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取法乎上”
读书是教师的生存必需,更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可是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未见有多大的长进。这是为什么呢?陶继新老师在他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指出,问题的关键是读书走向。他主张“取法乎上”。
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如果阅读高品位的作品的话,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中”;如果在“中”的层面阅读的话,我们得到的只是“下”。我们很多的老师,或者说当今不少中国人,所读的书是在“中”或者“下”的层面的。我们现在报刊、图书、网络等文化知识信息载体林林总总,斑斓多彩,自然也就有了上下之别、优劣之分。但往往因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我们很多时候不会取舍或不知取舍,便随意取来,结果就出现了“取法乎中”甚至是“取法乎下”的阅读现象。“近墨者黑”,如果阅读的是三流“下”品,不仅不会提高,而且还会对你既有的文化系统产生负面作用。如果我们直奔上层的话,就会向大师汲取智慧与思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就能够以一当十,一天的所得,抵得上十天甚至更多天的阅读。这种高效率的的阅读就是“取法乎上”的阅读,只有它才能真正拓宽你生命的维度。
所以,陶老师主张“取法乎上”地读书。那么,什么是“上”呢?他认为,“上”就是古今中外经典。什么是经典呢?就是经由时间的流逝,大浪淘沙,仍然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
中国经典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为我们“取法乎上”的阅读提供了特别好的资源和载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很多教育思想,经历了2500年之后,依然辉光不减。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用语,也是用了《论语》中的五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用论语中的五句话作为接纳世界各方朋友的迎宾用语,正彰显了孔子思想的魅力。而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当然是《论语》。《论语》不但昭示着儒家的思想,还是一部教育经典。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等,过时了吗?没有。它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陶老师建议老师们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背诵《论语》。陶老师49岁时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通过背诵,他对以前很多并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开始清晰地叠印在他的脑海里。陶老师说,背诵几乎改变了他的人生,不单单是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升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步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这就是化,什么叫作“文化”?就是以文化人。特别是经典文化之“化”,更会产生神奇功效。所以,中国经典该“诵”“读”结合。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来说,背诵经典,就是在为一生的文化成长奠基。
值得背诵的经典还有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一部《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它和儒家的思想咱辉映,成为中国经典文化的特殊景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言高旨远,“道法自然”堪称人生的最高境界。德国的老黑格尔就特别佩服老子。我们如果能把《道德经》背诵下来,就会走进“众妙之门”。
陶继新老师还主张老师们学学佛学,特别是《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作品。这不是迷信。它们是哲学,博大精深。苏东坡之所以在最得意的时候和最失意的时候,都能够保持一种乐而忘怀的精神,就是得了儒、释、道三家之精妙。
是不是只看中国古代的经典呢?当然不是。比如说《鲁迅全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傅佩荣的《心灵导师》等也称得上经典。
二、外国经典——广博多览
我们要培养有国际情怀的孩子,能适应未来挑战的国际人,那么就要学会瞭望世界。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世界呢?阅读外国的经典作品当然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莎士比亚是世界级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中的每一句话都是诗意流淌,他把高层次的文化审美体验贯穿其中,真是美不胜收。所以陶继新老师主张大家读《莎士比亚全集》。另有列夫托尔斯泰这个世界大文豪,他的《战争与和平》中所写的生活场景、战争场景等,或大气磅礴,或如小溪流水一样自然流泻,甚至他的议论都具有特殊的魅力。一段、几段,一页、几页,读起来就像一个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在向你诉说思想,向你进行审美描述。
陶老师还提到日本作家写的书《水知道答案》、《右脑革命》都堪称经典,值得阅读。
读书之要,除了“取法乎上”之外,还要“功夫在诗外”,就是要读教育之外的书。如果只读教育的书,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会在这个教育怪圈里面转不出来。从更大的范畴讲,教育只是文化的一个分支,只要把教育之外的经典了解了,再看教育,就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因为你会站在一个更高的文化视点上来看教育了,这就是文化的穿透力。这样的话,我们看教育、看人生,甚至自我反观就大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