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将石苞和邓艾的故事,相同出身,相同机遇,结局却令人深思

在《晋书·石苞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会谒者阳翟郭玄信奉使,求人为御,司马以苞及邓艾给之。行十余里,玄信谓二人曰:“子后并当至卿相。”

说的是一个叫郭玄信的谒者(官名,主要负责接待和传达使命的工作,多为宦官担任)想找人帮自己驾车,当地的官员给他推荐了石苞和邓艾这两个人。

然后,或许是石苞和邓艾驾的车让郭玄信坐得很舒服,又或许是在聊天中,郭玄信发现这两人都有才,于是,做出了两人都将有大前程的断言。

谒者并不是什么高级别的官员,不过是皇家的奴仆而已,还是级别不高的奴仆,他所讲的话为啥要记入史书?

原因是,他评价的两个人,石苞和邓艾,未来都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且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全部是寒门出身。

寒门出身的人物,在三国至魏晋时期,有一个谒者点评和称赞其才干,都已经是祖上烧香烧出来的幸运了。

在当时,寒门是很难出头的,战乱时期还好,寒门人才多少也能得到各路诸侯、主君的青睐。

如蜀汉的刘备,早年卑微时,没有士族人才看得上他,就不得不大量收揽寒门人才。曹操也曾在势力弱小时,发出“唯才是举”的呼声。

不过,当一个政权比较稳固后,寒门就会受到排挤,最终,在一个成熟的政权中,起到主导作用的,还是世家大族,魏、蜀、吴三国莫不如是。

上述郭玄信点评石苞和邓艾的时间是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再有两年,曹丕就会代汉建魏。

这个时候的曹魏政权,正处在相对稳定的成熟期,如石苞和邓艾这样的寒门子弟,要出头相当不容易,即使有郭玄信的表扬。

郭玄信到底只是个内侍,权威性远远不如点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许劭,鼓吹“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司马徽。

许劭和司马徽都是真名士,他们说的话,世家大族都会听,他们说有才干的人才,官府和诸侯会迫不及待地去招揽。

郭玄信说石苞和邓艾“子后并当至卿相”是真的,历史上这两人都做到了,但在郭玄信评价他们后,他们并没有马上被人赏识。

在给高级内侍郭玄信驾车的十五年后,石苞还在干打铁的活计,邓艾在二十年后,也才混到个典农功曹的芝麻小官。

可见,郭玄信对他们的欣赏,毫无作用。

但这两人又都遇到了同一个欣赏和提拔他们的大人物,并借着这位大人物的提拔,开始崛起。

大概在曹魏抵挡蜀汉诸葛亮北伐的那段时间里,在长安打铁的石苞,遇到了魏军主帅司马懿,被其看中。

诸葛亮死后,曹魏的军事重心转到了东吴这边,然后,在淮南一带种地的邓艾,提出了针对东吴的屯田积粮的办法,被司马懿看中。

现在谁都知道,在曹魏政权中,最粗的大腿不是曹氏皇族,而是司马懿这位权臣。

得到了司马家的看中和提拔,石苞和邓艾,全部如火箭般的高升,完全不顾“九品中正制”对寒门的压制。

在认识郭玄信的十五年后,石苞还只是个铁匠。

但在认识司马懿不到二十年后,到曹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时,石苞已经被司马昭委任为“奋武将军、假节、监青州诸军事。”

随后,石苞不断立功高升,到晋朝建立后,石苞做到了司徒这样的三公高位,魏晋时期,寒门出身的人做到这个位置的,相当罕见。

另一位驾车的邓艾,在认识郭玄信的二十多年后,还只是个典农功曹。

但在认识司马懿的二十多年后,统帅两路伐蜀大军之一的邓艾,已经做到了征西将军一职,食邑六千六百户,自己和儿子都被封了侯。

石苞和邓艾,遇到了相同的,够粗的大腿,绝对是他们飞黄腾达的最关键原因,没有之一。

但这同时当过马夫的两人,在功成名就后,人生结局却大不相同。

石苞和邓艾都遭受过世家大族的污蔑和攻击,罪名是一样的,都是谋反。

两人在面对质问和抓捕时,态度也是一样,都是丝毫不抵抗的主动被抓。

唯一的区别是,邓艾有过反驳和辩解的行为,石苞没有。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冒险偷渡阴平的邓艾,先于另一路由世家子弟钟会统帅的大军进入成都,迫降蜀汉后主刘禅,独得了灭蜀的大功。

有了如此功勋的邓艾更进一步,司马昭上书魏帝为其请功,加封“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但随后,邓艾就被胜利和荣誉冲昏了头脑,连“持节”、“假节”等权力都没有的邓艾(当时奉命持节监控他和钟会的是世家子弟卫瓘),擅自以天子的名义给蜀汉旧臣封官,甚至给刘禅封官。

刘禅可是皇帝,给前任皇帝封官,是邓艾能做的事?

