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豁达不羁的高人 当之无愧的书圣
王羲之,字逸少,生于303年(一作321 年),卒于361年(一作379年),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我国毫无争议、公认的“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包含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各种形式,博采众长,并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人们经常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形容王羲之书法的美。
他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受到了历代书法家的追捧。
王羲之的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享名海内的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其祖先可以上溯至战国时期率领秦军扫灭六合的名将王翦、王贲父子。
秦汉以来,王氏一门累世封侯,且多有贤人。
魏晋时期的大孝子、“卧冰求鲤”故事的主人翁王祥即为琅琊王氏的代表。
西晋末年,中原大乱,衣冠南渡,琅琊王氏因拥戴司马氏建立东晋,得到晋元帝司马睿的封赏,权倾朝野,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王羲之的祖父名正,曾任尚书郎。
父亲名旷,历官丹杨太守、淮南内史、淮南太守,也是一位书法家,擅长隶书、行书。
五胡乱华之际,中原生灵涂炭,城池凋敝,流民纷纷避乱江南,王旷正是首倡晋室南迁的大臣之一。
王羲之的族叔,是东晋建立的股肱之臣—王导。
王导自幼与晋元帝司马睿交好,为东晋的建立奔走联络,夹辅晋室,居功至伟。
同时,王导也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书法家,尤善行草。
可以说,琅琊王氏一族,门望显赫,且多才士,这样的世家大族与深厚的家学渊源,对王羲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王羲之年幼的时候,木讷寡言,并未表现出过人之处。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曾经去拜访一位姓周的名士 ,周见到王羲之,认为这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不同凡人。
宴会开始后,侍者呈上来当时的名菜 ——牛心炙,其他的客人都未动,周名士先割了一块给王羲之吃,宾客也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长大之后的王羲之,能言善辩、刚正忠直,为王敦(王导的堂兄,曾与王导一起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为当时的权臣)、王导所器重。
当时的名士阮裕担任王敦的主簿,王敦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优秀的子弟,并不输给阮主簿。”
阮裕也非常欣赏王羲之,将他与东晋初年第一名士,王承、王导的长子王悦合称为“王氏三少”。
王羲之生性洒脱,坦荡豁达。
太尉郗鉴曾派自己的门生去见王导,希望能够招王氏子弟为女婿,王导让他的门生到东厢去观察众儿郎。
门生回去对郗鉴说:“王氏子弟个个都是难得的才俊,但是当他们听说我是帮您挑选女婿后,都变得矜持、拘谨起来,只有一人袒露着肚皮躺在东床上进食,好像丝毫不在乎一样。”
郗鉴听了,大喜道:“此人正是我的好女婿啊!”
连忙命人去打听,得知此人正是王羲之,便将女儿嫁给了他。
这正是“东床快婿”典故的由来。
“坦腹东床”鲜明地表现出王羲之豁达不羁的性情与守静执一、不滞于物的气度,后人评价他说:“羲之之器量,见于郗公求婿时,东床坦腹,独若不闻,宜其书之静而多妙也。”
宋·马远 《王羲之玩鹅图》
王羲之从小便跟卫夫人学习书法,等他七岁的时候,字已经写得很好了。
到了十二岁的时候,他从父亲王旷的枕头下见到了前代论书法的文章,就偷偷地阅读。
有一次,父亲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这么频繁地到我屋子里来呢?”王羲之笑而不答。
他的母亲说:“是来看论述书法用笔的文章吗?”
