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几千年,为何本土猪越来越少
中国本土猪品种一共有90种,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品种的数量则有42种,但却已有横泾猪、虹桥猪、潘郎猪、雅阳猪、北港猪、福州黑猪、平潭黑猪、河西猪等八个猪种灭绝,濒危种数24、濒临灭绝种数5,前景十分不乐观。
中国驯化家猪的历史非常久远,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即开始畜养猪只。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家猪遗骨,是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距今约九千年前的贾湖遗址,而其他地区也分别独立驯化各地野猪成家猪,因此中国家猪的出现就宛如中国文明一样,是满天星斗式的多元起源。而待古人驯化猪只的技术愈来愈纯熟时,养猪业也随之日愈发达。
例如《诗经‧公刘》提及“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描述的正是周人豢养家猪的情景。还有“豮”这个字,代表的就是阉割过的猪,此字的出现象征古人已能利用阉猪的生长率快、长肉多的特性扩大产能。《易经》中还有卦名曰“豮矢之牙,吉”,正是形容阉猪的性情温和,不会如正常公猪般撕咬争斗,因此为吉。这显示,养猪业的兴盛不仅满足了古人的口腹,也滋养着文学与思想的进展,成为先贤们寓以深意的对象。
到了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更多养猪的窍门。比方不宜将猪母与猪崽圈养在同一处,因为“子母同圈,喜相聚不食,则死伤”;还有猪只饲养环境也得讲究:“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处不厌秽,泥污得避暑。亦须小厂,以避雨雪”,这对今日某些想节省成本、拚命让猪只挤在狭仄字段中的养猪户来说,仍不失为重要的饲养参考。
中国养猪业在1949年后受益于科技、医药的进展与官方鼓励,有了远迈于前代的成长,尤其在毛泽东于1959年得知河北王谦寺人民公社(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王谦寺镇)通过养猪解决了贫困问题后,便给内部发表了《关于发展养猪业的一封信》,号召“除少数禁猪的少数民族以外,全国都应当仿照河北省吴桥县王谦寺人民公社的方法办理……全国都应大办而特办。要把此事看得同粮食同等重要”,使得养猪业一时之间达到高峰。
不过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养猪业虽然仍很旺盛,但与具有先进育种和饲育技术的欧美国家相比,劣势便很明显。根据统计,1980年代中期时,中国家猪的出栏率仅有77.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每头存栏猪的产肉量才54公斤,饲料转化率3.5以上,瘦肉率55%,与先进养猪国家难以竞争,既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亦无出口优势。
由于外来猪种瘦肉比例高、出栏速度更快,需要耗费更多饲料与时间养成的本土猪种遂逐渐遭市场淘汰,导致许多昔日常见的古老品系竟走向濒危境地,如在1970年代种猪数量高达七万多头的四川雅南猪,如今居然只剩二百余头,比大熊猫数量更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