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晓东:浅谈当代诗人与格律诗词

浅谈当代诗人与格律诗词

作者:艾晓东

传统诗词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词,也是近体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近体诗盛行于唐宋时期。

现代人为什么作不好格律诗词?笔者的几点浅见薄识,请大家指正:

一、教育导向的问题

历代科举考试均以文为主(武科除外),试题一般为“帖经(经典诗文填充题)、墨义(经典诗文问答与解折题)和诗赋(现场作诗赋文章)”三大类。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重要考试项目。清代以前的1000多年,科举考试中的诗词考试是国家层面的导向。几千年的中国诗词繁荣,得益于正确诗词教育导向。

二、中华传统诗词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半个世纪,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教育也处于混乱阶段,中华诗词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当然也还有像梁启超、康有为、鲁迅、毛泽东、钱忠书等跨世纪文人仍然坚持写传统诗词,但仅仅是个人爱好,“杯水车薪”而以。上世纪20年代初期,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现代诗潮,彻底冲毁了古典诗词的“杯水车薪”。

三、诗词的传承风气不足

毛主席的古典诗词造诣,不输李白、杜甫、苏东坡,世人有目共睹。一首《沁园春-雪》把中国的古典诗词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然而,解放初期,一穷二白,建设国家,保卫国家,乃是时代主题,传统诗词的传承并没有提到国家教育层面。中小学教材虽然有古典诗词,但并无诗词创作方法,考试有作文,但无作诗。高考的指挥棒从未指向传统诗词的创作。

当今网络上评出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清一色是现代诗人,没有一个传统诗词的创作者入列,对有极高古典诗词造诣的《沁园春-雪》也视而不见,令人匪夷所思,我也是醉了。

国内最权威的《诗刊》,以前并没有传统诗词的一席之地,近年才留出了一个角落。正在进行的、名头最大的“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也只有个别会打油诗而以,参赛选手也只考“背诗”记忆能力,与“作诗”不沾边。

三、作者沉浸在仿古的梦境中

现在的古典诗词作者,一味仿古,模仿古代的生活环境、古代人的语气,一味用典,无异于抄书,由此产生的作品多数是无病申吟,无生命力。

诗词艺术来源于生活,千古流传的名诗名句,无一例外都是在当时的环境、语言条件下,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产生的。现在有相当部分“诗人”反对用现代的语音、语言入诗,回避当代的生活状态、时代背景和语言语音环境,利用想象思维穿越在唐宋时代,就不会有新时代的作品产生,没有了新的血液注入,传统诗词的传承则是一句空话。

四、当代诗坛流行教条主义

“四声八病”是齐梁时期沈约等人的主张,是“古体诗”走向“近体诗”重要标志。几千年来,支持与反对者各执己见,褒贬不一。

我国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作者,诗词大家钟嵘(与沈约为同代人),坚决反对“四声八病”的主张,钟嵘认为“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伤害了诗歌的真实美好。

《沧浪诗话》是宋代严羽所著,是一部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系统性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专著,是历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严羽反对“四声八病”之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明代文学家,“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沈休文(沈约)所载八病,如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以上尾、鹤膝为最忌。…后四病尤无谓,不足道也。”

笔者赞同沈休文的“四声”之说,因为这是近体诗要求格律的开始,具有开创性意义。

对于“八病”之说,笔者赞同王世贞只忌“上尾、鹤膝”,其他“六病”不足道也。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格律诗词遵循平仄交替135不论,246分明的规则,讲求对仗,押韵不同声即可,其他的“诗病”可根据诗词意境需要,由作者自行取舍,不必上纲上线。

当前诗坛,有的“诗人”把历朝历代各诗家提出的“诗病”和“诗忌”,加以汇总,比起最初的“八病”多了几十条,作为当代格律诗词“评判标准”,在各种诗词赛事和诗词发表中,犯“病”者直接剔除,对初学者一棍子打死。诗词经过这样几十道工序的工厂化、标准化加工后,就像高速公路边的栅栏,整整齐齐,看起来毫无毛病,完美无缺,其实已经失去诗的味道,不是诗词了。就像现在的猪肉和蔬菜,看可养眼,食则无味。

(0)

相关推荐

  •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一节 诗的种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

    《诗词格律》第二章 诗律 第一节 诗的种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

  • 诗应该怎样写——无视诗坛乱象,把握自己的心

    诗应该怎样写? 这个问题其实相当笼统,要回答得笼统也很容易. 调侃些的,用笔写呗. 敷衍些的,用心写呗. 可正是这两个回答,是一首好诗出炉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用笔写,是体裁.格式,讲究的是诗的形式. ...

  • 浅谈当代工笔画

    中国的工笔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不平衡,唐宋是高峰,元代以降,文人写意成为主流,但也出现了像赵孟頫.吕纪.仇英.陈老莲这些擅长工笔创作的大家.进入20世纪,金城.康有为等提出学习宋代.以工笔院体为&q ...

  • 书法家王秉玺《浅谈当代青少年书法教育》

    王秉玺个人简介 1.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2.济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 3.山东省当代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 4.济南市槐荫区书协楷书委员会副秘书长 5.中国硬笔书法山东 ...

  • 何加林、陈平浅谈当代中国画的文心与诗意

    中国画追求意境.文心,这是画家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体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今人的现代审美意趣,该如何去传承或创新中国画里的文心与诗意.本期书画频道特别节目,邀请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何加林,中央美术 ...

  • 浅谈当代篆刻的创新困境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一波书法热潮的兴起,篆刻艺术也兴盛繁荣起来,从事篆刻的人数.创作规模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现阶段篆刻的发展和创新仍然面临着一个瓶颈问题.目前篆刻发展和创新所 ...

  • 闫东 | 浅谈邓州窝子面的人文背景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浅谈邓州窝子面的人文背景 文|闫东 清晨,当一碗窝子面贯入腹中,邓州人才自此从精神上迎来了新的一天. 在我的心中,窝子面甚至是邓州的精神图腾,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它像 ...

  • 吴晓丹 : 浅谈《陪孩子终身成长》读后感

    作者:吴晓丹,毕业于山西师大临汾学院.支教老师,90后宝妈. 最近我读了樊登老师的书<陪孩子终身成长>.我觉得为人父母也是需要学习和反省的. 此书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无条件的爱,价值感, ...

  • 诗酒趁年华:浅谈古代诗人与酒的故事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寓意为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同诗还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 ...

  • 浅谈当代工笔画!重要知识点!

    中国的工笔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不平衡,唐宋是高峰,元代以降,文人写意成为主流,但也出现了像赵孟頫.吕纪.仇英.陈老莲这些擅长工笔创作的大家.进入20世纪,金城.康有为等提出学习宋代.以工笔院体为&q ...

  • 周啸天:辞来切今——谈当代语汇之进入诗词创作

    周啸天:辞来切今——谈当代语汇之进入诗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