父亲听了之后,担心他年幼不能领会,就对他说:“等你长大以后,我自然会传授给你。”
王羲之跪下说道:“我现在就要学习它。
等到我长大再学,恐怕会埋没我幼年的才学。”
父亲听了大喜,便将笔法传授给了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羲之的书法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卫夫人见到王羲之写的字之后,对掌管朝廷宗庙礼仪的太常王策言道:“这个孩子肯定在学习用笔之法,他现在的书法非常老成、大气,将来一定能够超越我。”
成为名家卫夫人的高足并得到卫夫人的赏识,并未使王羲之志得意满,他仍然孜孜以求书法更高层次的奥妙。
他在《题〈笔阵图〉后》一文中说:“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可见,王羲之学习书法,并不拘泥于一家之法,而是遍览名家笔迹,融会贯通。
因此,王羲之的书法,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作,均各具面目。
他兼通隶书、楷书、行草诸体,使他得以与钟繇、张芝等齐名,甚至超过他们。
唐代书论家孙过庭曾总结说,虽然钟繇擅长隶书,张芝精于草书,但不过只是专工一体,而王羲之则诸体兼善,更胜一筹。
王羲之《丧乱帖》
卫夫人在撰写《笔阵图》时,讲述了笔墨纸砚的选择与执笔法,并以取譬的方式论述了书法用笔的方法。
王羲之读了卫夫人的《笔阵图》后,写了一篇题跋,系统阐述了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这便是古代书论名篇《题〈笔阵图〉后》。
区别于卫夫人对技法的讲述,王羲之从宏观上对执笔作书作了阐发。
他认为,纸张好比阵地,毛笔犹如刀与长矛,墨是盔甲,水砚是城池,心意是将军,本领是副将,字的结体和形势布置安排是谋略,扬笔是吉凶,笔的出入是号令,曲折是杀戮。
在王羲之看来,书法不能率意而为,作书要先从大局着手,谋定而后动,“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王羲之十分反对将字写得上下方整,就像算盘上的算珠一样前后齐平。
他推崇变化多端的技法,因此他的名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里,多次出现“之”“以”“而”“人”等字,但都形态各异、体势不同。
史载王羲之给他的儿子王献之写过一篇《笔势论》,所阐述的道理与《题〈笔阵图〉后》类似,但主要是针对临习而言,要做到“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
《题〈笔阵图〉后》与《笔势论》究竟是否为王羲之所作,目前尚难定论,但其中蕴含的许多书学思想,都在王羲之的作品中得到印证,因此也得到后世书家的重视。
王羲之《二谢帖》
王羲之的书法,清丽自然,给人以中和之美,但中和的背后,却是他点画的雄强与韵致的卓绝。
《易·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雄健、自强、奋勇、刚正的气质,正是古代圣贤所孜孜以求的。
纵观书法史上的名家名作,虽面貌互有差异,但无不笔力遒劲,毫无弱态,这在王羲之书法中体现得尤为鲜明。
王羲之的传世摹作,虽风格迥异,千篇千面,但都是以雄强的笔力为根柢。
史载晋成帝曾到郊外去行祭祀之礼,需要将祝词写在木板上。
之前的祝词是王羲之书写的,工匠想要用刀子把墨迹刮去,以便写新的祝词。
结果发现,墨色竟然渗入木板深达三分,足见王羲之笔力的劲健。
当然,劲健的笔力若不归以平和,则显得过于粗野。
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王羲之的卓绝之处,在于将雄强的特质用遒媚的书风中和,恰如一位身强力壮却着峨冠博带的儒士。
当时名士辈出,他们率正倜傥、风流自赏,既特立独行、清冷孤傲,又热衷宴集、喜结高士;他们托杯玄胜,远咏老庄,以隐逸、玄谈为乐事;他们喜好服食丹药、纵情佳酿,游山玩水,以寄襟怀;他们兼通儒道,却又不齿名教,不滞于物,任诞超俗……轻裘缓带恣形容,天门凤阙觅游踪。
王羲之膺怀光霁,为人清雅正直、率意通脱,其书法潇洒奇逸、平正自然,其人正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其书也自然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不可逾越的巅峰!
