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贵州盘县 汪德旭
摘要: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怎么建设班级文化呢,本文从班级文化的内含、班级文化的载体、班级文化的习得、班级文化的延伸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供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班级 文化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风、班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班主任抓班级管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对班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茁壮成长意义重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就可能育出什么样的学生。下面我结合自己班级管理的经验从班级文化的内含、班级文化的载体、班级文化的习得、班级文化的延伸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望能在众多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中再为大家贡献一点智慧。
一、班级文化的内含
什么是班级文化呢?它的内含是什么?这得先了解一下文化的概念。对于文化概念的解说有很多。我们取一个简单的,文化就是忘掉一切知识和技能之后的,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修养。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文学艺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从文化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就是一种修养,它通过外在的形象和行为表现出来。所以人们能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看出他的文化。要注意的是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
根据文化的概念来看,班级文化就应该是一个班级所有个体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含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例如整洁、文明、主动、好学、探索、团结、勤奋、坚强、爱国等等。
二、班级文化的载体
文化虽然是一种内在的素养,但要通过外在的表现才能表达出来。反转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影响主体外在行为的载体进行人为的干预,从而让主体习得内在的素养。
1、班级文化第一大载体是环境。环境育人的典范古代有孟母三迁,现代有大师梁启超9个子女都成专家的家教神话(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考古学家,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经济学家,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今天有众多名校。作为班级文化的环境应该包括班级卫生环境、班级物品环境、班级学习环境、班级声音环境。
班级卫生环境包括教室卫生、清洁区卫生、个人卫生,卫生要求洁字当先。
班级物品环境包括班级和个人的物品,要求是整齐、干净,增一物则多, 减一物则少。够用(该有的都有),适用(不该有的没有),好用(陈列出来的都是能用的,好用的,没有毛病的,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爱用(陈列出来的都是美观的,舒适的,赏心悦目的)。
班级学习环境包括图书角、宣传物、兴趣小组,要求书香(有吸引力,“见书起意”),物灵(有感召力),组活(兴趣小组充满活力)。
班级声音环境包括课上的声音和课后的声音,教师的声音和学生的声音。课上的声音,例如教师声音过大,特别是使用扩音器,音量过大,让人难受;学生讨论中音量过大,相互干扰。课后,学生要文明交流,控制大喊大叫,影响他人正常活动。这些都要管理,形成素养。最好是学校课间能统一播放一些舒适的音乐。
2、班级文化第二载体是行为。班级行为包括课堂行为、课间行为、课后行为。课堂行为从学生层面来讲主要有:倾听、思索、讨论、回答、记录、运算、展演、板书、演讲……(要求为学习效果负责);课间行为主要的有:交流、准备、微运动、运动……(要求为身心健康负责);课后行为主要的有:清洁、作业、小组活动、常规行为等(要求为班级荣誉负责)。
3、班级文化第三载体是制度。班级制度的制定主要考虑几个方面。制度的形式应该多样化,生活化。例如标语、歌曲、诗歌、口号、榜样……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形式。制度的目换应该是匡扶正义,激发正能量,加持正能量。制度的内容应该简洁、精准、做得到、易检测,忌长、空、繁、难。制度的语言要生动、有趣、简短、易记,少用“不准”、“禁止”之类的命令式词语,多一些生动的描述。
4、班级文化第四载体是传统。这里的传统是班级的传统,如:上一界班级的荣誉、上一界班级的班规、上一界班级的班歌、上一界班级留下的故事、上一界班级涌现的明星等等。作为班主任,最好是把这些收集整理出来,学校最好是每年能编印一本《班级的脚步》,把这些美丽的成长故事载入学校史册,也作为激励后来者的珍贵教材。
班级文化的载体还有不少,在此就介绍这几种自认为重要的供大家参考。
三、班级文化的习得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个体的修养,必须要通过训练才能养成。文化,我们把这个词拆开,文,主要指导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规范、文学艺术等等记录人类发展的材料;化,则应该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文”的影响从而在行为、思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这个“化”大致可以分为认同、信奉、内化三个阶段。班级文化的形成也须要创造生活化的班级活动,让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的期望,在班级活动中逐渐养成教育者期望的内在修养。
