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常抚摸新生儿,与之对话,丰富新生儿感觉学习内容
注:摘自《201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S为标准差。
有部分家庭受到社会、亲友及母亲自身多方面的影响,常对母乳喂养出现犹豫或信心不足,建议鼓励母乳喂养、坚定信心。新生儿喂养确定喂养目标和时限是非常重要的。对未曾采用母乳喂养的家庭来说,要加强护理及防病的意识,以减少感染及因喂养失当带来的困扰。此外,定期到儿童保健部门咨询和体检,及时获取相关知识和指导,以确保新生儿顺利健康成长。选择电动还是手动吸奶器要看使用频率和可分配时间。如果母亲是工作女性,需要忙里偷闲地在工作间隙挤出时间来吸奶,则推荐全自动吸奶器,这样可以同时吸两侧乳房里的乳汁,且只需10-15分钟即可完成。使用电动吸奶器时,只要按照使用说明书把罩杯扣在乳房上,开动机器,它就会自动把乳汁吸到相连的容器里。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吸力很大,也可以考虑买一个吸乳胸罩。不过,如果只是偶尔需要吸出一些乳汁,以便在外出的时候,可以让其他人帮助哺喂新生儿,使用手动吸奶器即可。不论手动还是电动吸奶器,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塑料罩杯,并放正位置,才不会夹痛或刺激到乳房。每次使用后,一定要认真清洗吸奶器的各个部件,以免细菌污染。多数母亲产假结束后,都要重返工作岗位,为了坚持母乳喂养,只能把白天分泌的乳汁保存起来,留在第二天吃。国际母乳协会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建议母乳在冰箱冷藏室保存不超过24小时,冷冻保存不超过3个月,并应注意以下几点:(3)保存母乳最好使用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其次是玻璃制品,最好不使用金属制品,因为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玻璃或金属上,从而减少母乳的功能成分。(4)储存略久的母乳会分解,颜色发黄,有的还会呈蓝色或棕色,属正常现象母乳挤出后,可放在冰箱冷藏室内暂存,也可放进冷冻室冻成奶块保存以备后用。在取用母乳时需要进行加热,在加热时要保证母乳的营养不被破坏,才算是母乳保存成功了。对于室温下保存的母乳,在给婴儿喝前,可以用热水(40℃)隔着奶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温度合适了给婴儿喝即可。加热后的母乳如未能用完,应该丢弃,不能重新冷藏,也不能继续放在室温下保存。在解冻冷冻的母乳时,先在冷藏室或者常温下解冻,然后按加热室温保存母乳方法处理。为避免破坏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可直接加热或微波加热。挤出来的母乳存在饮用安全的问题,在整个吸出——保存——加热过程中,都要小心操作。无论采取何种取奶方式,都应事先清洁双手及吸奶器,乳汁吸出后,立即装入已消毒过的干净奶瓶中或冷冻塑料袋里。不少哺乳母亲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开始变热、变重,出现疼痛,有时甚至像石头一样硬。乳房表面看起来光滑、充盈,连乳晕也变得坚挺而疼痛,这就是“胀奶”。胀奶主要是由乳房内乳汁、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妇从孕末期就开始有初乳,当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分泌,刺激产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如果母亲未能及时哺喂或哺喂的间隔时间太长,均会使乳汁无法被完全排出,乳腺管内乳汁淤积让乳房变得肿胀且疼痛。此时乳房变硬,乳头不易含接,母亲会因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进而造成乳汁停流,加重胀奶。预防胀奶的最好方法是让新生儿尽早开始吸吮,这样乳汁分泌量也会较多。哺乳频率一般为2-3小时一次,以排出乳汁,保证乳腺通畅。如果乳汁分泌过多,新生儿吃不了,应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吸出。这样既解决了乳房胀痛,又能促进乳汁分泌的情况下,及时多次吸奶1-2天后,胀奶情况即可缓解。如果乳房过度肿胀,可采取与乳腺炎护理相同的措施以缓解不适。1-3个月的婴儿睡眠时间个体差异比较大,每天需要睡眠14-17小时,白天睡眠2-3次,每次2-2.5小时,夜间睡眠大约10小时。婴儿大便情况表现的差异也很大,母乳喂养的低月龄的婴儿每天大便3-4次,但有些婴儿2-3天才排1次大便,如果没有排便困难,也属于正常。只要大便规律,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不必担心。婴儿每1-3小时就需要排尿,每天排尿次数多的可达20多次,次数较少时可能每天4-6次。健康婴儿的小便是清亮的,多呈淡黄色。如果尿中有血或尿布上有血斑,是异常表现,就要及时检查原因。溢乳又叫漾奶,是新生儿和小月龄婴儿常见的现象,它对婴儿的成长并无影响。只要每次喂完奶后,竖抱起婴儿轻拍后背至婴儿将空气排出即可。此外,睡觉时尽量采取头稍高右侧卧位,可预防奶汁误吸入呼吸道并由此引起窒息的风险。新生儿的头顶部有一个柔软的、有时能看到跳动的地方,医学上称之为囟门。囟门在出生时主要有两个:一个称前囟门,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正常情况下,前囟门大约为1.5cmx2cm,一般在1-1.5岁闭合;另一个称后囟门,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顶后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在出生后2-4个月时闭合。患有佝偻病的婴儿前囟门与后囟门闭合时间延迟。婴幼儿患颅脑疾病、高热时前囟门饱满或膨隆,脱水时凹陷,医生常作为疾病诊断依据之一。
【知识来源:王如文主编,《家庭育儿指导(普及版)》,海洋出版社。本号获得公益使用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