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公费旅游的日子,每天都不曾辜负。
1
说起来有些尴尬,中国写史第一人,航海第一人,都是身残志坚的典范。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因为耿直,站出来为朋友说话,被愤怒的汉武帝处以“宫刑”。
而郑和,却是从小净身,伺候主子。
他可能从来没有想到,历史要赋予自己那么大的使命。
四品太监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几千年封闭社会的一朵奇葩。
在囚徒看来,他的七次远航,与徐霞客的数次远游,本质类似。
不同的是经费来源。
相比之下,郑和更像是公费旅游。
他用自己的眼睛,引领着内敛得有些变态的中华帝国。
我们只有实名羡慕。
2
郑和的祖先原本是中亚贵族,在元朝初年迁到了中国,后来定居于云南,取汉姓“马”,与穆罕默德的“穆”字谐音。
郑和原名马和或马三保,这么呆萌的名字怎么来的呢?
因为他爸爹生了好几个娃,而马和排行第三,小名就叫马三保。
如果人生是场牌局,那马三保的起手牌堪称“烂到家”。
首先是他的色目人身份,这身份在蒙元时代还是有优势的。
众所周知,元朝政府将其治下的百姓划分为四个等级: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再次是汉人,地位最低下的是南人。
可这血统身份,到了明朝就尴尬了。
其次是他有个“坑娃”的爹——马哈只,马哈只不但是个色目人,而且还是蒙元的死忠粉。
马哈只,并不一定是郑和父亲的真实姓名,“哈只”在阿拉伯语中是伊斯兰朝圣者的意思,顾名思义,马哈只就是姓马的朝圣者,这名字有点类似沙和尚、孙行者,更像个绰号,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名讳。至于郑和父亲真正的名字,到现在还是个谜。
十四世纪后半页,眼瞅蒙元在全国范围内被打得落花流水,驻守在云南昆阳的马哈只,却宁死不降,而他遇到的对手是傅友德、蓝玉、沐英那样的战神。
在朱元璋的小弟面前,马哈只没有创造奇迹。昆明失守,他也战死沙场,年仅39岁(享年与岳飞和李自成一样)。
马哈只战死,一了百了,可是他的家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年仅10岁的小儿子马和因为年龄小,算是逃过死劫,活罪却不能免。
他被大将蓝玉强制净身,送入燕王朱棣府第。
可怜的小马和,国破家亡、饱受凌辱,这就好比斗地主抓起一把烂到家的小牌,连个顺子都没有。
如此童年,不堪回首。
3
只不过,在无边的黑夜中,有人会陷入人生的永夜,但还有些人却能看到光亮,通过拼搏获得重生。
而马和,就是后者。
在燕王府,虽然身份低微,马和却获得了难得的成长机会。正是在燕王府,他学得了一身的文韬武略。
甚至他异于常人的天文、航海知识,大概率也是在此期间学会的。
如果剧本就此发展下去,马和注定成为一个有学识的高级太监,为主子的生活起居而奔命。
但历史偷偷改了剧本,因为他的主子要逆天改命。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一场战争。历时四年,最后燕王朱棣获胜,成为后来的明成祖,建文帝则下落不明。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靖难之役最后的胜利者虽然是燕王,可在战争的初期,朱棣是被吊打的一方,建文帝的50万大军一路推进到北京城附近,燕王势力岌岌可危。
转机发生在京郊的郑村坝,燕王趁着白河结冰,率兵奇袭,一举击溃了李景隆的大军。
燕王朱棣,从此翻盘。
也正是在这一战中,马和表现优秀,深得燕王赞许。
为了纪念这一场意义非凡的大战,同时也为了表彰马和,不久朱棣亲自为马和赐姓“郑”。
郑和,一个亮瞎人的眼睛的名字,就此诞生!
4
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
立下战功的郑和成为京城最为炙手可热的太监。
有一次,朱棣想祭祀自己的乳母冯氏,因为工作忙,就委托郑和代办。
这种信任,也是很令人眼红了。
第二年,郑和新增加了一个别名——郑三宝。
因为在这一年,他皈依了佛家菩萨戒,法名“福吉祥”。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郑和既然皈依佛教,故称“三宝太监”,意为“信奉佛教的太监”。
无仗可打的年代,总得寻思搞点事情。
公元1405年,不知为何,明成祖朱棣突然心血来潮,要派人下西洋。
下西洋的真实动机,至今无从考证。
据传,有人在西洋做生意时,看到一个家伙,长得特别像朱棣的侄子建文帝,这让得位不正的老朱如坐针毡。
野史中,捉拿建文帝成了朱棣下西洋的重要目的。
《明史·郑和传》也透露有关信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也就是说,出海的目的,一是找人,二是宣传(大明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帝国)。
而且中华帝国的造船术和航海术,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之前的宋、元就很重视,突破了很多卡脖子的核心技术)。
既然有目标,有条件,那还想什么?
启航!
5
下西洋的带头人,朱棣首先想到的人选,就是“三宝”郑和。
他亲自召见郑和,语重心长地说,“国家有新任务给你。”
郑和刚站起来,马上下跪表态,“微臣万死不辞!”
