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生具备学习能力
有关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
养育儿童是人类的重要职责,但我们对儿童心理知识研究的历史却很短。从大的方面看,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前后经历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源于皮亚杰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认为儿童对心理知识的认识是经由自我中心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二次高峰源于20世纪70年代有关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理论与研究,认为元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识活动,其核心意义是“关于认知的认知”;第三次高峰则源于20世纪80年代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艾莉森·高普尼克是心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并不像皮亚杰理解的那样,缺乏共情能力和道德意识,只拥有有限的感觉和直觉。相反,他们比成年人更善于学习,更充满创造力,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一些道德意识。儿童的这些能力是心理理论创建以来心理学和哲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高普尼克是儿童学习领域里的跨国指导人,也是第一位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去讨论一些古老哲学议题的认知科学家,被称为是最懂得儿童学习的心理学家。人工智能界的泰斗级人物朱迪亚·珀尔评价高普尼克是“第一批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儿童如何学习的心理学家之一。她的工作聚焦于通过研究大脑来解码儿童的心智发展”。
高普尼克和她的团队有关儿童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多本著作问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本:《园丁与木匠》重点讨论养育儿童的环境问题,《孩子如何学习》着重分析儿童的心智在学习上具有的优势,《孩子如何思考》探讨的则是儿童心智的工作原理。这三本书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奖项,引进之后的中译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以“天生学习家”系列出版,受到了国内读者的普遍好评。
让植物长成它自己的样子
父母所创设的生长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园丁与木匠》这本书开宗明义,就父母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园丁的工作是让植物生长成它自己的样子,而木匠的工作是将木材加工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发展的多重可能性,父母或教师应该像照顾花园那样养育儿童,努力做一个好园丁。
不同角色定位的背后,意味着养育模式之间的差异。将自己视作工匠的人,坚守的往往是教养模式,相信成人有一套技巧、一些特定的专业知识,只要学会了这些技巧和知识,就能帮助自己实现塑造儿童人生的目标。将自己视作园丁的人,则比较推崇照顾模式,认为养育儿童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充满变化、创新和新奇的元素,可供他们无限发展。成人并不是给儿童一个目的地,而是持续不断地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
高普尼克认为,有三种人在照顾儿童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父母,父母全心全意地爱孩子、照顾孩子,是一种深刻而独特的人类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祖母,祖母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将孩子与两代人的经验和知识联系了起来;三是生活在儿童身边的其他人,正是相互合作照顾孩子的需求,让共同照顾孩子的人们联结在一起,彼此关心和爱护。高普尼克重点讨论了儿童学习的四种途径:看、听、玩、实习。提醒人们要做像园丁那样的照顾者,需要对这些不同的认知路径有清晰的认识,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
即使是婴儿也掌握丰富的知识
如果你对儿童的成长比较关注,必定会惊讶于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孩子如何学习》这本书向人们展示了科学家们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对儿童学习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发现。
首先,婴幼儿的大脑并非像洛克所说的“白板”,而是在出生之时就预装好了各种程序,就像计算机中的程序那样,接受外界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将其转化为各种神经脉冲和信号,并依据一定的规则,对这些信号进行转换、重组,以表情、动作与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婴幼儿在出生时,这些预设的程序使得他能够辨析世界各地语言,只不过他还在练习如何发音,无法将这些语言表达出来。随着儿童与周边环境的不断互动,本土的语言特征会得到强化,那些长期不用的先天语言程序会受到抑制或裁剪,大约12个月之后,儿童剩下的就只有本土语言程序了。
其次,儿童先天预装的这些程序和我们平常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儿童听到的每一个声音、尝到的每一种味道、看到的每一个画面、触摸的每一个东西……都会影响大脑中神经元的连接,会让原有的程序自发地转变为一个更强大、更精确的程序,这些迭代和升级也在进一步影响着未来迭代与升级的方向。儿童超强的学习能力促进了程序的升级换代,程序的迭代式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儿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再其次,父母、家庭成员以及他人潜移默化的行为,都对儿童的学习产生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模仿,通过模仿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二是周边人很多无意进行的行为,都会被儿童观察和学习,从而引发儿童自己大脑程序中表征与规则的变化;三是协同性,研究发现,他人的影响与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似乎是协同工作的。我们和儿童在一起时会做的事情,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和儿童说话、做游戏、扮鬼脸以及关注儿童的一举一动等。我们只要花时间去做就行了。
即使很小的婴儿也掌握了极为丰富的知识,即使最小的婴儿似乎也能够对客观世界进行表征。这是心理理论研究最令人惊讶的发现。那么,儿童有这样的学习特点,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孩子如何思考》这本书尝试着给出了答案。
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心智
高普尼克认为,儿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心智,而成年人则主要是利用已经发展成熟的心智高效地工作。人类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种分工。
儿童发展心智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因果联系。他们不停地问为什么,或者自己找解释,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里预装了这个重要的因果程序:一件事发生了,应该有特定的原因,或者产生相应的结果。从两三岁开始,儿童就能理解很多抽象的因果关系,比如种子让植物生长,看不见的病毒可以让人生病,等等。
儿童对找寻因果关系有着天然的执着。在探究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三种关键的能力:统计、实验和模仿。研究表明,9个月大婴儿的大脑就可以统计概率,能够分辨出“宝贝”一词的特别含义。儿童常把各种玩具作为实验对象,探究事物的本质。儿童不仅会从他人身上模仿学习,还会通过他人失败的教训来学习,从而快速成长。
成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能够集中注意力,两耳不闻窗外事,儿童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容易分心当然会让儿童很难像成人一样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是分心其实也有好处,它会让儿童更善于捕捉偶然出现的信息,能够同时注意更多的事情。儿童学习的特点是学得越多越好,儿童注意力的特点使得他们充满好奇、乐于学习和富有创造。
这套丛书非常适合教师、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阅读。只有站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前沿,才能更加理解,才会善待每个儿童的成长。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23日第10版
作者:常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