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年:别让小区健身器材成为孩子们的梦魇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近日,34岁的王先生再次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机场社区,他仍然不敢相信,16天前安装在社区操场的健身器材,竟会夺走8岁女儿梦茹(化名)的生命。“多希望这是一场梦,女儿过几天就回来了。”

花朵般的生命就是这样飘然而逝,无不让人痛心和惋惜,然而吞噬她的生命的不是天灾人祸,而是小区健身器材。据报道,导致梦茹身亡的是一台太极推揉器。梦茹双腿夹在推揉器的钢管支撑上,斜挂在中间的立柱上。小区健身器材本来是为小区业主提供健身服务的,然而成了孩子们的梦魇,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那么究竟谁是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小区健身器材本无原罪,而家长的监护失守,小区健身器材管理的缺失,才是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近年来小区等公共健身器材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酿成不少悲剧令人痛心。不少小区等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不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反而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伤人的法器,大伤人心。

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如今小区以及城市公共健身器材等公共实施管理的产权问题,一直是稀里糊涂的责任模糊。有人建无人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公共实施的管理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清,责任始终处于无从“寄托”的状态,这实际上是公共安全无意识,对公益性的健身器材责任缺失,管理乏力。本来,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等公共实施,应该是谁建谁负责,谁管理。然而如今现实窘境是有人建,无人管,无不暴露出明显的“公共草地悲剧”。

可如今小区等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没有人负责安全管理,有些公共健身器材已年久失修,成了“无娘的孩子”。“缺胳膊少腿”现象较为普遍。大多处于“有人玩、无人管、隐患多”的尴尬境地。有的公共场所的健身器已经锈迹斑斑,有的螺丝已松动,还有些应该带手柄的健身器,手柄已不知去向。除了有的健身器材“超期服役”之外,大多健身器材的使用无人负责管理,且健身器材坏了也无人问津无人维修。由于公共健身器材残缺不全,不仅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健身器材伤人事故时有发生,成为一大安全隐患。

小区健身器材导致孩子死亡悲剧,岂止是家庭监护责任缺失的悲剧,而是社会安全管理的悲剧。正是在这种责任模糊的产权下,城市公共实施始终处于“三不管”的模糊无序状态,什么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变得扑朔迷离,公众的高度危险就在身边,一伸手,一抬腿随时都会步入“魔鬼效应”的天灾人祸。小区等城市公共健身器材等公共实施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拷问着城市安全管理的细节。而责任模糊产权的公共实施,就像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给公众带来灭顶之灾。

防止健身器材置人于死地的悲剧再度发生,当务之急,是尽快明晰公共实施的所有产权的归属,并细化到具体的责任人。让有限的管理,从城市公共实施安全细节开始。对付“模糊”的最好办法,就是明晰公共实施安全管理的法定责任,让一个透明程序接受公众的监督,让一个无缝的法律来严格城市公共实施的安全管理。这也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简介

左崇年,男,安徽庐江人,记者职称,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1976年入伍。历任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庐江分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庐江县《潜川报》编辑部主任等职。系全国诸多报刊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通讯、新闻、言论、杂文万篇。多次获得报告文学、新闻、言论征文一、二、三等奖。笔名丛莲、莲子。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