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易筋内壮功之“摩腹功”:功成则力量充沛,有用之不竭之感


少林易筋经为少林寺经典功法,相传为达摩大师所创。所谓“易筋”,就是改变劲力之方法。人身体的骨髓之处,皮肉之内,四肢百骸之中,无处没有筋的存在。没有筋就没有劲力。如果想人为地变弱为强、变柔为刚、变衰为康,就得借助于“易筋”之力。

易筋经分为两种:当前社会上流传的少林易筋十二式属偏于外壮的功夫,而摩腹功、凝神气穴等属内壮功。内壮功流传范围不广,功效却较明显。内壮功若能练成,不仅能使习者脱胎换骨,转弱为壮,而且能敛气人骨,练就金刚之躯,真可谓受益无穷。内壮功中摩腹功为主体功法,凝神气穴为辅助功法。

为了使能学到强身健体的功法,特将摩腹功介绍于下。

初月行功

练者仰躺于床,解衣宽带,两手放松,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入静,双目神光内敛,耳不旁闻,调匀鼻息。右手按在心下脐上的正中部位,由右向左徐徐推揉,揉力均匀,不轻也不重(即勿使皮肉游移为宜)。推揉的时候,行功之人须冥心内视,守中存想,意念集中,这样精、气、神就能全部贯注、积累于手掌之下。来自“武宗”公众号·如果推揉之时杂念纷纭,精神分散,那么行功就收不到效果。

二月行功

行揉功约一个月,内气已逐渐凝聚起来,自己可以感觉到气海宽大,腹部两旁的筋皆隆起,各有寸余宽。若运气鼓之,硬如木板。这时,在以前所揉一掌的两旁各开一掌,仍如前法揉之。两肋之间以及由心到腹部,各处下陷的地方,是因为膜的缘故,膜与筋不同,深藏于皮肉之下,推揉不到,必须用木杵捣之,日久则膜体腾起,浮至皮下,与筋气同坚,没有丝毫软陷,方为得法。

三月行功

功满两个月时,腹部陷处渐起,就用木槌轻轻敲打,两旁各开一掌处则用木杵轻轻捣之。再于两旁至两肋处各开一掌,如法揉之。

木槌、木杵的制作:均须用文楠、紫檀、白檀之类的坚硬木料为材料。木杵的头部要做得尖而微圆。木槌头部要做得圆而微长。中间部分均应该略向外鼓。

四月行功

行功至三个月,中间所揉的三掌都用槌打,外边的两掌先用杵捣,后用槌打。行功过百日,则腹部已气满筋坚,膜皆腾起。

五月至八月行功

行功满一百二十日,心下两旁至肋梢,因掌揉、槌打、杵捣,膜皆腾起。

此时乃是内壮与外壮的分界处。千万谨慎。如果此时不将内气向外引,所积之真气则行至骨中,因为真气是按照杵槌捣打的路线而行,所以应当从心口上至颈,又从右肋梢上至胸,再从左肋梢上至肩部。这些部位都是先用掌揉,再用杵捣,最后用槌打。周而复始,不可逆行。如此再行百日,则气满前胸,任脉充盈了。

九月至十二月行功

行功至二百四十日左右,前胸气充,任脉已足。则应该将真气运人脊背以充督脉。

行功的顺序:先前之气已上肩头。现在自右肩开始,从颈侧上至玉枕,又从左肩由颈侧上至玉枕,再从玉枕向下至夹脊下至尾闾。行功方法如前:先揉后捣再打。周而复始,不可逆行。脊旁柔软的地方先以掌揉,再密密捣打,最后再用掌揉,令其圆润。如此再百日,则脊后也充实了。此时任、督两脉已通,周身气血充盈,举手投足均感力量十分充沛,有用之不竭之感,功即告成。

【注意事项】

①每天早晚各练一次,初练每次40~60分钟。功深时间渐增。注意勿使间断。一年后功成。

②行功前需服汤药。

药方如下:人参、甘草、白术、当归、川芎、地黄、白芍、朱砂、刺蒺藜、白茯苓,各3~9克,共碾末,为丸或煎服。(按:朱砂内服不宜过量和久服,以防汞中毒)。

③练前排空大小便,饭后一小时内不宜练功。

④练功期间须适当增加营养,停止性生活。

⑤练本功时不能穿厚衣,以免影响功效。


专栏
八段锦,口令教学,千年养生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