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长白山林区有不少“忌讳”,伐木工睡觉时,为何不能趴着睡

在吉林长白山林区内工作生活,存在不少特殊的忌讳,负责木帮管理的木把头对此最有经验,他们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要遵守规矩,选择躺着睡而不是趴着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长白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树木资源,在此地生活的居民也同样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樵夫们能上山砍柴,猎人们也能在山林中打到不少猎物,采药挖参的赶山人更是能寻找到生长百年的“棒槌(人参)”,当然,这一切都要感谢“山神爷”的恩赐。崇拜“山神爷”并不是迷信,相反,在当地人看似愚昧的想法背后,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清末至民国时期,长白山林区开始出现以伐木为业的组织,他们统一被称作是“木帮”。木帮靠着伐木为生,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冬季,此时天气温度低,树木水分含量也随着降低,继而会变得更脆更硬。与此同时,伐木工们在没有野兽与蚊虫的袭扰下工作效率更高。

伐木是一个体力活,伐木工们自然也肩负着繁重的劳动,但劳动并不可怕,真正让他们感到束缚的东西却是各类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规矩。长白山林区里木帮的规矩极多,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冗沉繁重,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们的出现却也是木帮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前面我们提到过,木帮敬畏“山神爷”,认为自己能够在山林中讨一口饭吃是拜山神爷所赐。在伐木工的眼中,树墩子是绝对不能坐的,因为它是山神爷的饭桌,若是贸然坐在其上,必然会遭到山神爷的惩罚。在如今东北的农村中,也有成年人告诫孩子不能坐木墩子,仿佛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真理。此时问题出现了,坐木墩子果真会带来恶运吗?如果用科学解释来看,坐木墩子的确存在极大风险。

首先,木墩子本身湿潮,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贸然坐上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其次,一些蛇虫喜欢盘踞在树墩子周围,如果人类不注意坐上去,很可能会惊吓到蛇虫,继而被它们蛰咬。最后,木墩子表面存在许多断茬,它们锋利且尖锐,人类没有防备坐上去的后果可想而知。

木帮进山时也存在诸多禁忌,如不能大声说怪话、大话,以免得罪山神爷,让此次进山之旅一无所获。在深山老林里吃饭时,锅一定要放得平稳,如果是用绳子吊起来的铁锅,则要保证其不能摇晃。在倒腾锅里食物时,需要找来一根小木棍,但不可以使用铁器刀子,万一碰出声响,就意味着自己将割断运气。

木帮伐木工们在林子中对话时,更喜欢“抠字眼”,他们以“拿”、“端”、“抬”、“请”等为吉利用语,表示着吉祥顺利之意。如果木把头示意大家就地休息一下,他会说“拿火”,如果想吃饭就说“拿把”。在山上绝对不能提“断”“砸”“折”“压”等音和字,也不能说“掉”字,若是新手伐木工不小心将以上字眼脱口而出,木把头会立即赏他几个耳光,目的是提前对其惩罚以消除更大的祸患。

除此之外,木场子还最忌讳“黄”字,东北话中的“黄”代表着“结束”,如对象“黄”了,指的就是与对象分手。为此,木把头特意将带有黄字的词语全部改为“元”,如榆黄蘑、黄豆、黄米等,均改为元蘑、元豆、元米,以至于至今民间仍流传有这种叫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伐木工们睡觉时也有讲究,他们可以躺着睡、撅着睡、站着睡、坐着睡,哪怕是吊着睡都无所谓,但绝对不可以趴着睡。据说趴着睡觉是老虎的专属姿势,而老虎就是山里“山神爷”的化身,如果选择趴着睡觉,无疑是触犯了“山神爷”的权威。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木帮进山的规矩繁缛的背后,其实存在诸多生活的内涵。随着我国封山育林政策的施行,在东北持续生存百年的木帮渐渐消失,但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却仍未被淡忘,而是作为特殊的民俗被传承下来。

参考资料:《关东木帮》曹保明著 长春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