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学习感悟

 内针感悟

  • 有关于“立信”

刚开始学内针的时候,看到“工在针外,实则是德在针外”不是很理解。觉得理法方针弄明白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那么强调做人?

在实践中发现,平日的品行、德行确实重要。比如,我的专业和背景没有任何与医学相关,只是个中医初学者。别人凭什么信任我,让我扎针。就是因为我平日里就是一个学习专注认真的人,做事靠谱,值得信任。所以,即使他们不了解中医,他们基于对我这个人的信任,而相信我的方法肯定有效,才会让我扎。毕竟,扎针和艾灸不同,还是会觉得会痛,比艾灸更难以接受。(当然这并不绝对,有些患者可能就是排斥和恐惧)。

你平常的道德品性和学习做事的方式方法就已经在给你积累“信”的资本,对你自己“立信”,同时别人也在对你“立信”。所以功夫确实在针外,平时一言一行,都是为了内针、为了心法在做准备。

  •  有关于“证”

刚开始学习时,理解的证很浅,比如患者自诉咳嗽有痰,腰痛等,觉得这些才是证。碰到患者说汗多、失眠,就无从下手。

在实践中,其实探查很重要。因为有的患者“君火明”,讲得清楚证在哪,有的人根本讲不清楚,只是笼统的说很难受。那么你得自己去探查,比如摸一摸身上是不是哪个不问温度过热过冷?在触碰的过程中,引导患者确切的表述,都会帮助你把证弄的更明白。

另外,望闻问也还是要的,比如患者的脸色、饮食、睡眠,包括生活习惯、特殊的情绪都要有所感知和了解。

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病因、病治,从而判断哪个经络下手。

因为证实际上是病症、病因、病治的三者合一。

酸麻胀痛痒热寒是证,二便饮食呼吸睡眠也是证。证有定位的证,确定方案相对简单清晰;那么不能定位的证,比如一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没有特殊症状的,必须求助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不做充分的了解,你怎么知犯何逆?怎么辩证治疗?

  • 有关于“导引”

内针的讲究“感”和“导引”,但是碰到不跟着你导引去感受和体会的人怎么办呢?是不是这样的患者内针就没有用?

我在实践中碰到的情况是如果是痛症或者急症,比如腰痛、胃痛,通常进针后就有反馈,如果是慢性病,比如糖尿病足,你导引他也说不清呀。另外,女性通常可以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证和改善;男性对证和导引不敏感,或者说描述不清。

我的处理办法是症状明显的、感受明确的,就“一针一导引”。如果是慢性病,患者说不清的,你还是要引导他去感受,但是他当时是否能描述清楚不重要。不要影响你自己的“立信”,因为随着治疗,总会有变化,或者一天或者几天,患者就会发现改变,自己表述给你。

等到变化发生,患者也会对你有“信”,这时候配合度更好,从而实现“医患的和合”。

  • 有关于针灸方案的确定

如果患者只有一个证,那么针灸方案就按照内针各论中提到的方案去执行。

如果患者有几个证,那么一定要分个轻重缓急,否则思路会乱,方案也不明确。扎针还是每次要就少不就多。

比如,患者有糖尿病足、高血压、结肠炎等很多慢性病。症状包含多汗、失眠、大小便异常。就选择证最明显的,或者患者最急切的诉求,一个个来。

这样首先,一个症状的改善,会帮助你们之间建立默契,帮助“立信”。其次,由于五行相生相克的影响,一行的改善,就会推动整个身体的改善。实践中也是,你对应着他的糖尿病足去做的方案和扎针,结果他的失眠、多汗、夜尿都得到了改善。(后面我会做具体的案例分享)

  • 有关于阿是穴

阿是就是定位。六三二一的法则帮助我们确定内针方案。

但是,在实践中,你就会发现,有时候你确定的穴位,患者并不敏感。这时候我的处理方式是我会在同经,或者按照表里关系,再试探寻找患者的敏感点,最终按照患者的感受确定阿是穴。毕竟证在患者,他比你感受更深。

我的理解,你只是在引导他去发现问题、调中解决,他是主人,你只是引导者。这样操作完全符合内针的总则“阴阳倒换求”,并且我在实践中效果更好。

  • 有关于扎针的时间

扎针就是扎“时空”,时是时间,空是定位。定位解决了,时间如何确定?

