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前川,如何解决车都停到人行道的问题呢?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黄陂的前川、新洲的邾城、蔡甸的蔡甸、江夏的纸坊,小编一直找不到一个简单但贴切的称呼介绍给外地人,叫县城?这四个区都从县改区20多年了,没有了县,何来县城呢?叫城关镇?四个区的乡镇改为街道也有20年了。叫某某街道?四个街道的城市规模又远远超过了一个街道能管辖的范围。叫区Z府所在地?太长,显得啰嗦。
黄陂前川
随着武汉主城区的外扩,4个新城区不再只有原县城独大了,都有了一个或几个新城在和原县城竞争争谁才是本区最好的地方,黄陂有盘龙城、新洲有阳逻、蔡甸有中法生态城,江夏有庙山和藏龙岛,除了纸坊还能顶住新城的抢位子外,前川、邾城和蔡甸,在本区的另一个新城面前影响力越来越小,外人只知有盘龙城、阳逻和中法城,不知前川、邾城和蔡甸在哪里。
但是,前川、邾城、纸坊和蔡甸是不是会一直弱化下去呢?当然不是,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区Z府所在地,还因为这些街道大多做了本地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县城,历史在这里,不会那么容易被老百姓遗忘的
加强原县城的建设仍将是各区今后发展的重点,其他新城就如同深圳在广东的地位一样,虽然你经济超过了广州,但文化和郑智中心仍然不属于你,新城要发展,4个新城区的县城也一样也要进步。
江夏区纸坊
今年,国家连发两个通知,要求强化县城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配套,分别是:
5月份的“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和7月份的“关于做好县城城镇化公共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
前一个通知从县城的卫生医疗、教育、环境、养老、市政设施、产业培育方面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小编对比了前川和这些要求后,发现黄陂县城在产业培育、文体、环境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蔡甸区蔡甸街道
本文谈的是7月份发布的县城需要建设停车场和客运站的通知。
为什么小编这么在意停车场的建设呢?因为城市里车子太多了,很大一部分都停在马路上,非机动车道停满了不说,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也停,感觉现在修马路不是为了走车子,而是为了停车子。
特别是那些渣土车和大货车,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县城的城市面貌。
通知建议各地县城要:
满足出行停车需求,推进主要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综合客运枢纽配建停车场、路侧停车位设施升级改造、政府主导停车信息平台等建设;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场、机械式停车库等,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P+R”停车场建设。居住社区配建停车场、棚改区停车场、各类商业设施配套停车场、旅游景区配套停车场、工业园区配套停车场等按照相关领域规划政策要求推进建设。
区政府门口人行道上也停车
其他县城我不熟悉,前川的话,我所知道的是去年前川新建了三个停车场,一个是前川新城工业园停车场,设置停车泊位500余个(主要停火车),另两个是新建的前川城区双凤、新村两个停车场,为小型汽车免费停车场,位于川龙大道边的群联村停车场为货车停车场,三个停车场共设置停车泊位800余个。
加起来也不过1300多个车位,前川20余万人,5万户家庭,以一半家庭有车的话也是2万多辆,小区停车位可以吸收一半,还有一半则需要停在大马路上。
所以,我是极为希望多建停车场的。
至于综合客运枢纽,黄陂前川前几年就新建了一个大型的客运中心,但遗憾的是,此客运站的运营思维还停留在县城车站的思路上,没有和周边的交通设施有效的连接起来,更没有发展出新的业态(前川城区的公交终点到客运站居然不进站,把乘客丢在马路对面,让他们横穿马路进站去转车,这个思路也是让我醉了)
关于县城客运枢纽的形态,文件里是这样说的:
推进公路客运站与邮政、旅游等功能融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公路客运站拓展异地候机楼等功能,鼓励运营管理、商业开发模式探索创新,加快推进“互联网+”交通等新业态新模式应用。
重点推进位于县城、县级市及特大镇区的公路客运站、乡镇客运服务站以及客运班线、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等中途停靠站点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政府主导的配套乘车出行平台建设;推进公路客运站与市域主要铁路、航空客运枢纽间的便捷换乘衔接设施等建设。 
总而言之,县城可以不大,但县城人的眼光却要看长远,思维也要跟上大城市的步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