训练,包括了训和练。“训”重在确立目标,明确规矩,其手段多与奖惩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多奖少惩。“练”重在于执行标准,重复标准,手段多与示范、榜样结合在一起。训练的结果是养成习惯,一种行为要养成习惯,按心理学的说法,一般要重复21次。这个21次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一个小时内完成不间断地重复,而应该理解成21个周期。在这21个周期里要按时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里要强调一下的是,训练的成果还与受训者的态度、资质、性别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积极主动,资质聪明,适合的性别可能进步就会快些,效果就会突出些,反之,则相反。要想提高训练水平,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及时反馈,多奖少惩。人们对游戏乐此不疲,就是这个原因。
班级文化的习得还要依赖一系列的班级活动来落实。班级活动应该做到“四有”:有计划、有方案、有准备、有效果。根据班级文化建设总目标,做出规划,每个学期或学年应该有阶段计划,这个阶段要做哪些活动,什么时间,什么人负责,地点在哪里,预期的效果,验收的标准、安全隐患有哪些、应对策略是什么等等都最好用表格呈现出来。做出整体规划和阶段计划,我们的班级活动体系就明确了。具体到某一个活动,则要有具体的方案。只有撰写相应的活动方案,活动的思路才会清晰,准备才会充分,可能影响活动效果的细节才会充分突显出来,其中的安全隐患也才有充分的避开策略和应对措施。通过这些准备,活动的预期效果和验收指标也就凸显出来了。活动结束,要及时根据验收指标进行检测和总结,达不到预期效果,要采取补救措施,确保目标的达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除了班级活动,还应该设计一些公益活动(校园公益活动,社区公益活动)。通过做公益活动来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胸怀。做公益活动要注意“三要”:要旗帜鲜明、要担当大义、要升华正能量。人们常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特别是做公益事业,一定要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学生在活动中才有底气。要担当大义,做公益不是炫耀要秉持公心;做公益不是为小集体,而是为民族大义,人间正道;做公益有时会受误解和嘲讽,但为了道义,要敢于担当,特别是在正义瘦得可怜的时候。做完活动要引导学生升华正能量,跟上一系列的作文、影展(手机拍摄的可做成幻灯片展示)和朗诵。
四、班级文化的延伸
班级文化不应该自我孤立起来,要主动与校园文化、家园文化、社会文化结合起来。带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带领学生理解校园文化,带领学生践行校园文化,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其他班级的文化。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我反省。大局观念,是非观念,虚怀若谷的胸怀本身就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忌在班上搞小集体主义,自绝于学校大集体,孤芳自赏,高高在上,老虎屁股摸不得,甚至带起班级与学校管理部门作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心胸狭窄,在工作群体中也常常会拉小集体来对抗大局,难成大器。
班级文化建设还应该与家庭结合起来,只有家庭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形成合力,班级文化建设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请优秀家长讲讲优秀者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艰辛,让学生回家孝顺长辈,向贫困家庭献爱心等等。从而把班级文化与家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让班级文化有效地向家庭延伸。
班级文化还要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除了集体做公益,还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们的困难,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现在力量还不足,那就把力量集中到学习上,将来用学识和能力来报效祖国。这样的班级文化才是上档次的班级文化。这样的班级文化才能激发出学生强大的正能量和上进心。
我们经常评“三好学生”, “三好学生”的标准从地域来讲要学校好、家庭好、社会好,从内容来讲要品德好、身体好、学习好。这里的身体好,强调爱惜身体,身心健康,热爱锻炼。
以上是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由于水平限,加上近期多年没有担任班级管理工作,所讲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方法不一定实用,仅作参考。同时也期望同志们分享更好的经验。
作者简介:汪德旭,贵州省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科研处主任,贵州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兼职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心理咨询师,曾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县科研型教师,多次任优质课评委,送教下乡多次。联系QQ号:107099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