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温暖的取向

                      温暖的取向
                                               鲁人

         《悲惨世界》讲述的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从冉·阿让、芳汀到柯赛特,三个主角都经历了巨大的不幸,仿佛整个生命都浸泡在苦难中。雨果以这部巨作思考着他所看成到的当时社会存在的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穷困迫使冉·阿让偷窃了一个面包,为此被判了五年苦役,又因为他企图越狱被加刑至十九年。出狱后,已对社会充满敌意的冉·阿让对收留他的主教卞福汝恩将仇报。不想主教对他却仍以德报怨,结果让人性重归冉·阿让的灵魂,让他的生命重新温暖起来。而冉·阿让又用自己温暖的生命,去温暖了为生活所迫成为妓女的芳汀,以及芳汀的女儿柯赛特。这种温暖弥漫全书,又从书中弥漫着读者的心灵。
        自然,同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不同的人可以写不同的风格。有的人可以将它写的充满苍凉;有的人可以将它写的充满阴暗;有的人可以将写的异常凄美;有的人甚至可能对悲惨中的人给以轻蔑和戏谑。苍凉也许是一种反抗;阴暗也许是一种绝望;凄美也许是无奈的逃避;轻蔑和戏谑也许是人性的邪恶。
曾经读过两部反映文革的小说,描写的都是处于动荡社会之中的年青人。一部写的是上海大都市,作者是位女作家;一部写的是东北的老城,作者是位男作家,两位作家的爱憎取向却大相径庭。女作家写了一群资本家子女在残酷的运动中,表现出的优雅和高贵,而将作品中出现的底层市民子弟表现的猥琐、狭隘。男作家则以一群铁路职工子弟为主角,表现了他们的单纯、仗义,而出现于作品中的资本家子弟则怯懦、虚伪。女作家的母亲是上海的知名女作家,她自小的生活环境想必是安逸的;男作家出身于东北铁路工人之家,年少时自然是吃过许多苦的。他们写的一定是现实中存在的人物,但他们以往的生活圈子,影响到他们对周围人的态度,因自己的好恶,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温暖投射的方向,从而将现实简单化了。这虽是他们的经历和文化背景造成的,也表明他们未能超越自己的经历和文化背景的高度。
        雨果将一个悲惨的故事讲得充满温暖,因为他的内心比天空还广阔。他用人性的光辉及人道的悲悯去感化那个冷酷的世界。这虽是一个浪漫,也是他内心的期冀。他是一位人道主义者,反对暴力,主张以爱制恶。而一个人温暖的取向是能显示一个人胸襟的宽度的。
(0)

相关推荐

  • 巴黎圣母院被大火吞噬,但维克多·雨果永存

    听说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号 杂谈与时评 美丽的巴黎圣母院被熊熊大火吞噬,从内心里感到很惋惜.假如我最喜欢的法国伟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有在天之灵,我想他一定会为此哭泣. 在我的心目中,巴 ...

  • 公认的世界十大名著,你读过几本?读过三本以上气质很不一样

    图/相关影视剧剧照 在世界文学历史,已经浩浩荡荡地行进了几千年的当下,曾有过许多人类智慧的凝练存留在这个世界上.经过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推崇,这些书变成了历久弥香,人人必读的经典. 这次给大家推荐的,便 ...

  • 《悲惨世界》背后的故事

    1883年5月11日,巴黎有个77岁的独身女人去世.第二天,登门吊唁的来宾中,有诗人勒孔特德利尔.雕刻家罗丹.小说家都德,还有政客克莱孟梭等.在她的葬礼上,雨果的好友瓦克里说:"我们为之恸哭 ...

  • 浮沉——郁达夫中学 杨蕊

    浮   沉 郁达夫中学  杨蕊 听见了吗?花开的声音. 今夜月色微凉,听我叹一句无常. 时光荏苒,流年离歌,多少静默的岁月消散在指尖.留恋在枝头,拈花为墨.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那薄如蝉翼的 ...

