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成色由自己决定
“也许每个人生来就打上了自己的生命底色,但成色则可以由自己决定。 ”
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所以,生命有底色这句话,我是非常认同的。这个道理,跟六道众生的道理一样。
大乘佛教的教育体系中,把所有生灵分为六种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在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中,人与畜生最近。也最常见。
人比畜生高贵,有时候骂别人是“畜生”,对方必然拔拳相向。这就说明在人和畜生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我们说,理解大乘佛教,一定要理解它有很多表法的东西。譬如,有的人说,我看见了人和畜生,但是其他的我看不见,就是没有。
事实上,这只是表示六种存在形态。你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理解,六道里还可以继续无穷地分六道。人群中有天人,有畜生,有饿鬼,狗群中也有阿修罗、畜生、地狱,等等。
以最常见的动物----狗为例:
有的狗被主人宠爱如祖宗,抱着、亲着、供奉着、宝贝着,有的则在路边流浪,在众人的打骂中捡一块骨头----还经常被其他狗抢去。前者就是狗(畜生道)中享受大富贵者(天道),后者同样是狗,则是狗中的饿鬼道。你看,同样是畜生道这个大类别里,还能分出天道,饿鬼道。
所以,生下来时底色(或者在人道,或者在畜生道)是定了的,这点应该没有问题。
人道跟畜生道最大的不同,畜生道可能有大富贵,但是它是不开智慧的一道。而人之所以比畜生道高一道,是因为人是有智慧的。
对于人来说,就算底色已定,但纵观一生,活成什么样的成色,却是由自己决定的。
01
—
不同圈莫强融
不同圈莫强融。这是朋友圈里常见到的一句话,意思就是,不同认知体系的人,别往一个圈子里凑。
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里晒,我跟谁谁名人、高人的合照,或者一起做了什么项目。以此来炫自己的社交圈“实力”。
实际上对方是拗不过情面跟他照了一张相,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没有相互留。
这种对方不情愿与你发生关系,你却以对方为提高自己身价的说辞,在晒与对方的交情,这就是强(行)融(合),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攀缘。我们说过,攀缘一定不吉祥。
通常人与人之间认知体系不同,就像收音机的两个不同的频道,即使处在同一个收波位置,但是只要不在同一个频道AM/FM,则听到的内容完全不一样。
平时我们说两个人互相交谈,各方的意思完全没有被对方接受到,是“鸡同鸭讲”,就是鸡的频道,与鸭的频道不同,所以说不到一起。
融自己的圈,建立适合自己的社交圈子,这是人提升生活成色的第一步。
02
—
劝人向善要看对象
上一次强寒流袭来的时候,我看电视新闻。有工作人员劝露天宿营的流浪人士,劝他们去收容点,暖和一些。结果遭到拒绝,说在外面自由,这样很好。工作人员只好往返多跑几次,给ta送棉被,送食物。
“我这样很好”,是一件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
很多人之所以劝不进,是因为ta觉得现在自己的状态很好。我不需要改变。
深一层说,ta享受着目前这种“风雪交加流落街头”的“苦”的状态,这样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爱护,一旦破除了ta这个状态,进收容站,就没有那么多关心的焦点集中ta身上了。
“享受窘迫”状态,是一类很典型的心态。
前不久看电视上播放的扶贫专题节目,贵州某个盛产书写纸张的地方,就剩下最后一个贫困户了,扶贫干部三番五次地做工作,他就是不喜欢与大家一起奔小康,愿意成为村中“唯一一个”。这样他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怀。说到底,他享受着“我是贫困户”的这种状态。因为“我是贫苦户”,所以我有了更多要求他人、凌驾于帮助者之上的权利!
当然,扶贫是大政,容不得他总是这样一枝独“羞”。
生活上这种奇葩事情肉眼可见。精神上、认知上的贫困,更不是轻易可以帮得进的。
所以,劝人帮人一定要有所甄别,不是说你本着一份善心,一味做去就有结果,那样恐怕也不吉祥。
劝人向善是一项大功德,但是没有到位的功夫,没有普贤菩萨那种“随顺而转”的修行,没有足够的识人、甄别对象的功夫,不要轻易谈劝人向善。
我一直说,你如果想做个好人,遇到打架场合能劝架、拆架,不会个三两下散手,还真不好去行这份善行。
2000多年前,作为后来流传下来最伟大的导师之一的佛陀,他的主要工作是给自己的学生们讲课(后来阿难牵头集结的经书,就是把老师生前的讲义整理而成)。
老师和学生长年住在一起,相互算知根知底了吧?
但是佛陀也是要有人问(也叫“请法”)才会开始讲。什么意思呢?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弟子,明知道他们中大多都很好学,在对方不发起学习的意愿的时候,也不主动强迫你们学习。
(图片来自网络,说的是鹿野苑首度五比丘的故事。)
所以后世才有“佛度有缘人”的说法。连这样伟大的老师,也只能帮助那些自己发起了心愿,愿意那样去做的的学生。如果对方不起这样的心愿,没有自己要改变的心愿,连佛陀都帮不上忙,度不了他们,何况我们普罗大众?
