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儒的三重境界:“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

佛道儒的三重境界:“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三重境界,豁然开朗!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
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一些“人生境界”说,其中三个最著名的,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最高境界对照参悟。
跟儒家学拿得起
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什么是“拿得起”?
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怎样才能拿得起?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跟佛家学放得下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
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
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时,心思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
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时,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下的心境。
只是还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
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
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
跟道家学想得开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什么是“想得开”?
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如何才能想得开?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

(0)

相关推荐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作为龙的传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儒.释(佛).道 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平分秋色之中又可三教合一. 学习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qu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通往佛缘寺的路/双井铺

    通往大众山佛缘寺的路有两条.一条从桃花新村拾阶而上.穿过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山居民小区.七拐八弯约四百左右台阶,入佛缘寺大雄宝殿前山门.另一条从环城路进入魏源公园铜像广场,开车直达佛缘寺后停车 ...

  • 大道至简—儒释道的三大境界

    三句话,九个字,就阐明了儒.释.道的最高境界.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的人生最高境界说.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境界对照参悟. ...

  • 也说儒释道

    中国文化的三大本源是儒释道,其中释(佛教)是外来文化,儒和道都是中国本土文化. 若水绘<谁解慈悲意> 这三大文化本源不仅影响中国几千年,也影响着全世界.据有关资料,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 ...

  • 茶去儒、释、道三教

    茶作为一种饮品,儒.释.道三家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是佛家把茶广泛推向社会,是道家最早以茶自娱,而把茶演变为文化的原自儒家. 三家又各自从茶的品饮中求道悟理,获得精神寄托. 儒家从茶道中发现伦常.道 ...

  •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三重境界,豁然开朗!

    许菱子 - 高山流水.mp33:30 来自古韵国学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并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对此蒙牛老总牛根生说得很精彩,他说:儒 ...

  • 《活着》中三句话,写透人生三重境界,看懂才算没白活

    学会珍惜当下,方能不负此生. 作者:洞见·许朝暮 听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已经体会过命运得无常,就一定要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位叫福贵 ...

  • 书法欣赏的三重境界

                   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亦非"玄学"之术.笔者以为,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 ...

  • 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认、敢于面对、敢于担...

    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认.敢于面对.敢于担当.人生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 课题研究的三重境界

    真正接触教育科研的时间并不长,但我是把志趣同平日工作联结起来,也真正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研究,投入感情很多,发现了一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认为课题研究应有三重境界,不知你 ...

  • 中国书画的三重境界:技、境、道,你到了哪重?

    艺术之道,让人生更美! -- 艺术道 -- 碣石调幽兰 管平湖 - 中国音乐大全 古琴卷 卷一 中国书画的三重境界:技.境.道,你到了哪重? 中国书画的欣赏者与艺术的创作者一样,有三重境界:其一是&q ...

  • 从《山河令》看爱情的三重境界:天涯浪客,唯君与吾足矣

    从《山河令》看爱情的三重境界:天涯浪客,唯君与吾足矣

  • ​中欧基金周应波:不断进化的科技先锋,投资的三重境界

    过去的两年,A股好戏不断,5G.芯片.消费.医药.新能源,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波成长行情中,能炒的几乎都炒了一遍,直到大家发现,各类优质资产,大多已经贵的无法下手,开始转向煤炭.钢铁-- 观察今年的基 ...

  • 制度与责任融合发展的三重境界

    作者简介 张贤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制度是人类生存所寓于的规范,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构成.相互促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呈现出三个层次的关系.首先,制度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