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楼的“蜃”到底是啥?全是知识点,快拿好小本本戳进来!
导语
古老的贝壳揭示着宇宙的终极奥义——螺旋。小到DNA,大到银河系,都是螺旋结构——真实太神奇了!
贝壳博物馆探秘
青岛贝壳博物馆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唐岛湾畔,离我住的地方不远。说来惭愧,别的城市的博物馆跑了不少,自家门前的博物馆却没有去参观过。于是,前两天,趁着休息,就去了一趟。
进入之前,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贝壳博物馆:
青岛贝壳博物馆是以贝壳为主题,集贝壳研究、收藏、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私人贝壳博物馆,面积约2600平方米,并有国内最大的沙滩T台。博物馆主要由贝壳标本展示区、贝壳观赏区、儿童互动区、科普区、贝类商品展示区及贝类生物科学研究院六部分组成,展藏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的五个纲、262科、4260余种贝壳(海螺)标本和130余种贝类化石,馆藏数量及硬件设施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这里既有号称“海贝之王”直径一米的大砗磲,也有需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沙贝,还有来自4.5亿年前奥陶纪的鹦鹉螺化石。
甫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号称“海贝之王”的大砗磲,讲解员小姐姐讲解着关于它的知识。
砗磲(chē qú),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因此被称为“贝王”。它有很大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我在之前介绍纪录片《蓝色星球第二季》的文章(豆瓣评分9.9,这部“神片”奇得绝伦,美得窒息)末尾提到过,砗磲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框架生物,但由于海洋酸化和人为盗捕,砗磲已经成为濒危动物,急需通过人工繁育恢复种群资源。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尤其是处在食物链底层的基础生物,对生态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果砗磲灭绝,珊瑚礁将不复存在,那么丰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只能另寻生路,大部分会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沙滩T台:玻璃下的白沙里点缀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模型:海星、贝壳......
T台的两侧是几个贝壳展厅,展出了上千种各式各样的漂亮贝壳,我在这儿不可能一一介绍,就撷取几个有意思的分享给大家。
古老的鹦鹉螺
讲解员小哥正在给大家讲解鹦鹉螺的知识:
鹦鹉螺:是不是非常像鹦鹉的嘴?
被剖开的鹦鹉螺:
大小各异的鹦鹉螺化石:
鹦鹉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在距今大约5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就出现了,因此被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具有很大的古生物学研究价值。
另外,被截剖的鹦鹉螺(见上图),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各隔断之间有一根体管相连通,通过控制隔间内气体排放来完成身体在水中的升降,最外边的一间是最大的,用于存放鹦鹉螺的身体。这种浮沉控制方式启发了潜水艇的发明,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除了古生物学和仿生学,数学家们也对鹦鹉螺非常感兴趣,因为鹦鹉螺外壳切面所呈现优美的螺线暗含了斐波拉契数列,而斐波拉契数列的两项间比值也是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的。 (注:斐波拉契数列是这样一种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1、1、2、3、5、8、13......)根据斐波那契数列得到的斐波那契螺旋线如下:
可以对比一下上图中剖开的鹦鹉螺,何其相似!
其实,自然界中很多现象都暗合斐波那契数列,比如音乐中的十二平均律、向日葵的花瓣数、蜂巢、蜻蜓翅膀等等。而斐波那契数列越往后,后一项和前一项的比值越接近0.618,也就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在美学上非常有价值,不论是绘画、摄影、建筑等视觉艺术还是音乐,符合黄金分割的作品总会让人觉得很美。
于是,很多有名的建筑都是仿螺建筑。
比如同样位于青岛的东方影都:
以及位于青岛西海岸星光岛的碧海银螺大剧院:
如此多关于科学和艺术有价值的巧合让人不由遐想:螺旋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上帝如此青睐:小到DNA,大到银河系,莫不是螺旋结构;黄金分割是不是蕴藏着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更深的玄机,而不仅仅是美感的偶合?