当监军卫瓘代表司马昭质问他时,邓艾还振振有词的反驳,不但说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还试图继续统帅大军趁胜伐吴,《三国志·邓艾列传》中记载:

文王使监军卫瓘喻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艾重言曰:“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邓艾一介寒门,在伐蜀时把世家出身的钟会压在了下面,还要抢夺伐吴的功劳,世家大族们能忍?

何况,邓艾在蜀汉的行为,也证明了这个人桀骜不驯,很容易飘飘然。

司马昭不放心,世家大族们也不放心,于是,当钟会污蔑邓艾要谋反时,监军卫瓘毫不犹豫的站在了钟会一边。

于是,司马昭立刻下令逮捕邓艾。

邓艾没有反抗司马昭的诏令,即使他掌控着成都的兵权,也甘心束手就缚。

正常情况下,邓艾大概不会死,他只是跋扈,司马昭也不会相信寒门能谋反,只不过要给世家大族们面子,不能让邓艾再统军了,更不能让他参与灭吴。

如果邓艾能被顺利押解到洛阳,大概会被授予闲职,生命应该无忧。

可奉命押解邓艾去洛阳的是钟会,真正要谋反的也是钟会,在钟会的谋反被平定时,曾配合钟会污蔑邓艾谋反的卫瓘担心他会被司马昭重新起用,在兵乱中,借机派人把他干掉了。

晋朝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给邓艾平反,认为邓艾虽然居功自傲,但谋反是不存在的。

邓艾因为居功自傲和抢了世家大族的风头被搞死,十分可惜,另一位跟他同时为郭玄信驾车的石苞却避免了邓艾遭受的结局。

邓艾一直在西北方向和蜀汉军队作战,石苞一直在曹魏的东线掌军,主要帮助司马昭出战和防备东吴。

曹魏甘露二年至三年(公元257年-258年),时任“奋武将军、假节、监青州诸军事,兼督兖州、徐州诸军”的石苞帮助司马昭剿灭诸葛诞(诸葛亮堂弟)叛乱后,又“兼领都督扬州诸军事”。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石苞基本上掌管了东线全部曹魏诸军的领导权,晋朝建立后,石苞更是“迁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羽葆鼓吹。”

此时,位高权重的石苞也因为寒门的身份,遇到了世家子弟的挑衅,和石苞起冲突的是监军王琛(出身太原王氏,和杀董卓的王允同一家族)。

当时,在淮南地区传扬着“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的童谣,暗指石苞是压在司马氏身上的不祥之物。

这种歌谣不会是普通人能想到和做出来的,肯定是世家子弟们搞得鬼。

王琛就借此诬告石苞跟东吴勾结,要谋反。

晋武帝司马炎信了,也或许是不得不表示出相信的态度,毕竟,要搞石苞的全是世家子弟,司马炎需要有个态度。

当司马炎派出准备讨伐石苞的大军在部署时,石苞已经知道了司马炎的态度,他比邓艾聪明一点的时,他没有做任何辩解和反驳,并主动离开军队待罪。

在回朝见到司马炎后,石苞也没有任何怨言,同样,也没有任何怨望表露出来。

于是,石苞活下来了,后来虽然没有再领军,却被司马炎授予司徒一职,石苞病死时,司马炎还亲自乘车护送他的灵柩到东掖门外。

石苞和邓艾,同是魏晋时期的寒门子弟,同样被司马氏提拔重用,同样功勋赫赫,同样位高权重,同样被世家子弟所忌惮。

之所以一个被枉杀,一个坚持到了善终,仅仅就是在被猜忌的时候,邓艾忍不住还嘴了,石苞一言不发。

在魏晋时期,寒门子弟和世家子弟起了冲突时,天然就会吃亏,邓艾的辩解,让世家子弟觉得他未来必然还会有威胁,只能干掉他。

石苞甘心忍受世家子弟的污蔑和欺负,不做任何辩解,反而让别人不好下手。

同样的出身,石苞和邓艾不同的人生结局,值得人思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等

(0)

相关推荐

  • 毒士贾诩如何猜透老板曹操最隐秘的心思,并隐晦透题给学渣曹丕

    贾诩,被称为三国毒士,号称三国时期最聪明人.是曹操手下五大谋臣之一.贾诩最擅长的其实是揣摩君主心思. 毒士贾诩 而一代雄主/奸雄的曹操,恰恰是最不喜欢自己心思被人猜透的.他的晚年,最纠结的一件事就是选 ...

