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外公二三事

小学前我一直随爷爷生活在山西大同。老人家那矮小的个头,干练的性格,睿智的思维谈吐,处事的精明,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让我铭记在心。而深深镌刻在脑子里,至今仍然十分清晰的,却是与他小住三次的姥爷。难以割舍的那些回忆,一幕幕闪现出来,就像发生在昨天。

我的姥爷生于民国初年,当时国家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他的父亲在山西广灵县,是个颇有名望的秀才郎中,十里八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大家提起张大夫,每每交口称赞。他治疗面瘫、小儿遗尿等症,可谓妙手回春!老人家盼子心切,还未等姥爷呱呱坠地,"敏"字的称谓已戴在头上。我的太姥爷不愧是文化人,“敏”有智慧的象征,这是他对后代的殷殷希望。

姥爷的童年、少年是在竹板和皮鞭下度过的。他后来跟妈妈讲,太姥爷为了让郎中的这个铁饭碗能得以传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姥爷身上。从六岁起,姥爷每天早五晚九必须按时背医书,有时背汤头背串了行,就是一板子,犯困打盹随手就是鞭子伺候。正是在这种近乎苛厉的严加管教下,姥爷逐渐悟出了医学的一点门道,学会了一些皮毛,渐渐地他能尝试着给人看个小病了。针灸治疗是他的强项,但在那个动荡年代,没有条件进行深钻,因此到老也没有悟出医学的精华,只能算个半拉子医生。

我记忆中的姥爷十分严厉,他膛红的脸,说起话来眯着眼睛摇头晃脑,时不时地用手捋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他很爱干净,非常讲究着装,上衣第一个纽扣总是系的紧紧的。每当有人上门求医,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一面小镜子照一照脸,然后用最少十分钟的时间仔细地洗脸、洗手,再用右手捋一捋胡须,这举动已经成了固定模式。临行前换上他平日不舍得穿的对襟白洋布褂,圆口自纳厚底布鞋,还不忘带上一块干净的手帕。背起那个已然破旧,却是真皮的棕色小药箱走出家门。

小时候在姥爷家里,我曾见过他给病人治病。他眯着双眼,手轻轻搭在病人脉搏上,静静沉思,反复斟酌,然后边在纸上写着画着,边询问着每一个细节。那认真的态度透着一丝自信,一丝神秘。

姥爷偶尔也带我上街,每次出门他都喜欢背着手,目不斜视,边走边哼唱着山西北路梆子。他最拿手的是晋剧巜蝴蝶杯》中王宝钏的唱段,每每哼唱起来姥爷都全身心投入。他用变换的真假嗓把那婉转的拖腔演绎得非常到位!唱到兴处,姥爷慷慨激昂地道白“百两银子岂能买到我薛平贵的傲气!”

受孔夫子思想影响姥爷很讲究礼仪,他尊重包括晚辈的任何人。每隔一月姥爷收到我父母的汇款时,他都用毛笔正楷回复。开头冠以贤婿,爱女之称,落款还要用规范格式,写上“知名不具”。记得一次回山西广灵,父亲和母亲商量,想将所带的百十斤粮票留一些到爷爷家用。言谈中发生了口角,被姥爷听到了,他冲过来当着我们的面挥手打了妈妈一耳光,弄得父亲下不了台。可见夫唱妇随、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他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他喜欢我的父亲超过了任何人。记得姨夫的内痔在当地县医院做的手术不成功,一年多了总是疼痛流血不止。正好父亲在广灵,在各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他操起手术刀就在姥爷家里給姨夫做了手术且一次成功。姥爷逢人便夸女婿的医术高明。听说二外孙学了中医,他毫不吝啬的把太姥爷留给他的几十本清末线装古医书送给了他。

姥爷给我的印象有仁慈,也有严厉近乎无情的一面。家乡的黄米俗称黍子,那是做黄糕的稀缺物,生长在高寒地带,产量很低。一次在姥爷家,午饭正是黄米面粘糕。弟弟吃得津津有味,而我却不喜欢吃,偷偷地把年糕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喂鸡。小鸡们为得到美食抢夺着,因糕太粘,有的小鸡被卡住,就像没头的苍蝇,跳着脚晃着脑袋绕圈打转发出咯、咯的求救声。我乐的合不拢嘴。姥爷闻声从屋内冲出来,手执一根木棍儿边跑边喊,“你个讨吃鬼!看我不敲断你的腿!”我边躲闪着,边继续扔着粘糕喂鸡。他气喘嘘嘘紧追不舍,看实在追不上了,转头冲我母亲撒气,斥责她宠坏了我。

姥爷家的规矩是不吃晚饭,告诉我们中医学的理论晚上肠蠕动慢,人处静止状态吃了也不消化。妈妈心疼我们,每晚偷偷给我们冲碗淀粉,里面放一点儿红糖充饥。谁知就是这点儿享受后来也被姥爷发现了,他把淀粉藏了起来,为此事我没少流泪。长大后渐渐懂了,在那个以人定量的年代,姥爷也是没法子,才用他那套所谓的中医理论糊弄我们。

姥爷经常给我们讲抗日时期的故事。有一年日寇扫荡清乡,放了几炮街上顿成火海,乡亲们躲在隐蔽处不敢出来。晚上姥姥因内急出来,看到街上有人在痛苦地呻吟,原来飞落的炮弹皮,击中了他的腿部。姥姥大喊:“同志们来了!’’她在提示胆小的姥爷出来给伤者上些药。姥爷在夸姥姥的时候,脸上泛着红光,边捋着山羊胡子边神气地说“这就是你们的姥姥”!