  • 人性的善与恶——读雨果悲惨世界

    人性的善与恶 --读雨果<悲惨世界> 作者:刘晓玥 主播:王   斐 编辑:郡   主 我从小知道,<悲惨世界>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维克多·雨果继<巴黎圣母院> ...

  • 与世界名著的碰撞,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

    喜欢看名著的人,骨子里的气质往往与众不同.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于大家的抱怨,二哈只能做到力所能及. 今天浪费了些许时间,但二哈觉得是值得的. 很多人说现在是一个" ...

  • 读《悲惨的世界》有感

    ​读罢<悲惨世界>,掩卷长思,法国作家雨果在这本书中鞭挞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让人唏嘘不已 冉阿让生性沉静,但并不忧郁.他只因偷一块面包,却被判了19年刑,经过主教的感化,他变成了好人,当上了 ...

  • 时代下的弱者以爱制恶

    时代下的弱者以爱制恶 鸡蛋,豆浆,这一天. 认识了一个来自Rwanda的朋友,她的名字叫叶佳.她说的很多英文我都不太听得懂.但是基本能够对话.感觉很好.第一次英语课她坐在我的旁边,下课时她问我:&qu ...

  • 一生必读的人性百科全书,每次都读到痛哭

    今天看到这样一句话: 经典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很多我们年少时主动或被动啃下的文学经典,或许细节早就不记得了,但阅读时深彻灵魂的震颤共鸣,却让人一辈子都忘 ...

  • 杂文随笔:昂贵的牙签

    昂贵的牙签 鲁人 1907年的一天,法国著名的辩护律师麦特尔·阿马格斯特·吉尔贝尔来到里昂车站的行李寄存处,拿出一根普通的木制牙签要求寄存.工作人员觉得他这纯粹是无理取闹,便一口回绝道:"这 ...

  • 杂文随笔专辑之寒假自驾

    2021年的寒假时间比较长,因为不想独自在家过年,所以约上朋友一起赴大西南自驾游.从河南入湖北.经湖南进广西.从云南到贵州,然后再次经湖南湖北回郑州,总行程8千公里,历时28天,花费2万余.虽然时间已 ...

  • 杂文随笔:纯洁的善良

    纯洁的善良 鲁人 当五岁的凯瑟琳卧在舒适的沙发中,看到纪录片中讲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孩子死于疟疾时,她掰着自己的小手指一.二.三--数着,当她数到三十时,满脸惊恐地说:"妈妈,一个非洲小 ...

  • 君子:经典里的理想人格丨杂文随笔

    理想人格即完美形象,是人们对于现实人生的规划设计和榜样建构.在中国文化经典中,"君子"代表的是理想人格. 一.<诗经>中的君子是生民树立的人格模范 <诗经> ...

  • 杂文随笔:读一组照片

    读一组照片 鲁人 在网上读到一组配有文字的照片,拍摄的是寄居在英国一些废弃楼房中的青年的生活状态.他们是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却不工作,只是安之若素,悠然自得地过着眼前的生活. ...

  • 杂文随笔:慈善,不是招牌

    慈善,不是招牌 鲁人 在人欲横流的社会,慈善,常常被扭曲被玷污.如今一些人参加慈善活动,常常是怀了太多明确的目的. 那些被处理的以假冒伪劣的药品.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企业老板,就多非常热衷于慈善捐款及公益 ...

  • 杂文随笔:预言与诺言

    旧作:预言与诺言 鲁人 一年前,杭州师范大学范忠信教授在个人微博上公开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并承诺如赌输,愿 ...

  • 杂文随笔:由一个案件想到

    旧作:由一个案件想到 鲁人 本不想再对此事置喙出声了.在网上她已承受了太多的指责,以至谩骂.真怕无意中做了落井下石之徒.但事过多日却如梗在喉,终于还是想说出来,不过这次不想论是非,只想说教训.如果不是 ...

  • 杂文随笔:俯仰之间

    旧作:俯仰之间 鲁人 一名省教育厅的科级干部,因保安阻止她开车逆行进入小区大门,与保安发生争执,以至恼羞成怒地辱骂保安是"看门狗",造成六十余岁的保安倒地身亡. 关于那位女干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