郑和入选,有四大原因。
一是,朱棣欣赏郑和,觉得他虽然是个太监,却是一个心思缜密又很有理想的太监。
二是,罕见的信任,毕竟郑和曾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是“自己人”。
三是,郑和虽然是个內侍,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据记载,郑和的帅气来自遗传,他的父亲马哈只“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从外形看,足可代表大明。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郑和打过仗,是武装太监,能保证一路平安。
毕竟当时的世界并不太平,很多地方,只要有条船,人们就想当海盗,因为职业性价比超高。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十五日(公历7月11日),郑和率领27800多人,分乘208艘木制帆船(后面6次也是这种规模),由太仓刘家港出发,驶向大海。
航行目标——未知,前方只有一片汪洋!
以今天的地理知识,我们知道郑和行走的航线,主要是太平洋和印度洋。
第一次出海,郑和就遇到糟心事:大明船队到达爪哇岛的时候,适逢内战——东爪哇和西爪哇争当老大。
郑和属下一百多号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登上爪哇岛,被西爪哇俘获杀光,可谓出师不利。
经过冷静分析,郑和认为这是一场误杀,马上派人前去谈判,最后这场风波和平化解。
这次事件,充分展示了郑和同志的临危不乱和指挥若定。
6
当时没有空运补给,一切只能靠自己。
为了搞好后勤,船队在船上养了不少牲畜家禽,种下不少蔬菜生姜。一看就是做好了长期出海甚至不再回来的打算。
最惶恐的是,航行的前方,有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
船队经过三佛齐旧港时,当地有个地头蛇——海盗陈祖义,仗着天高皇帝远,自己手里有兵有船,在南洋一带横行霸道。
陈祖义很狡猾,看郑和的船队比自己更强,便使出自己的终极大招:投降。
表面屈服,暗地里陈祖义却策动船队发动袭击。
只是他的小伎俩,被见多识广的郑和一眼识破,大明船队万箭齐发,狠锤海盗军团。
陈祖义全军覆没,本人也成了俘虏。
对付真正的敌人,郑和从不手软,首次下南洋,郑和就一举KO横行多年的海盗团伙,大明船队打出了赫赫国威。
人间多不平,这样“管闲事”的机会,还有很多很多。
接着跳出来的敌人,是锡兰山国(即今斯里兰卡)。
7
公元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这次远航远超南洋,穿过越南、马来西亚,到达了印度等地,航行中,遇到了表面非常佛系的锡兰山国领导人(这个国家非常崇信佛教)。
由于信仰上的共同点,还没上岸,郑和就先入为主地对锡兰山国抱有好感和期待。
见到国王亚烈苦奈儿,郑和就后悔了,觉得不是一类人。
而亚烈苦奈儿的五万大军早就暗中出发,想截断郑和的归路。
千钧一发之际,军事家郑和发表了战前演说——
“这帮小子的注意力,全都在我们船队身上,那他们的老家,肯定空虚。”
“各位兄弟不要慌张,这就跟我上,直接端他老巢!”
似乎神兵天降,郑和与2000多士兵直奔锡兰山国皇宫。
郑和真是料事如神,空虚的王城一攻即破,亚烈苦奈儿和家属全都被生擒活捉,不得召回军队,向明军投降。
此战后,整个东南亚都知道了郑和的名字。
随后,郑和在苏门答腊岛击败并生擒了阴谋截杀大明船队的苏干剌。
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令人赞叹。
很多船员和士兵说,皇上指派郑和做总船长,实在是太英明了。
一路升级打怪,一路收服人心。
后来,人们更习惯叫郑和“伏波将军”,即真正征服大海,给一方平安的人。
8
作为海军先行者,除暴安良只是郑和的诸多成绩之一。
其实,他的主要手段是文宣。
其船队所到之处,首先要“开读赏赐”——宣读大明皇帝的敕谕,主要是传播和平外交的理念。
当然,郑和一路上撒了不少礼物,主要有丝绸、瓷器、药材、工艺品、金属器物等。
这在当时的野蛮国际社会,是非常难得的。
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次”。
那一次郑和跑得最远——他从海路抵达东非,甚至可能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因为当后来达伽马第一次抵达时,当地人就告诉他:中国人的舰队来过好几次了。
因为这次航行,中国人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神兽——东非的麻林国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带来了吉祥物长颈鹿,这种长脖子的神奇物种,曾长期被中国人认为是“麒麟”。
这只是广交天下朋友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明成祖在位的22年中,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
最多的一次,十几个国家的朝贡使团同时来华,出现了“诸番臣充斥于廷”的盛况。
郑和无愧于“船上的外交部长”。
9
使节穿梭之时,最大的功臣郑和仍然奋战在外交一线。
公元1430年,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这一次航行的时间最长。
3年后,郑和在返航过程中去世,地点是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
在无尽的时间,无边的世界里,个体很容易被忽视。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这是人类的精神痛苦之源。
我们要感谢郑和,将这个世界前所未有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活得更立体。
传奇!壮哉!三宝太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