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遍成都“工博会”,为何少见“成都造”?

本月22~24日,首届2021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工博会”)在西博城召开,UP君专门花了两个半天时间去现场观展。然而,这个以 “ 工业引领,赋能产业新发展 ” 为主题、高度聚焦智能制造的年度大展上,却很少能看到 “ 成都造 ” 的身影,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 成都工博会其中两家主办方分别为世界最大工业展——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和中国工博会的承办机构,专业度和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首届成都工博会共设立了工业自动化、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轨道交通、机器人、工业配套、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主题展,展出面积5万平米,参展企业600家。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众多新技术、新产品是本届展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位于西博城14号馆的 “ 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 ” 和15号馆的 “ 工业自动化展 ” 。

△ 工博会上能看到不少图中这样高大上的“工业机器人”

这些展主要面向企业客户,与普通消费者的距离很遥远。UP君尽量通俗点解说,这次展示出的众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目的都是帮助企业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完成更复杂的设计与生产,实现提档升级。我们常说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就是用来 “ 利其器 ” 的,而且是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来实现。

15号馆(工业自动化展)位置最前(从入口处算起)、面积最大的展位,被跨国巨头和行业标杆牢牢占据。西门子与众多数字化生态合作伙伴亮相,打造从行业应用展示到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内容,还重点展示了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如何在产品质量、排产交货、生产效率三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图尔克带来了用于物流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化传感器信息采集解决方案、基于云处理的定制化智能生产解决方案,以及用于移动装备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控制解决方案等演示设备及各类展品。倍福展示了可实现飞行运动的平面磁悬浮输送系统、换轨技术、I/O 速度可达万兆的EtherCAT G技术,以及针对物联网、云计算、和工业 4.0 应用的创新软件平台解决方案。这些展位也是人气最旺的。

△ 虽然在中国白色家电市场日渐式微,但西门子真正强大的是工业数字化全套解决方案,这方面仍是“王者”

△ 德国倍福(Beckhoff)1997年进入中国,销售额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

△ 图尔克(TURCK)也是世界级的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

△ 上海市机器人协会组团参展

位于后面几排、面积稍小一点的展位,是合资企业以及国内的高新科技企业的地盘,虽然它们的名头没有头排企业那么响亮,但各自都有 “ 独门绝技 ” 。再往后,那些一排排像 “ 格子间 ” 似的标准展位,则基本被各类代理商、经销商或者所谓的 “ 系统集成商 ” 占据,来自江浙沪粤的企业非常活跃。

在科技含量最高的15号馆,UP君没有发现一家 “ 成都造 ” 企业。
14号馆(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两家头排企业 —— 宏山激光和大族激光都是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均位于广东。位于第二排、展位面积同等大小的四川智龙激光,是正儿八经的成都本土企业,这让UP君很是惊喜。

△ 智龙激光展位

智龙激光位于新都区,成立于2020年,直接在展会上打出了“西南地区唯一一家中高端激光设备制造商”的标语,能与宏山、大族这样的企业一争高下,智龙激光还是很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的。这三家企业直接把整套激光切割机设备搬到了现场,看上去气势非凡。有趣的是,这些大型设备上都挂有 “ 喜提版 ” 横幅,浓浓的传统展销会风扑面而来。

△ 大型激光设备被直接搬到展会上

△ “喜提版”横幅看上去很接地气

在后面几排还有一家四川本土企业 —— 中久大光(占据了4个标准展位),是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简称九院八所)控股企业,坐落在中国唯一科技城 —— 四川省绵阳市,在成都设有研发中心,主要产品为高功率连续、脉冲、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用于工业加工、表面处理、3D打印、医疗、科研等。

△ 四川中久大光展位

智龙激光和中久大光,是UP君在14号馆发现的 “ 唯二 ” 成都造。
逛完两个主体展馆,UP君又来到位于16号馆的 “ 轨道交通展 ” , “ 成都造 ” 在这个馆大放异彩,终于扳回一局。

△ 中车四方、成都轨道集团、中车成都共同打造的智慧型全自动行车实验平台

进门左侧是占据了整个16号馆1/6面积的中国中车,直接把 “ 新型时速160公里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 ” 和 “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 ” 的实体车厢放在了展场。其中前者由成都中车长客公司本地研发制造,采用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应用障碍物主动检测、5G车地通讯网络、以太网列车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最新科技,具有智能、绿色、安全、舒适等特点,将成为 “ 成都市崭新的城市名片 ” 。

△ 全自动智慧市域列车以三星堆文化“黄金面具”作为外观设计理念,这两天在本地媒体频频露面

△ 高速磁浮列车的外形非常科幻

“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 ” 则是真正的 “ 大国重器 ” ,由中车四方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着国际一流领先水平。UP君在现场还打探到,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有可能在合肥至上海率先落地,四川等地也正在积极开展可行性研究!