拉链和合页
下面再来看看两种神奇的小贝壳:
这个粉红色的小贝壳远看并无特殊之处:
讲解员放大后,才看出其中端倪:贝壳接合处就像是拉链一样,严丝合缝。原以为所有的贝壳边沿都是光滑的一条曲线,哪想到还有这种锯齿状的嵌合方式。
再看着一只:
不要被它张牙舞爪的“刺”吸引,它的特殊在于两壳相接处的黑点,放大看看:
这个黑色的小东西充当了铰链的作用:既能固定两块壳,又能使其相对转动。
铰链(又叫“合页”,古代类似的装置叫“户枢”)据说发明于秦代,而拉链则晚至19世纪才被发明。而反观自然界,这些技巧竟早已存在于贝壳之中。可见,如果人类能用心观察大自然,是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的,这也是仿生学的意义所在吧。
世界四大名螺
万宝螺、唐冠螺、凤尾螺和鹦鹉螺因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被并称为世界四大名螺。下面我们来一一观赏一下:
万宝螺:
万宝螺前端有些翘,像是撅起的小嘴,表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小螺钉,贝壳厚而重,属大型贝类。整体颜色金黄,尊贵无比,手感光滑而温润,数量稀少难捕捉,收藏、观赏、装饰价值一流。
据民间传说收藏家中可以招财进宝。万宝螺的摆放位置也很讲究,唇口面向大门寓意迎贵人,财宝来。
除此之外,有些海螺爱好者喜欢把万宝螺放进鱼缸里,因其绚丽的颜色,水中的万宝螺像一块巨大的红珠宝,常常让鱼缸里的其他摆设黯然失色。
凤尾螺:
看到贝壳上一行行五颜六色的纹路,有没有联想到藏传佛教的转经筒?
凤尾螺真的和佛教有关系!
凤尾螺又称法螺,栖息于珊瑚礁中,因其花纹如“凤尾”般绚烂,故名。又因其独特的外型、酷似孔雀尾羽的漂亮花纹和稀少的数量而位居四大名螺之首,在所有贝壳中,凤尾螺是最名贵的。
其雄壮而神气的外观是力量的象征,据说能驱魔辟邪、保佑平安,海民和山民常用来作号角驱魔。
另外,法螺一词还指一种佛教法器:
它是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唇振气鸣乐器,而制作法螺的原材料就是同名的软体动物“法螺”。法螺作为佛教法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帝释天等曾将一支右旋白法螺献给佛祖,从此右旋白海螺即作为吉祥圆满的象征在佛教中广为应用。法螺随佛教传入中国。现在中国的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民族依然采用。法螺是藏族的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之一。
而未经加工的法螺壳,是一种天然的扩音器。在博物馆,讲解员小哥拿出一个小播放器,放了一首歌曲,起初声音很小,而当他把播放器放进法螺时,声音一下子变得很大,而且饱满浑厚,音质还挺好。
上面说到,海民常用法螺作号角,讲解员现场给我们演示了一下吹法螺,声音很嘹亮:
鹦鹉螺:
上文中已经给大家介绍了这种古老的生物,它的古生物价值、仿生学价值和美学价值都非常高,这里就不在赘述。只给大家补充一点:鹦鹉螺和乌贼、章鱼、墨鱼等软体动物都是亲戚,它们同属于头足动物纲。
唐冠螺:
是不是很像唐僧的帽子?一说是很像唐代武士的头盔,所以叫“唐冠螺”。
冠螺属于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类。腹足类因足位于身体的腹面而得名,它们通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所以也称为单壳类或螺类。但要注意,鹦鹉螺虽然也有螺旋壳,却是头足类,和章鱼、乌贼是亲戚。怎么区分呢?我想,顾名思义最简单,头足类就是“足”长在头上,想想章鱼就知道了,触手可不是长在头上嘛。腹足类自然就如上面所说:足位于身体的腹面。
奇形怪状的海螺化石
古老的鹦鹉螺化石:
这个一圈绕一圈的大家伙,临死前是摆了个造型吗?
下图据说叫“南方圆螺”,长这么大!也许是远古的地球氧气太充足了,大部分生物都是大家伙吧。就像电影《金刚》里展现的,连昆虫都有汽车那么大。
当然,也有萌萌哒小螺:
这个像齿轮组装的大家伙,第一眼看上去会让人联想到外星飞船上的零件。生命竟然会长成这个样子,让人叹为观止啊!