  • 蜀汉被司马昭攻灭,曹魏被司马炎篡夺,为什么吴国还能坚持15年?

    <三国演义>讲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故事,魏国作为三国时的第一强国,不可能被忽略,而蜀国又是绝对主角,同样戏份颇多,反倒是吴国这个盘踞江东几十年的政权,在小说中就像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透明 ...

  • 《卫瓘传》:去,追上邓艾,然后,杀了他!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76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卫瓘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卫瓘,字 ...

  • 皇帝简史(69)南齐萧道成—--演绎完美的文人式篡位过程

    姓名:萧道成,开国皇帝 生卒时间:427年-482年,享年55岁: 在位时间:3年 出身:真正的百年大族出生,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刘宋右军将军萧承之之子.萧家是东晋时期的四大最顶级的家族之一:在王 ...

  • 异说前三国至隋统一路(三)——荒唐西晋、荒唐天子、荒唐贵族

    晋朝的高级阶层是以司马家为主的皇族和各藩王.各世家大族,其余的寒门,百姓基本上是没什么人权的,像秦汉时期的军功升迁体系,根本不存在,打仗武人上,功劳书生拿,这是西晋建立之后的真实写照. 我们先来看看灭 ...

  • 中国的门阀是怎么消失的?这三个人居功至伟,让中国告别士族时代

    前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才选拔制度,都是不公平的.以家族和人际交情作为人才提拔的参考,这也就导致了寒门子弟即使有才有德,也难以进入国家权利的中心.而在东汉时期,士人们以 ...

  • 魏晋墓砖壁画里的故事之一

    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历史风俗文化,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古人的生活.这些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历史文化和独特艺术风格的绘画,朴实.简洁.生动.趣味,其中所表达的故事丰富多彩,从本期开始,我 ...

  • 如果没形象还长得丑,那该如何面试好工作?看看名将封常清的故事

    作为一个现代人,估计很多朋友都见过这样一种现象,在找工作或找男女朋友的时候,本来什么都谈得好好的,可见面之后却没了下文.事后经过再三追问才知道,原来是人家嫌弃我们形象不好或长得不好.那么,如果真的碰到 ...

  • 历史上的女名将,秦良玉的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名将中,也有很多女性的身影,大家对花木兰.梁红玉.杨家将都比较的熟悉,但是你知道民族英雄秦良玉吗?秦良玉不仅在高龄的情况下帮助了大明皇朝,更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名将,本期民间故事为你介绍秦良玉 ...

  • 赵丽颖结婚,女儿国的故事也算有了结局

    本文原题:赵丽颖结婚了,女儿国的故事也算有了结局 昨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官宣,而这一切始于一份全民祝福的喜讯,那就是赵丽颖和冯绍峰在微博宣布,他们结婚了. 天造地设,金童玉女,世人无不感叹,无不祝福, ...

  • 山阳程豫传奇故事:出身布衣官至四川布政使,诰封荣禄大夫

    豫,名茂芳,字秉谦,号立斋.方伯.杜洲,山阳县高坝店人.堂兄弟排行第五,俗称程五老爷,祖籍安徽休宁. 据程氏家谱记载:雍正五年(1727),江南遍遭水患,曾祖母牵着八九岁的程才通,辗转乞讨来到山阳县高 ...

  • 佛教故事:穷汉的机遇

    城郊有座古庙,由于香火不旺,古庙内仅有一位和尚.在古庙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穷汉,他一直渴望发财,但30多岁了,仍是穷汉. 一天,穷汉跑到庙里向和尚发牢骚:"大师,你说我头脑也不算笨,有 ...

  • 故事:西施最后的结局,打死你也想不到

    春秋.战国时期,可说是历史里一段混乱的时代,诸侯公孙各据一方,或扩权争利.或雪耻复国,一时间战火不断.民不聊生.而在春秋末.战国初,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有两大国对峙着:北方为吴国.南方为越国.两国之间就 ...

  • 【中秋特刊续集】每个故事都该有个结局,或悲或喜

    2019年10月19日清晨,湖北长阳乌钵池村风景.在乌钵池山上,可清晰俯瞰宜都市城区等处风光.(向家舟摄) 2019年的秋天有些热,桂花香的有点迟. 今年9月11日,中秋节前2天,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 ...

  • 历史故事——狄青的悲剧结局

    狄青的骁勇善战,渐渐吸引了领军的将领伊洙的赏识,伊洙与狄青一起谈论军事,深深的为他的谋略所折服,遂将他举荐给了韩琦和范仲淹,韩琦与范仲淹也十分的赏识狄青,告诫狄青作为将领元帅,不通史实,不能以史为鉴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