姥爷有时讲的段子也很有哲理性。比如"墙上画马不中骑,再好吃的萝卜,也不如一个大鸭梨"。"什么都是钱买的"!“棍子底下出孝子"等等,已成他经典语录。

妈妈小的时候没少挨他的暴打,以致于十五岁就偷偷报名参了军,成为一名人民志愿军战士,并且把毕生都献给了医疗事业。每当这时我看得出姥爷从心里透着乐,好似一切都出自于他的严教之下。

抗战后期,姥爷被阎锡山的部队抓了丁,在晋察冀周边转了一年。后来不堪忍受艰苦和他生性胆小,便偷偷地跑了回来。解放后却成了一个污点,时不时被叫到大队部交代。因是被抓的壮丁且无参加任何战事,再加提及我母亲从小参加革命,又有老同学担保顺利过关,免去政治追责。

老人家去世四十多年了,那生动的一幕幕,那眯着的弯弯笑眼,那涨红的脸庞,那颤动的山羊胡子,好似就在眼前令人难忘。更让我深刻记住的是他的人格,尊严和节操。

作者简介:范亚非,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从事散文创作多年。

燕鼎文化公众号2019年2月推送文章

排行榜
依据文章推发后七天的阅读量,取前三名

第一名      李博宏      那片绚烂的晚霞            2621

第二名     李尚森   乡村里住着一位特殊公民    1246

第三名      范亚非        旅欧纪实                   1181

燕鼎文化编辑部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联系电话:13111688191 刘剑新

13501001691 陈玉泉

投稿邮箱:ydwhtg@163.com

请您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燕鼎文化”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茶言闲语 || 一两重的真诚

    ● 中小学全科[教学资料:合集]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经典电影1000部(合辑) 今 ...

  • 两毛钱的故事 - 拷贝

    这两天姥姥住在我们家,晚上我们吃完饭围坐在炕上,听她老人家讲述以前的故事,其中有一件让我最为深刻. 妈妈他们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大姨上学学校催了好多次让交两毛钱的学费,可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来,心想:能 ...

  • 天上星河转,人间幕帘垂。转眼又到年底,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到年底 就不由得会想到过年 想到团圆 想到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 2000年2月4日,是己卯年最后一天--除夕.吃年夜饭,妈妈端起酒杯对我说:"老儿子,咱们干杯!我也跨进了21世纪,这辈子没白 ...

  • 姥姥于2021.3.27仙逝

    (图为年前最后一次在姥姥家拍摄的照片,图中小姨在做饭,姥爷在烧火,二姥爷在聊天) 中午,爸妈打来电话,告知我一个噩耗:姥姥于今早与世长辞! 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虽然没有像老妈一样抽 ...

  • 太姥姥的悲情人生

    那天一进家门,母亲便告诉我:"你太姥姥殁了!"我心里顿时一沉,那位世纪老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我仿佛看到一棵枯木,再也经不起岁月的风霜刀剑,猝然倒地,寂然无声.而它的枝丫却碰触到 ...

  • 赵丁黎 | 我眼中的孝义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赵丁黎 各位老师们好,很荣幸大家陪我一起来感受我家乡的变化,我的家乡在山西孝义,中国二十四孝其中有个故事就发生在孝义.给大家几个提示,请你猜一猜,到 ...

  • 我的姥姥姥爷

    本文作者:王佳鑫 方二小,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当地的古稀之人以及中年人都听说过.多年前,谁家盖房翻修,那里都有我姥爷和他搭档梁星的身影.兢兢业业,技术过硬,盖得一手好房.由此,人们口中的"好老 ...

  • 我的童年(17):忆父亲二三事

    人就是这样,当爱情.亲情.友情在眼前的时候,并不十分珍惜,日常生活的琐碎.平淡甚至是矛盾.烦恼,淹没了这一切.只有当这些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追悔莫及. 父亲离开我们20年了,但我感觉父亲从未远走.父 ...

  • 临窗漫笔/忍忆童年二三事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在这里跟你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吟哦娱笔,抒怀述志,点情碰心...... 笔者微语 我大妈在世时含辛茹苦了一生,喝了一辈子的汤汤水水,穿了一辈子的补 ...

  • 五台人忆 | 劳动二三事

     作者简介:张柱章,五台东雷人. 劳动二三事 文/张柱章 1968年7月,我告别学习生涯,回到了家乡,正式从学校走向社会,到10月参加工作,仅仅在村劳动了不足3个月.就是在这近3个月的劳动中,有几件 ...

  • 赵氏好家风:忆慈母二三事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赵",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赵氏宗亲"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世界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亲交流.让我们携手 ...

  • 签约作家:大海《知靑二三事之忆、憾、思》外一组

    作者简介 大海,<星火文苑文学平台>连任两届签约作家.蔚蓝色的是深沉的思想,惊涛骇浪是情怀的鲜活,用蓝色的文字美丽鲜活,用激情的文笔鲜活思想. 今日荐赏 知靑二三事之    忆 · 憾 · ...

  • 高淮生:斯人已乘黄鹤去 缘来如电又如风——忆胡文彬先生二三事

    2011年9月28日,赴京参加"<红楼梦>程甲本刊行220周年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在曹雪芹纪念馆举办,我提交的论文即<<红楼梦>序文研究>. ...

  • 又到广东,忆起阳江二三事

    出差到广东惠州,虽然距离阳江还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但是,那种"黏黏糊糊"的感觉是一样的.清晨走在街道上散步,看着与阳江东平镇差不多样式的房子,一样的着装,不由得想起在阳江项目生活和工 ...

  • 左东岭:忆相洲教授二三事

    我与相洲在1995年7月一起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工作.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我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他的专业是唐代文学,我的专业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尽管研究领域并不一样,但却一起进入了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 ...

  • 余忆童稚时 | 六一二三事

    余忆童稚时 | 六一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