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真的很好用!
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病科科主任魏玮教授
辛开苦降法,属于“和法”范畴,是临床常见的中医学治法之一。
魏玮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首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脾胃病科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从医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伤寒论》中泻心汤,是辛开苦降配伍法的代表方剂,理法方药各方面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今天小师妹就将魏玮教授临床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经验和验案分享如下。
花几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文章,了解一下魏玮教授临床经验,带着问题听课,事半功倍哦~
脾与胃气机升降的根本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吴医汇讲·辨脾胃升降》中记载:“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都会引起脾胃病。
魏玮教授认为,脾与胃一脏一腑,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升腾精微。
胃主降浊,下降糟粕,两者一升一降,协同完成摄纳水谷精微以供养机体的任务。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气,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转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他强调谷气上升的作用,认为不少疾病是由于脾胃的升清降浊机能失常所致,
提出“谷气上升,春夏行令,故其人寿。谷气下流,收藏行令,故其人夭。”认为五脏发病是由于升降浮沉的失常,治疗方法为调节脾胃升降。
胃为腑属阳,主受纳、腐熟而降浊,喜滋润而恶刚燥;
脾为脏属阴,主运化而升清,喜燥而恶湿。脾胃同居中焦,通达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说明脾升胃降,运转枢机,对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
魏教授指出:辛开苦降法首创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是以辛温祛寒药与苦寒清热药两种截然不同性味药物配伍使用,从而达到辛以散结、苦以降气目的的治疗方法,又称寒热并用法。
辛开苦降同时具有寒热并调的含义,其理论基础是脏腑寒热错杂理论。
魏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时常用《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方组: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黄连 大枣
甘草
方解:
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因此半夏既能化痰,又能消痞散结,因此为君药。
半夏泻心汤为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干姜易为生姜。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以和阴;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清泻里热以和阳。
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调补,和脾胃,补中气,以复中焦升降功能。
病案
半夏泻心汤联合其它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患者,女,76岁,2011年4月11日初诊。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餐后2~3小时中上腹隐痛、烧心,自服“香砂养胃丸、保和丸”可缓解。
近2年症状逐渐加重,服用上述药物不能缓解,腹痛喜温喜按,纳谷不香,口干不欲饮,
大便成形,每日2~3次,兼见形体消瘦,心烦易怒,双目干涩。
患者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属脾虚寒证,烧心。
辅助检查:
2月前胃镜检示: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病理: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轻度异型增生,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虚寒证
舌象:舌苔中部黄腻,脉沉弦。
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方药:芍药甘草汤为主方。
二诊2011年4月18日患者药后胃脘部疼痛程度减轻,
仍有口眼干涩,舌脉同前。仍以芍药甘草汤主之。
三诊2011年5月6日患者胃脘部疼痛及烧心反酸缓解,
口干好转,眼干偶作,纳眠可,二便调。
舌象:舌质暗苔薄白微腻,脉沉弦。
方药:半夏泻心汤为主方
清半夏 黄 芩
黄 连 干 姜
炒白芍 炙甘草
醋延胡索 郁 金
沙 参 丹 参
白 术 厚 朴
鸡内金
继进40余剂后诸证缓解停药。
四诊:患者诉1月前外感风寒,门诊以桂枝汤加味12剂治疗后表证已解。
近日饮食不节致胃脘部痞满不适复发,胃脘部喜温喜按,嗳气频作,
口酸苦而干,不欲饮水,双目干涩,偶有耳鸣,大便成形,每日一二行,纳眠尚可。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沉。
方用:生姜泻心汤
服药14剂后,胃脘不适缓解,以上方稍作加减,继服16剂后好转停药。
患者停药四月后复查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轻度慢性胃炎,伴淋巴细胞聚集。
按语:患者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属脾虚寒证,烧心,
舌苔中部黄腻为湿热内蕴之征,故辨其为久病寒热错杂,
脾寒胃热之胃脘痛,治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另外患者初诊时主诉疼痛加重,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暂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方缓急止痛。
后三诊时观其脉证,知其标症已解,故可辛开苦降,平调寒热固其根本。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四诊时患者此次发病为外感方解,又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气机升降不利。《伤寒论》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患者胃脘痞满不适、嗳气、口中酸苦等症与原文记载相符,
虽无明显“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等水气征象,亦可予生姜泻心汤和胃降逆消痞。
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半夏泻心汤
患者,女,76岁,主因“便秘20余年,大便未解7天。于2016年12月29日入院。
现症见大便7天未行,腹胀,得温胀减,有排气、口干不苦、
喜热饮,无反酸烧心,无腹痛,无心慌胸闷,寐差、
夜尿频,2~3次/夜。近半年体重无明显变化。
舌象: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中医诊断:肠结。
辨证:脾虚血瘀,津亏肠燥。
中药治法:辛开苦降、益气生津、疏肝解郁。
方药:
清半夏 干 姜
黄 芩 黄 连
太子参 枳 实
厚 朴 黄 芪
玫瑰花 合欢花
火麻仁 苦杏仁
炒酸枣仁 大 枣
生姜
6剂,水煎服,2次/天
二诊:2017年1月5日,患者诉大便2天前已行,便质干、呈香肠状、表面凹凸、量少,
腹部胀满较前减轻,无头晕、头痛,无心悸、胸闷。
舌象:舌红、苔薄黄,脉沉细。
原方基础上加黄芪、郁李仁。
三诊:2017年1月12日,患者诉近日大便2~3天一行,质可、表面光滑,无排便困难,无腹痛腹胀
舌象:舌红、苔微黄,脉沉细。
原方基础上增加黄芪,合欢花、玫瑰花的克数。
四诊:2017年1月19日,患者诉近日大便1天一行,质可,嘱患者继续口服原方6剂,后未再复诊。
按语:此患者间断便秘20余年,素体脾虚胃弱、升降失常、气机滞涩,故见脘腹痞满,大便干结。
日久则肝气郁结,失眠多梦,结合舌脉属寒热错杂之便秘,治疗予半夏泻心汤加减。
方中半夏、干姜辛温开散,黄芩、黄连苦寒沉降,
四药相合,辛开苦降,恢复中焦气机升降。配以枳实、厚朴加强行气消滞之功。
重用生黄芪,得气而津液得生;
玫瑰花、合欢花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火麻仁、苦杏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炒枣仁养心安神。
全方合用,共奏辛开苦降、健脾疏肝、解郁安神之功。
魏教授认为,用仲景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之法,恢复中焦脾土枢纽功能,升清输布、降浊通窍,便秘自可缓解。
全方合用,消痞散结,胃肠升降得复,大便得通。
同时注意调畅情志,生活作息规律,身心并治是提高本病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看完魏玮教授的临床治疗经验及验案,你还想学习更多关于魏教授的临床经验吗?你有哪些疑问想亲自请教魏玮教授?
今晚20:00,魏玮教授将亲临直播间
为您讲授: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从半夏泻心汤谈起
来华医世界私塾班——
魏玮教授
5月19-20日,晚20:00点,将亲临直播间。
连续2天,重磅开讲——
《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从半夏泻心汤谈起》
好课不容错过!记得要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