△ 现场还展示了“下一代地铁”(上)、“氢燃料有轨电车”(下)等新品模型

16号馆还集合了成都交控、铁山集团、运达科技、唐源电气等成都本土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没有中车那样的 “ 巨无霸 ” 体量,但是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都掌握了关键技术,拥有完整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是典型的“专精特新”企业,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 依托成都庞大的轨交市场和西南交大强大的研发实力,本土涌现出众多“小而强”的轨交产业企业

当然,阿尔斯通、罗克韦尔、GE、ABB、庞巴迪这样的轨交国际巨头也都到齐了。中国的轨交市场实在太庞大,这些巨头都争着抢着想挤进来分一杯羹,哪怕是以合资面貌出现、展位面积和位置低调点也没关系。
进门右侧的头排展位属于新筑股份,总部位于新津,成立于2001年,是省、市轨道交通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本次工博会上亮相了 “ 时速160公里的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 ” ,值得单独说一说。

△ 内嵌式磁浮列车车头,没有驾驶室,全自动控制

UP君很好奇,磁浮列车不都是 “ 速度为王 ” 吗?为什么新筑股份的磁浮系统如此特别?现场正好有到试验线的免费体验机会,UP君毫不犹豫地蹭了一个名额,全程来回花了3个小时。

△ 图中红框处即是内嵌式磁浮列车,共有三节车厢

新筑股份在新津总部建了一条长3.6公里的模拟商业运营试验线,线上的磁浮列车总共有三节车厢,完全自动控制,没有驾驶员。据厂方介绍,这套系统 “ 可节约建设和运营维保成本,可在冰雪雷电等恶劣天气下运营,在最高速度、加速能力、爬坡能力、转弯半径等指标上有比较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市域市郊、旅游等轨道交通需求。 ”

△ 因为是试验线,车厢内只安装了极少的座椅

短暂的试乘过程体验了爬坡和弯道两种路况,UP君感觉车体有倾斜,但是没有太大的颠簸感,整体还是较为平稳的,唯一明显的就是噪音有点大。或许在真正投入商业运营后,才能得到完整真实的体验吧。
在工业自动化、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轨道交通三大展馆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11号馆——四川工业馆。这个馆的内容相当庞杂,有东方电气这样的老牌央企,有川开电气这样的四川优秀民企(总部位于成都),有现代商用这样的合资企业,有中国移动、联通这样的电信服务商,还有南充、遂宁、内江、眉山、攀枝花五地工业组团亮相。UP君甚至在现场还发现了一家服装企业和一家纺织品企业 ……

△ 四川工业馆部分展位,一家服装企业出现在这里实在有些“违和”

11号馆的人气明显要低于其他几个馆,UP君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成都工博会要单设一个 “ 四川馆 ” ,难道说四川的工业企业还不能和其他国内外力量同台竞技吗?
首届成都工博会的主题很明确 —— 工业引领,赋能产业新发展,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14、15号馆才是 “ 主菜 ” 、16、11号馆应是配菜,展示的意味更大些。比如,虽然中国中车占据了整个工博会最大的展位面积,但是没有哪家工业企业会“喜提”一辆磁浮列车回去吧?企业客户更看重的,是14、15号馆里那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到底能为自家工厂降低多少成本、提升多少效率。
因此,在 “ 主菜 ” 14、15号馆内UP君只发现了两家 “ 成都造 ” (不完全统计,有可能看漏),这实在令人相当尴尬。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 “ 压舱石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则是引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进化的必由之路。早在2011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首提工业4.0,此后“第四次工业革命”理念风靡全球,中国也在2015年提出了 “ ” 战略。成都也正在坚定不移地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 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千方百计强链补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 。
目前的差距还有点大,但是只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相信在未来的 “ 工博会 ” 上,就一定能看到更多的 “ 成都造 ” ,到了那时,种种尴尬也会化为胜利者的微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