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乱的文】我想写他的一生(二十五)
他的童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结束了。一至四年级是在村里的小学度过的,五、六年级则是在乡里的小学度过的。一洼池塘,几间窑洞,琅琅书声,冬去春来,岁月往复。对于他来说,那是一段自然生长式的成长史。直到去乡里小学上学,才算真正有了读书的意识。但两年很快就过去了,正是在阳光洒在柳叶上泛光的季节里,以一张毕业照的拍摄结束了他的小学时光,这令他无限感怀!
怀念是一面,期待又是另一面。他马上就是一名初中生,就要在每天都会路过的几座二层小楼上开始自己的初中时代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他想应当值得为此而兴奋。他像其他的父亲,是从初中肄业回家放羊,转而学了木匠。他不想重蹈父亲的路,在学历上,他要超过父亲。这就是他在那一刻的“雄心壮志”。他甚至做过很多设想,自己要上高中,还要上大学······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大概,那时候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关于远方的梦吧!
从小学到初中的这个假期是漫长的,他依旧牵着牛,带着书,穿梭在村子的每一条路上,每一处沟渠······等待是最煎熬的事情,他细数着开学的日子,就要到了。也没有特别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是和读小学是一样,他们称之为“跑校”,也叫“走读”,每天往返大概是十里的路程,小学与中学相隔不远,因此,路程相差无几。只是费用要比小学贵不少,父母亲早就筹措准备着,不至于影响他的学业,这是他们最朴素的希望。
他所在的乡镇中学在最鼎盛繁荣之时,在校学生可达一千余人。因而,开学的的时候可谓是盛况空前,学生以及家长,赶着牛车、骡车,从各个村落像潮水一般的涌过来,比乡镇的集市还要热闹。他不用寄宿学校,因而手续要少得多,只要缴纳学杂费和课本费,然后入册登记就可以了。又见到之前小学里的同学,一个暑假没见,再见时免不了寒暄,大部分升入本地的中学,又是同学,还有一部分进入了县城的初中,便很难再见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遇见的,分别的,就如同潮来潮去一般。看着不少的陌生面孔,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又熟悉起来,然后又是一场分别与遇见。他突然多了一些感慨,自己的小学时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初中这样热闹的开始,还是掩饰了他的些许伤感,还是期待着新的课堂,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自己。时间的流动,不舍昼夜,但人们会在某一个节点给予它新与旧的区分。
在接下来的一个周内,他们没有正式分班,而是将他们在小学一个班的暂定为一班,首先熟悉环境与课本。与小学相比,多了一门英语课,授课的是一位刚毕业的女老师,在我们离校的几年之后,这位女老师因为不治之症而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小女儿嗷嗷待哺。这位女老师实际上只给他上过一周的课,但是他总是记得老师初次登上讲台时的羞涩,而在他的心中,老师永远都是那个形象,一位羞涩的少女,很朴实。
一周之后,学校组织了一次考试,然后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分班,他被编入新的班级。他的中学时代,严格意义上是他的初中生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他的班级在二层楼最拐角处,那里曾经有着他们的琅琅书声,悠远而又深长,在岁月的深处摇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