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庐山——憨山大师传【连载(89)】
1第一标题
题
3营建五乳峰法云寺
憨山师徒一行,告别了刘玉受,继续乘船出发。有位吏部官员崔鹤楼,赶来拜会憨山,听说已经出发,便乘船追赶,终于在长江上会晤,畅谈而别。
五月十六日,憨山一行抵达星渚码头,弃船上岸,上了庐山,暂时在归宗寺居住。没过多久,大师在家弟子汪可受捐助修建五乳峰法云寺的资金首先到位,六月十五日,在大师弟子福善的具体负责下,法云寺破土动工。第一期工程是给大师盖一间静室,到万历四十五年十月底,静室竣工。
万历四十六年,法云寺开始修建佛殿和禅堂,由居士陈赤石、鲍中素、夏我斋等十人,结为“十友”,共同承担修造的费用。十二月,佛殿和禅堂竣工。
万历四十七年,憨山任命广东籍的弟子通炯为法云寺首座,负责管理寺中事务。并在这年七月,规定法云寺为“十方养老常住”。意思是,各地的年老僧人,不论门派法系,都可以到法云寺挂单,安度晚年。由于憨山大师的声望,从各地来的僧人很多,不仅有老年,也有青年,另外还有不少居士,庐山法云寺一时兴旺起来。
法云寺落成以后,南康府的知府袁懋贞亲自撰写碑文,以示支持和纪念。另外,憨山大师也写了一篇《庐山五乳峰法云寺记》,兴致勃勃地描述了庐山的风景,并详细介绍了法云寺附近的风景和文物遗迹。庐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风景名胜,历史遗迹,都声名显赫,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值得一提的,憨山一生,似乎与“法云”二字有缘。青年时期在山西五台山隐居,地点就是“法云庵”,还掘出一块题着“清郎居”的石头。而庐山五乳峰下,原有古寺遗址,始建时代已不可考,憨山后来寻见崖刻,了解到元朝至正壬申年四月曾经重修,元末毁于战火,而到明朝嘉靖年间,旧寺的山场田地才变为民业。至于原来的寺名,憨山的文章中没有提及,是不是就叫“法云寺”,也很难说了。
【图片来自网络】
4在庐山的讲经、念佛和著述
万历四十五年十月底,法云寺的第一间静室落成之后,憨山便重新开始给弟子们讲经,讲的内容是《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讲经完毕后,憨山的弟子超逸,信心大发,到庐山金轮峰上去闭“死关”。(关于“死关”,有两种情况。一是无限期闭关,如果不开悟,那就闭死为止。二是专修佛教中的“念死”法门。《三藏法教》言:谓人之生,犹如梦幻,诸根不久,终当散坏;即须昼夜精修,以求出离,时常专心系想,念念不忘,是名念死。)
万历四十六年十二月,法云寺的殿堂落成,过完年,在正月里,七十四岁的憨山便开始率众念诵《华严经》,并长期为弟子们讲授《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唯识论》等经论。
万历四十七年八月十五日,七十五岁的憨山开始闭关念佛。他仿效净土宗祖师东晋慧远大师“刻香代漏”的方法,每天十二时辰中,定下数量,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这个行动,也成为憨山大师禅净双修,由禅归净的一个标志。
但在下以为,憨山大师晚年提倡念佛修净土法门,最主要的意义还是慈悲示现,向门人弟子乃至娑婆众生指出一条末法时代最为简便易行的修行之路。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向大家说明净土法门的殊胜。憨山大师青年时代隐居五台山,刺血写经时,就已经三昧纯熟,可以说得到了“念佛三昧”,自己的往生净土,早就不成问题。晚年功夫更加纯熟,客观上,自己并不需要加紧念佛来保证自己得生净土。所以,我觉得他晚年的念佛,意义在于“身教”,以身作则,教育后人。
在关中努力念佛的时候,憨山大师又想起了当时快要失传的华严宗。华严宗最重要的著述是唐朝澄观大师的《清凉疏钞》,但这本书内容过于丰富,思想过于博大,一般的学佛人,心智不够,往往不敢认真学习这本书。而华严宗的另外一部巨著是李长者的《华严合论》,相对来说,篇幅要小一些,容易入门。所以,学习华严宗的人,都爱读《合论》而不读《疏钞》。
憨山大师和澄观大师是最有缘的,认为《清凉疏钞》中“此方撰述之祖”,不能够忽视,所以他在关中发心撰写《华严经纲要》,删繁就简,整理出一个简明扼要的本子,以方便学人入门。
万历四十七年冬天,憨山大师在关中,著述之余,还腾出时间来,为弟子们讲述《楞严经》和《大乘起信论》。
万历四十八年春,在弟子广益的请求下,憨山大师又撰写了《圆觉经直解》、《大乘起信论直解》、《庄子内七篇注》等三本著作。可能在以前,憨山大师就讲述过这几本经论,存有草稿,这次写作,属于“重述”。其中的《庄子内七篇注》,是继《观老庄影响论》《老子注》之后,憨山大师的又一部道家著作。
万历四十八年夏,憨山大师应曹溪弟子以及官员弟子吴生白等人的请求,撰写了《禅宗诸祖赞》,共作了七十一首,亲自书写,寄往曹溪。
天启元年夏天,憨山大师为弟子讲授《楞伽经》。冬天,又讲《楞伽经》、《肇论》、《大乘起信论》。
天启二年春天,又讲《楞严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
天启二年秋天,憨山大师终于完成了《华严经纲要》的写作,共八十卷,是一部巨著。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晚年的憨山大师,刻香代漏,努力念佛之余,讲经和著述一点也没有放松。这又一次表现出他纯熟的“念佛三昧”,说明他晚年仍然身体健康,精力过人。
不过,万历四十八年夏天,七十五岁的憨山大师曾经患过“足痛”的病,为时不久,就恢复了健康。以前,他在崂山时,也曾经患过足痛,可能是因为长期结跏趺坐,双足缺少必要运动的缘故。
注:华严宗,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曰华严宗。我国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至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华严宗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住于大安寺。日本始有华严宗。《十宗略说》:华严为经中之王,秘于龙宫,龙树菩萨乘神通力诵出略本,流传人间。有唐杜顺和尚者,文殊师利化身也。依经立观,是为初祖。继其道者,云华智严贤首法藏以至清凉澄观,而纲目备举,于是四法界十玄门六相五教,经纬于疏钞之海,而华严奥义如日丽中天,有目共睹矣。后之学者,欲入此不思议法界,于诸祖撰述,宜尽心焉。(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