所以,有“帮助他人”的发愿是好的,但是在帮助人的时候,如果不能“见机”,那也是一种愚痴。
就说我现在把自己学习积累下来的经验写出来(算是个“法布施”吧),有的人看了(实际上过去工作中有很多有缘的人就是如此)会说一句“老威大哥说的有道理,以后多给我们讲讲”。有的人可能会说“这纯粹胡说八道”。也有人说“我好像躺枪,他是不是在骂我?”
知道自己会什么,是普通人;
知道自己不会什么,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不知道自己会什么,是不了解自己的人;
不知道自己不会什么,是迷茫颠倒的人。
03
—
不必期望所有人满意
我坚信一句话:人生来不可能让所有人欢喜,我们也不可能对所有人都欢喜。
人跟人之间都有个投缘的问题,并非单纯这个人好或者坏的缘故。有的人,在别人那里人缘很好,我们也说不出对方究竟哪里不好,却始终无法心生欢喜。
而我们自己也一样,自以为是非常仗义,非常友善,可能也有很多真心交往的人,但也一定会有对我们各种不满意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
哪怕是一个巨奸大恶,ta也有自己合得来的人。你看吸毒的人总是一群人在一起闹腾,跟普通人就不是一个群体。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说一个人大家都说他好,这样好不好?又问,如果大家都说他不好,那又好不好?
孔子说,还不如好的人都说他好,坏的人都说他不好,这样来得更好一些。
也就是说,只要社会上,人有形形色色,他人对你的评价一定是形形色色的。
有的人期望所有人都说你好,最终自己恐怕会活活累死。
04
—
努力过后的放弃,是一种大智慧
孔老夫子曾经说,尽人事顺天命。这句话被太多的人误解读成一种消极的心态,以为是宿命论。
殊不知,这句话的重点在前面,尽人事。就是面对某件事情的时候,你把该要做的努力,尽你所能去尽到,然后判断值不值得做下去,做出继续还是放弃的决定。这个时候,无论是继续,还是放弃,这个决定你都是心情舒畅的,对得起自己的,心安理得的,是给生命增加亮色的。
有的事情,可能注定是不能随便处理的,譬如说,亲戚关系,恋爱关系等与人相关的事情。
无可否认,绝大部分人的亲戚关系其实都比二十年前要疏远,这也是时代发展难免的,但当转向敌对的时候,总有一份要挽救的责任(也是做人的道理吧)。恋爱也是如此,虽然说恋爱是两个并不相互承担责任的主体之间的事情,但对自己的感情,总有一分责任吧。
所以,当面对愈走愈远时,发一分心,做最后的补救,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惜缘。
如果做过努力,的确缘尽了。做一个了断,也要了断得令自己心明眼亮,这是负责任的人生态度。经过努力,则该合就合,该断就断,自己可以感到宽慰。惜缘就是积福,惜缘的人往往也有福相随。“随便让它去吧”,持这种人生观的人,往往不容易积福。
所以,我一生都主张,如果面对某个变局(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离远,事情的终结)都必须是在经过自己所能的最大努力都做过后,才做出判断。
这就是孔老夫子教导的“尽人事”。
05
—
顺从自己的心
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自己。
这个内心的自己,与外在的自己,往往不一样,如果能一样,就是大幸福。
人们往往无法判断,究竟内在和外在的自己是否一致。
简单地来说,如果你去参加一场考试。参考当天,清早起来,睡眠充足,准备充分,情绪饱满。这个外在去考试的你,和内心的你,是一致的,往往能够考出好成绩。
相反,这天清早起来,头晕脑胀,到楼下发现笔没有带对,甚至准考证都忘了拿。出门交通,也往往有诸多的不顺。那么,很有可能,这次考试不是你自己想考的,而是迫于父母的期望,单位评职称所需,等等。
往往也就考不出好成绩。
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和能力让内在和外在的“自己”重合,但是在小范围,至少可以让自己尽量听听内心的呼声,譬如周末的活动。
很多人喜欢在周末通过跑步、做运动,就是在寻求自己内心和外在的统一。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走入死胡同解脱不开,是因为光看到了自己所“不要”的,但是回答不了自己要什么,找不到本心了。一旦超越那些“我不要”的,能清晰地确定“我要”什么,那就马上成了自己的主心骨,生命中马上就阳光普照,万物皆可爱。
每个人自己的心境不同,对外界的反映也不同。
同样是面对医生,成年人则对医生的话言听计从,自己身体的任何隐私,都向医生坦白,恭恭敬敬,是因为把医生看作维护自己健康的使者。而小孩子对医生很恐惧,ta意识不到医生是帮助自己健康的,而是看到了医生是给自己制造疼痛的。
所以,面对医生,说“他维护我健康”,和“他给我制造疼痛”,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心境的人那里,有如此对立的结果。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家用诗词来取笑对方。苏东坡用“屎”来讥讽对方,还取胜了。回来得意洋洋。妹子说,因为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就是屎。是你境界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