与认知的不同,但核心却暴露出对审美的前瞻性与预判性的差距

一直以来国内古美術从业者都是以国际审美作为风向标,这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古美術审美判断的滞后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贴了国际古董dealer标签的艺术品,往往能够在拍卖中比同类产品溢价更为突出,一纸之差却产生了天壤之别的效果

古美術最好的传播媒介当属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但在这里同样遇到了上述的一些问题,被圈内追捧的高质量展览,国外占去了相当大的比重

尤其在日本举办的古美術展览,从器物的选择到空间的陈设,从展览海报宣传设计到灯光的选择与搭配,都可以看出是非常用心的,把古美術的氛围感与体验感做到了最大化

大英博物馆著名的95号展厅与被奉为世外桃源的美秀美术馆,把古美術的繁荣与简约感做到了极致

The British Museum 95号展厅

日本 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

国内的展览相对显得比较平淡了一些,缺乏氛围感的设计,展品简单的陈设在展厅里,让人提不起兴趣

2020年我认为最好的一个国内展览不是官方举办的,而是木木艺术博物馆的《神游:门阀,和尚,方士和狮子》三至九世纪中国陶瓷艺术特展

展览的氛围感让观展人完全沉浸其中,在每一个独立展厅中,从器物的摆放到感官的体验都是全方位立体化的

搭配富有设计感的招贴,从头看到尾没有一丝的抽离感,身边看了展览的朋友都觉得值回票价

这样富有探索与高级感的古美術展览才是当下我们迫切需要的,外界可以看到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理解与自信,通过博物馆高质量的展览向全世界发声,让更多年轻的力量进入到古美術的世界中

我们需要的不是孤芳自赏式的审美

不要因为喜欢老的器物,而让自己整个人变得陈旧”这是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国内藏家对于古美術的理解似乎永远都在寻找与古人平衡的点,从而在某一层面上达成和解,文人审美与侘寂之美更是被奉为古美術永恒的真理,离开了这些词汇描述的古美術就失去了魔力一样,变得不再吸引人也没有了魅力

一成不变的审美也让很多浑水摸鱼的古董商找到了生存之道,为了卖货牟利所有古美術都变成了赋有文人情怀与侘寂之美的艺术品

在古美術中也有属于它的二八定律,能够被称作古美術的器物只占20%,剩下80%的器物只能算是旧物,毫无艺术价值与审美可言,不要再让古美術的审美沉浸在这些虚假的谎言之中

在古美術中宋瓷做到了与当下审美的无缝衔接,注重线条设计的同时,运用到很多断舍离的减法技巧,而我们欣赏它的眼光却永远都只停留在文人气息的层次上

一成不变且不厌其烦的传递着同一种信息,营造着同一种氛围,这种孤芳自赏陶醉其中的审美并不是我们需要的

宋式美学不单只有文人审美,它也展示出更多的可能性与包容性

这些宋瓷器物陈放在现代艺术空间中,毫无违和感,完全可以通过新的审美角度去诠释它的美,随着藏家年龄不断的更新,更多新进场的宋瓷藏家越来越无法体会文人气息的审美方式

如果想要把古美術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最需要的就是突破式的新审美角度,新宋式美学应该是未来几年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我们自己的文化不仅要得到国内藏家的认可,更应该把这种审美和国际接轨,融合式的审美才是未来古美術一个新的方向

如何才能获得重生,古美術未来的探索与思考

古美術可以让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真正静下心来,沉浸在古代器物美学的世界中,追寻与感受这一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欧美古董商正是抓住了文化的差异性,并把它准确的传达到客户中,才使得古美術在欧美得以绽放

其实,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理解不乏高手,也可以把文人情怀发挥到极致,但这几年依然没有阻止古美術再走下坡路,除了不可抗拒的经济大环境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审美疲劳造成的

试问古美術真的只有刻板印象中的陈旧审美吗?

其实不然,只有那些刻板印象的人才会这样去理解古美術,很大的动机是为了销售,把古美術的氛围刻意营造在一个固有的审美模式下,那些对美没有判断力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任其摆布

美是多面的,不论它在哪个时代被创造,如果用新的视角去欣赏它,它都可以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一面,现如今看到了太多重复的审美指引,最后的结果就是新进场的人越来越少,逐渐进入到了死循环中

如此这般,本应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辉的古美術也许会就此被人遗忘

Lamusetwa Michael Mayer - Mantasy

如何才能让古美術获得重生,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当今这个社会状态下如何让古美術成功的破圈?

破圈是一种创新的连接方式和文化现象,破圈可以重置价值结构,使古美術原本一成不变的表达方式找到新的突破口,与外界新的媒介与思想产生新的关联,在保持自己独特文化价值基础的同时,也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破圈可以让古美術在市场中迅速形成新的影响力,给这个行业的未来带来了更广阔的成长与上升空间,由于破圈带来了消费人群结构的改变,可以让古美術看似高端的美学系统逐渐融入到我们的身边

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古美術也可以真正达到与时俱进与时代相融合

破圈这种方式,可以从西方一些奢侈品的理念中得到启发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重生与复兴

文艺复兴的审美元素被很多奢侈品牌运用到了品牌设计中,这一举动让这种陈旧的审美重新以新的载体和视角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GUCCI的早春系列,不论是营造的氛围还是产品的设计,都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美学与流行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就像Gucci的设计总监Alexandro Michele所说:“我喜欢流行文化,这就是我喜欢文艺复兴的原因,因为文艺复兴极为流行,流行意味着我们都能理解和欣赏,我希望诠释一种全新的语言,一种看待美与性感的全新视觉,如今我们应当呈现感官享受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由的遐想,我希望展示如同电影画面般的梦幻浪漫主义”他希望通过不拘一格的设计去探索世界之美

这不是对当下的记录,而是介于“已逝”和“未及”之间的一种状态

对文艺复兴元素痴迷的还有高定界的Valentino,Valentino一直以透过现代服装轮廓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驰骋于高定届, SS 2017款依旧不减坚毅和极度女性化的元素,融入了Hieronymus Bosch等画家的画作,诗意而精致

包括Chanel2018早春度假系列发布会,老佛爷在巴黎大皇宫营造了一个梦幻的古希腊世界

一股强烈的古典气息扑面而来,古希腊文艺复兴文化这也是本次系列的灵感来源

这种破圈的设计让古典元素得以重生,古美術的复兴与未来完全可以通过这种跨界的设计完成自我救赎,作为学过设计的古美術爱好者,看到国外这些设计内心真的会产生一些涟漪,请不要在让我们的古代艺术陈旧下去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遗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