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医学教育和考核
我国的医学教育起步很早,根据《中国医学大辞典》中的“医政”条记载:在唐代, “唐制踵隋而益详,更以医事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体育疗法)、二曰疗肿(即外科)、三曰少小(儿科)、四曰耳鼻口齿、五曰角法(类似拔火罐)。针博士教针生以经脉孔穴,按摩博士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骨折者正之,咒禁博士掌教咒禁(巫术),又设药园以研究药草培植法,盖至此而医学始有专科教育矣”。
唐代
《唐六典》记载,当时的太医署人才济济,规模很大,设备齐全,除了掌管医事外,还设有众多的医学专科和一套完整的医学教育制度。每个学科都由博士(相当于现代的教授)掌教,学生要读所规定的书籍,并进行临床实习。通过几年学习,由博士监督对其进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证书,方能成为合格的医生。
宋代
宋代,由太医院掌管医之教育,设有9个学科,当时学生约为300人,分为大方脉科(成人内科)120人,风科(专治中风、疠风、痪风、癫风)80人,小方脉科(亦称“幼科”,即儿科)20人,眼科20人,疮肿兼折疡科20人,产科10人,口齿咽喉科10人,针灸科10人,金镞兼禁科(治疗刀、剑、箭等创伤的称金镞,禁科为画符)10人。
学习内容为:大方脉科课以《素向》、《难经》、《伤寒论》、《巢氏病源》为必修之学;小方脉科则以《难经》、《巢氏病源》、《太平圣惠方》为必修之学。考试命题分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等6类。每逢岁末经考核而定赏罚。因当时医术颇受朝廷的重视,故能普遍全国而为最盛之时。
元代
元代,亦由太医院掌管医学教育。又在各省设立“医学提举司”,统辖各地之医学提举及各种考试之事。学科分为13科:大方脉科、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巫术祈祷)、禁科,必修医书为《素问》、《难经》、《圣济总录》、《本草》、《千金方》。
各州县之愿报者,3年一试,期以8月,中选者在来春2月赴大都(北京)复试。
明代
明代,仍沿宋元体制,由太医院掌管医学教育。学科仍为13科,科目与元代稍有不同,为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接骨科、伤寒科(温热病)、咽喉科、金镞科、按摩科、祝由科。以《素问》、《难经》、《本草》、《脉经》教授。择医家弟子学习补官,又选调外省名医教授。
清代
清代,沿明制以太医院掌管医学教育,学科改为9科:大方脉科、小方脉科、、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咽喉科、正骨科。太医院全体官士皆分科习业。各省民间医生,举贡生通医理者,皆可到太医院应试。成绩优秀者,授以官士之职。
考试内容在《素问》、《难经》、《本草》、《脉决》及本科方药内出题。我国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设置医师考核制度是周朝。据《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上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说明当时已有一套对从医者考核、晋升、俸禄的等级制度,尤其着重考核的是治疗后病人的存活率。
考核严格
再说说古代如何考核从医者,该部门是由官府专门掌管医事的官员进行,他们的职称分为医生、府、史、徒。这里说的“医生”与后世泛指给人治病的医生不同,而是管理医学领域方面的高级官员。
唐代设“太医署”,清代设“太医院”。其职责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即各种药物)以供医事。”到了年终要对登记在册的从医者进行严格考核,并决定他们的俸禄待遇。考核的主要依据是从医者治疗病人的存活率。当时从医者治病的记录叫“医案”,它是医生所记的治病成绩。当时规定,凡经从医者诊治无法痊愈而死亡的,从医者必须及时写出详细死因,年底上报,掌管医事的官员进行认真仔细审核。
医工,唐代太医署的官名。按医术分为: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可见当时的医术已经相当高明了,即使是中下等级的医工,所经医治的病人也有十有六七者能康复。
宋代,杭州有一医院名“安济坊”,它是这样考核所辖从医者的:每年治疗人数1000个以上,十全八的,奖度碟一道;每年治疗人数500以上,十全八的,赏钱20贯;每年治疗人数1000人左右,十全九的,则有特别的奖。与此同时,管理“安济坊”的僧人,如三年内治愈1000人的,赐予紫衣和词部碟一道;凡从医者如以无病者冒充或杜撰病人而骗取钱米的,则给杖一百。
再还有,如有从医者收取病人钱米或银两的,一经查实,轻者给杖一百,取消全年俸禄,并勾销从医资格,重者则充军劳役。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