千奇百怪的贝壳
这一部分带大家看看各种各样漂亮奇异的小贝壳,如果你去过海边,一定见过不少贝壳,却不一定知道它们的名字。
宝塔蟹守螺:像一座小小的古塔。蟹守螺科的贝类都形似宝塔,它们可以帮助清理底沙,放入珊瑚缸里非常合适,会很快开始清理藻类、剩余的食物、腐烂的有机体等,这能增加底沙的含氧量。
长菱角螺和海兔螺:二者均属于海兔螺科。因其洁白如瓷,外壳形似驯良温柔的白兔,故而得名。
西非鹈足螺、鹈足螺和欧洲鹈足螺:属于莲花青螺科,有点张牙舞爪的感觉。
少女千手骨螺、莴苣骨螺、玫瑰千手螺:属于骨螺科。有锐利的肋条和喙状突起,就像骨架一样,而且是食肉动物,生活在中等深度的水中,听起来有点可怕。
小洋葱螺、洋葱螺:我要是不告诉你它们是螺,你一定会以为这是洋葱或者大蒜!它们属于珊瑚螺科,多为球形,外形酷似洋葱。
花棘冠螺、朴普棘冠螺、瘤棘冠螺:属于棘冠螺科,特点是色彩丰富,有弯曲的长棘。
长刺星螺、短刺星螺、棘星螺(最后一个名字没记下):属于蝾螺科,有些有棘刺、有些有锯齿状突起,像小星星一样。
绿巴布亚蜗牛、布托两栖蜗牛:
颜色各异的两栖蜗牛:蜗牛是陆生的腹足纲动物,在西方语言中没有区分蜗牛和螺类。蜗牛我们都很熟悉,非常萌的小动物,以行动缓慢著称。当然,有些朋友会觉得有点恶心。
油画海扇蛤:蛤就是双壳类软体动物,是比较常见的贝壳,花纹很漂亮。
艳美海扇蛤:
核隐扇贝:
金丝鸟尾蛤:这就是上文中闭合接口像拉链的贝壳。
美容海扇蛤、光荣海扇蛤:不知道为什么会起这么个名字。我觉得像两只蝴蝶:一只白蝴蝶、一只粉蝴蝶。
半心鸡心蛤:这么可爱,瞬间唤起爱心有木有!
枯叶樱蛤:属樱蛤科,从某个角度看确实很像叶子,但在照片上好像两只耳朵。
我们常听到的海市蜃楼,现在知道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而在古代,人们认为是一种叫“蜃”的海怪吐气形成的。古书记载,所谓的“蜃”,就是大蛤蜊。若果真如此,那么“哈啤酒,吃蛤蜊(青岛话读gala)”的青岛人可是吸收了不少“蜃气”......
灰绿石鳖、郁金香石鳖、斯万石鳖:属于多板纲中的原始贝类,颜色和岩石一样,不知道各位的感觉,我是觉得这种动物有点瘆人,有种会趴在皮肤上吸血的感觉。石鳖可以用作中药材。
下面再贴出一些漂亮的贝壳,有的像精美的陶瓷、有的像精致的萨克斯管、有的像是人工画上去的花纹、也有的怪异扭曲,像挣扎的毛毛虫......千奇百怪,不一而足,让人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贝壳艺术品
贝壳应该是人类最早用作装饰品的物品了,因为它们颜色鲜艳、外形优美,不需要任何加工,只要摆放得当,就很有美感。
除了做装饰,贝壳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夜光贝,在黑暗中放进一个光源,贝壳把光线聚拢成柔和的颜色再散发出来,非常浪漫。
贝壳做项链:
用作钱币的贝壳:因为贝壳只有海边有,而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内陆地区,其珍稀程度足够让贝壳承担货币的重任。
汉代女子将贝壳作为粉盒:
贝壳可以作酒杯:由于贝壳螺旋形结构以及分出的许多隔间,让一些贝壳(鹦鹉螺)成了天然的“小型酿酒厂”,酒在鹦鹉螺壳制成的酒杯中盛放一段时间,味道会更浓郁。李白有诗:“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用贝壳制成的通噶,一种佛教的法器:
贝壳做的扣子:
贝壳做的雕塑:
贝字族谱
古时,贝壳用作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
博物馆里展出的“贝字族谱”很有意思,听听讲解员的讲解,就能知道原来古代的字(金文)就跟画一样,有着形象的意思。
比如上图中第二个字“货”,在金文中,上面的“化”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一个站着的人,右边是一个倒下的人,表示人由生到死,引申为“转化”之意,而下面的“贝”则表示财产,这几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意义就是:可以转化成钱财的商品,可不就是“货”的意思嘛!
结语
在之前分享的《蓝色星球第二季》(豆瓣评分9.9,这部“神片”奇得绝伦,美得窒息)一文中,我介绍了很多超出我们想象的海洋生物。前两天又看了一篇科普文,里面提到目前人类没有发现的生物种类还有很多很多。而贝壳,这种仅仅占地球上生物总量九牛一毛的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就有如此多的种类。仅从我们发现并深入了解的为数不多的种类中,就已经得到了从艺术到科学的方方面面的重要价值。
我想,这至少能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虽然在基础科学理论(物理学)上,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深的层次,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基于这些理论的各种组合、结构、机制、运用,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而探索这些生物,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某种新奇生物对于某种规律的超出人类想象的运用,将会给人类技术带来爆炸性的突破,这一点,过去的雷达、潜艇等仿生学应用就是证据;第二,保护物种多样性非常重要,因为某种微生物有可能就是某种致命病毒的克星,某种动物的代谢、结构、运动机制有可能就是解决某个久攻不下的技术难题的答案,某种生物的外表、行为有可能就是艺术家创造美的灵感源泉......
所以,保护濒危生物,不仅仅是一句道德口号,更与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