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放、聚散谈起

由张老师的问题:收放,聚散有区别吗?我想到了屈伸往来、开合、收放、聚散、旋转等等这样几个太极拳术语中常见的词汇。

结合康老师的课程和电话阐述如下:

一、搞清楚几个概念
1.所有这些术语,其根本都是一个,都是指“气”。是气走的形式。记住一条:太极拳所有的东西,外边,即外形上,也有表现。但是外边的表现一定是内里东西,即“气”的体现。所以“意气君来骨肉臣”。
2.收放与聚散
收放:如一充满了气的气球,用一个手指用力点压一点,气球内的气机有了变化。气球似乎外张了一些,大了一些,产生了向外的膨胀的力量,这叫收。这气是一条线的往里、往回走。
用推手来演示,先练收放。先让你的气能往前、往后走。也即随着手臂的屈伸,想着气也在往回走;手外伸,也想着气出去了。这叫线意识,也叫线功能。你的感觉是一条线的出和入。这是练内气走动的第一步。

散:有了线的意识,要练的意识。聚散,是一收,全身俱收;一放,全身俱放。如一棉花团或一块海绵可以收缩成一个小团,缩小了。这不是用一根手指可以做到的,需要握在手中,全面挤压。这叫。放开向四面八方全面放开,这叫。在把气整个一聚,可以缩到很小。你推的是那个聚回来的力,但你会感觉不到力量。而聚回来的力越来越大,就如一汽球,它自己缩回来了,你就感觉不到那个力了,你的感觉是空的。这时再向四面八方放,这叫散。也即在收和放中有了聚和散。这是两者的结合。推手中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用意识来指挥内里气机的收放和聚散,两件事同时干,太极拳的效果就出来了。
但要先练单点、单线的收和放,即线意识。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接下来的收聚和放散,即面意识。
3.往来屈伸
有一句拳谚:往来屈伸气贴背那么往来屈伸是否可以指肢体的动作呢?可以。一般指手臂,即胳膊肘的弯曲和伸展。“往”,是指向远处走;“来”,是指向我自身近处来。都是胳膊肘干的事儿。但若没有内里气机的运动,往来屈伸是任何拳术、任何运动都在干的事。而内里的气机的运动务必要会动身。你的肢体屈伸往来了,你的身会吗?
平常我们老讲要用身体打拳,最后身体这两半儿,从中间脊柱分开,能往一块儿聚,然后气机能从中间穿进来、穿透后背再伸出去。
简而言之,往来屈伸,最终是身体内气运行的体现。但在练形体阶段,即内气尚未形成时,我们的手臂伸出去、拉回来,用大臂根节领动,都在做一件事:放掉其中的僵拙之力。最终把所有地方一动,就生力的状态变成极柔软的状态。柔软得如面团一般,就容易变化了。否则,就和其它拳术、其它运动无区别了。

4.开合与虚实
开合与虚实都不是指外体了。这里的开合,说的是你这个内里的气机到底开没开。跟手臂的外展收回无关。身体柔软到一定程度了,气机有了,才会有这种弹性的开与合。气机胀出去了,那是开了;气机缩回来了,那是合了。

虚实也是指的内气的状态。可不是你把体重压在哪条腿上,哪条腿就是实。唯有出来了内气,身体成了虚体了,这时才会有虚实开合。体重压在左腿上,左腿仍保持虚性。这就叫左重左虚,右重右杳。
二、为何要炼虚体
这就必须要说到有与无
1. 虚体。虚 ,即无。“无”是本体,你内里的那个看不见的气。有了现象,即你看到的所有外在肢体的外形动作,都是内里那个“无”的气体所产生的作用而已。至于这个作用如何表现出来,就看你想怎么用了。比如康老师说收,完全让你摸不到东西,这叫“聚”。一说散,把气散开,让你在这一点上摁,他就要打人了。比如说挤劲儿,康老师散着气、让你往里压,看起来康老师的动作是往里的,但他的气是往外散的。这时你压过来了,但他的气形成了一个开的意识。这叫入则开,就看怎么使用它了。
2. 为何要练松、练虚。用一个大风箱来比喻。风箱有一面大口是吹风的,如果把这个口贴了一层气球皮。你拉风箱的拉杆儿,那个气球皮就鼓起来了。你往回拉那风箱,那个气球皮也跟着嘬了回来。但不管这风箱怎么折腾,外形上不管怎么变化,这都是那气干的。如果这个风箱是个钢管,两头都用钢皮封起来,就算这管里有气,也作用不到外形上;你往里打气,那钢皮也不会动。所以我们要把身体练成如那气球皮。气张,它也能张;气缩,它也能缩。也因此前辈有一句话:丹田一口气浑身如一臭皮囊
要让身体能体现出内气的作用,就必须把此体练成气球皮。方法唯有先松体。松体是最基础的基础。体不松,你的气动了,也带不动外体。唯有极柔软了,也就像面团一样富于变化了。这时气机的作用就完全可以在你的身体这个载体上体现出来了。
正如四月份在北京的培训营上,有些人的身体已经很柔软了,半边身体能折叠了,所以康老师推着喂手,就能让气从前胸穿过去,从后背再出来。
关键的问题是,气球皮你有吗?如果没有这个最基本的身体,这个柔软的载体,你是个木板,再往里边打气也没用。
后  记
太极拳论告诉我们:意到,气到,力到。意气君来骨肉臣。骨肉指外体,要听意气的指挥。外体唯有先练松,从一个一个具体部位的放松、不用力而能运动,而且还要松而不懈地运动练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