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晓东:浅谈当代诗人与格律诗词
浅谈当代诗人与格律诗词
作者:艾晓东
传统诗词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词,也是近体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近体诗盛行于唐宋时期。
现代人为什么作不好格律诗词?笔者的几点浅见薄识,请大家指正:
一、教育导向的问题
历代科举考试均以文为主(武科除外),试题一般为“帖经(经典诗文填充题)、墨义(经典诗文问答与解折题)和诗赋(现场作诗赋文章)”三大类。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重要考试项目。清代以前的1000多年,科举考试中的诗词考试是国家层面的导向。几千年的中国诗词繁荣,得益于正确诗词教育导向。
二、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半个世纪,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教育也处于混乱阶段,中华诗词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当然也还有像梁启超、康有为、鲁迅、毛泽东、钱忠书等跨世纪文人仍然坚持写传统诗词,但仅仅是个人爱好,“杯水车薪”而以。上世纪20年代初期,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现代诗潮,彻底冲毁了古典诗词的“杯水车薪”。
三、诗词的传承风气不足
毛主席的古典诗词造诣,不输李白、杜甫、苏东坡,世人有目共睹。一首《沁园春-雪》把中国的古典诗词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然而,解放初期,一穷二白,建设国家,保卫国家,乃是时代主题,传统诗词的传承并没有提到国家教育层面。中小学教材虽然有古典诗词,但并无诗词创作方法,考试有作文,但无作诗。高考的指挥棒从未指向传统诗词的创作。
当今网络上评出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清一色是现代诗人,没有一个传统诗词的创作者入列,对有极高古典诗词造诣的《沁园春-雪》也视而不见,令人匪夷所思,我也是醉了。
国内最权威的《诗刊》,以前并没有传统诗词的一席之地,近年才留出了一个角落。正在进行的、名头最大的“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也只有个别会打油诗而以,参赛选手也只考“背诗”记忆能力,与“作诗”不沾边。
三、作者沉浸在仿古的梦境中
现在的古典诗词作者,一味仿古,模仿古代的生活环境、古代人的语气,一味用典,无异于抄书,由此产生的作品多数是无病申吟,无生命力。
诗词艺术来源于生活,千古流传的名诗名句,无一例外都是在当时的环境、语言条件下,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产生的。现在有相当部分“诗人”反对用现代的语音、语言入诗,回避当代的生活状态、时代背景和语言语音环境,利用想象思维穿越在唐宋时代,就不会有新时代的作品产生,没有了新的血液注入,传统诗词的传承则是一句空话。
四、当代诗坛流行教条主义
“四声八病”是齐梁时期沈约等人的主张,是“古体诗”走向“近体诗”重要标志。几千年来,支持与反对者各执己见,褒贬不一。
我国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作者,诗词大家钟嵘(与沈约为同代人),坚决反对“四声八病”的主张,钟嵘认为“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伤害了诗歌的真实美好。
《沧浪诗话》是宋代严羽所著,是一部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系统性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专著,是历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严羽反对“四声八病”之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明代文学家,“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沈休文(沈约)所载八病,如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以上尾、鹤膝为最忌。…后四病尤无谓,不足道也。”
笔者赞同沈休文的“四声”之说,因为这是近体诗要求格律的开始,具有开创性意义。
对于“八病”之说,笔者赞同王世贞只忌“上尾、鹤膝”,其他“六病”不足道也。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格律诗词遵循平仄交替135不论,246分明的规则,讲求对仗,押韵不同声即可,其他的“诗病”可根据诗词意境需要,由作者自行取舍,不必上纲上线。
当前诗坛,有的“诗人”把历朝历代各诗家提出的“诗病”和“诗忌”,加以汇总,比起最初的“八病”多了几十条,作为当代格律诗词“评判标准”,在各种诗词赛事和诗词发表中,犯“病”者直接剔除,对初学者一棍子打死。诗词经过这样几十道工序的工厂化、标准化加工后,就像高速公路边的栅栏,整整齐齐,看起来毫无毛病,完美无缺,其实已经失去诗的味道,不是诗词了。就像现在的猪肉和蔬菜,看可养眼,食则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