内针没有要求,我是会根据经络24小时的流注来确定扎针时间的。

比如,我的患者主诉是胸闷,我就会选择心包经运行的19:00-21:00扎针,期待在主导经络运行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

  • 给初学者的建议

  1. 好好看书,内针教材和讲义反复多次的看,结合实践,一定每次都有更深的感悟。如果能够整理成笔记最好,能够帮助你加深理解、整理思路。

  2. 五行图和经络子午流注的图要记住。这是中医的哲学基础,帮助辩证。

  3. 经络的走向和重点穴位,尤其是内针重点的36个穴位要记住,并且能够准确定位。

  4. 反复练习。找机会实践,及时总结;看别人的案例和分享,加深体会,反复熟悉。

  5. 在自己身上练手,一是准确定位,二是练习扎针技巧。如何在患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针送进去,需要反复的练习。患者不是小白鼠,你自己才是。

      我学习内针已经有二个多月的时间了,还只是一个初学者。但是得到很多,包括思维格局上、行为方式上,以及对中医、对针的了解和调整病症上,非常感恩这样的机缘!以上是我这一段时间实践后的感悟,也许很浅薄,但是很真诚!以后会分享相关的病例。

(0)

相关推荐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5针,2针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 5年,右膝后方紧绷不适,太阳经气中焦.下焦不利,取左手太阳经小海.后溪,先后针1针,一针一导引,2针即缓解.黄帝内针,走出疾病,走出穴位,处处从阴阳感通与经络三焦同气入手,针 ...

  • 声乐学习感悟14

    [感悟] 老师们都说:打开喉咙,降低喉位,提高共鸣点. 我深知这一点,但就是做不好,唱歌的时候喉咙紧张,声音发闷,位置低,很是苦恼. 今天一整天,都在寻找那个正确的状态和感觉.下班步行回家,就在等红灯 ...

  • 声乐学习感悟分享

    [分享] 一.麻辣校长语录 1.气息把控不好,容易造成音准的"落掉"或者"冒掉". 2.气息吸进来以后,要流动起来,但不可以放纵它,要控制好,既要拉得住,还要放 ...

  • 声乐学习感悟12

    [今日校长直播收获与感悟] 1.开唱时,先漏点气,顺便就把声音带出去了. 2.有些同学吸气很饱满,但气息僵持在腹部,唱歌还是喉咙发力.原因是:气息没有流动起来,声音没有搭上气息,没有做到贯通. 3.& ...

  • 声乐学习感悟11

    [分享] 1.麻辣校长说:唱歌时,每句歌词的第一个字的处理很重要,咬住音头,挡好气息. 2.校长提到:体验声带对抗的感觉,这个提法很新颖. 3.我有一个体验,练习哼鸣时,有意识地把鼻翼撑开,声音和力量 ...

  • 声乐学习感悟10

    [课程精华分享与感悟] 1.保持吸气状态的同时,注意气息的流动性.尤其唱到高音时,气息更要流动起来, 2.把每个字唱到鼻子前面,淡化吸气的干扰,换气是轻松和迅速的,吸气绝不可以耸肩. 3.位置不能掉下 ...

  • 声乐学习感悟9

    [今日收获.感想]以及 [给"淡然花"同学的建议] 1.声音可以追求极致,但是抬软腭不能追求极致.应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一味地高抬,势必造成僵硬,没有了换气空间. 2.注意体验& ...

  • 声乐学习感悟8

    [分享] 1.飞扬老师提到:歌唱采用弱唱的方式,那么我们只有用气息歌唱才能实现弱唱. 2.练习哼鸣时,力量往腰腹部转移,声音挂住眉心. 3.柠檬老师提到:为了缓解喉部压力,用大拇指托住上牙.那么,在真 ...

  • 声乐学习感悟7

    [分享] 1."上松下紧"指的是:高位置共鸣是松的,腰腹部位是紧的. 2 .打"嘟"时,下嘴唇的位置类似"地包天".唇部是被动的,是被气息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