明·钱榖 《兰亭修禊图卷》局部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距今约一千七百年,他的书迹早已化作尘埃。
所幸唐人、宋人多有临摹,使得后人能够约略瞻仰书圣的风姿。
流传至今的摹作中,最为后世推崇的,当数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集序》。
王羲之最早担任秘书郎一职,此后历任参军、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等。
王羲之是当时有名的青年才俊,朝廷一直想重用他,想让他担任侍中、尚书等官职,但他无心为官,屡次拖延,不去就职。
后来,王羲之又担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永和九年(353年)的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按照习俗,人们要在这一天到水边洗濯污垢,祛除灾难,祭祀祖先,也叫作祓禊、修禊。后来演变为到水边嬉戏、饮宴、游玩),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召集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共四十二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许公里处)举行修禊,赋诗饮酒,这就是后来名垂青史的兰亭雅集。
明·钱榖 《兰亭修禊图卷》局部
集会上,众人分坐在蜿蜒的河流两侧,采用“曲水流觞”的方式,将酒杯放置在河流的上游,任其漂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赋诗一首,否则就要罚酒一杯。
最后,共得诗三十七首,汇为一集,由王羲之作序一篇。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用鼠须笔、蚕茧纸写下了千古名篇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明·钱榖 《兰亭修禊图卷》局部
《兰亭集序》开篇语言清新自然,琳琅的文字之美与会稽山阴的胜景相得益彰。
次叙群贤雅集、临河赋诗之乐,继而由喜转悲,笔锋转至对人生的思考。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带有唯物思想的豁达,读之令人不禁产生一丝凄凉与叹惋,这也正是《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兰亭集序》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行书”,一点、一画、一字乃至一篇,处处体现了王羲之高妙绝伦的书写艺术。
《兰亭集序》书写之时,正是王羲之思绪变化之际,加以略带醉意,无拘无束,达到了纸墨相发、心手双畅的境界。
事后,王羲之对这幅书作也非常满意。
于是王羲之将此书作藏之于家,视之如传家宝。
传至七世孙智永(俗名王法极)时,因智永已出家为僧,他去世后,《兰亭集序》归弟子辨才和尚保存,并由此上演了“萧翼智赚《兰亭集序》”的书坛故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书法得到后人极大的推崇,与他所处时代相距不远的庾肩吾,在其书法理论名著《书品》中,将张芝、钟繇、王羲之三人列为“上之上”品,评价三人说:“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书,称为草圣;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下之牍;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
按照儒家“中庸”的标准去衡量,自然是王羲之当为“书圣”。
唐人孙过庭也在《书谱》中评价道:“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王羲之去世后,他的书法仍长盛不衰,特别是在一群帝王“粉丝”如梁武帝、唐太宗的推崇下,名重于后世,逐渐确立了他“书圣”的地位。
《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为您梳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
讲述书法名家不为人知的生平事迹
落纸如云烟:
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书写历史 笔走游龙
我们无法想象那如锥的笔锋究竟能幻化出多少令人嗟讶的美!
文生甲骨,字衍墨香,书写历史,笔走游龙。钟繇的古朴典雅,王羲之的翩如惊鸿,颜真卿的内刚外润,怀素的奔放狂肆……
让我们跟随性格迥异的大师,体会点画的变化、结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谐,领略各个时期的书法之美。
在《落纸如云烟》中,作者以汉字的起源为开篇内容,从伏羲八卦、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开始讲起,再从古人对甲骨的发现和运用说到隶书、楷书等字体形式的来源与发展,为读者讲述“书从何来”。
汉字是书法的基础与载体。书法是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于实用性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艺术。
可以说,汉字之于书法,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正是以浑厚博大、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为根柢,书法才得以绽放出历久弥新、璀璨斑斓的艺术之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书法之源的汉字,它的起源附着在神秘邃远的上古传说之上,带给后人无尽的想象与遐思。
之后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选择了不同历史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书家加以介绍,诸如王羲之、欧阳询、怀素等书法大家。
《落纸如云烟》选取的书家,多为大众所知,其生平事迹也广为流传。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以求能够将书家更加生动、丰满的一面展现给读者,进而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书法史、书法家、书法知识。
字见筋骨血,曲直蕴玄机,墨趣五色生,落纸如云烟。本书为“分拣中国史”书系的重磅之作,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于洗砚池边,品大家风骨,读字里春秋,开启一场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
本书分书从何来、云蒸泉涌、江汉朝宗、烟波万顷、帝王书法五章,结合历代书家的生平轶事,沿着岁月的长河一路追溯,在历史的脉络中,讲述书法的故事。
文生甲骨,字衍墨香,书写历史,笔走游龙,钟繇的古朴典雅,王羲之的翩如惊鸿,颜真卿的内刚外润,怀素的奔放狂肆……
让我们跟随性格迥异的大师,体会点画的变化、结字的巧妙、章法的和谐,领略各个时期的书法之美。
宋开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博士,现工作于山东科技大学。主要从事书法文献、四库学研究。在《中国书法》《历史档案》《中国地方志》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一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一项,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
编辑:半糖馥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