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一首宋诗《柳桥晚眺》,这么妙的好诗,若是错过了实在可惜

一些喜欢诗词的人也易喜欢柳,一些喜欢诗意生活的人也易喜欢桥。当桥附近有柳,这更吸引喜欢诗词的人,因为桥柳画面意境感足。
这里分享陆游的宋诗《柳桥晚眺》。诗题交代了一个事件,诗人傍晚时分站在柳桥上带着欣赏的目光看远处的自然风景。接下来请品《柳桥晚眺》原诗。
柳桥晚眺
宋代: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第一句“小浦闻鱼跃”。诗人就站在桥上,稍微低头就能看到水面,不仅可以看到水波粼粼的画面,诗人还意外地瞧见一幕不易看到的鱼跃画面。
有些人时常会去水边看风景、散步和遛狗,很少有人足够幸运可以碰巧看到水面上有鱼跳出。陆游显然挺幸运,站在本来就挺诗意的柳桥上幸运地看到罕见的鱼跃风采。
这也算是一份日常生活里的小惊喜哟。
第二句“横林待鹤归”。诗人站在桥上,他的视野应该就局限在水域及其两侧,沿岸的树林会在水平方向上与目光平行;那么,水域两侧的树林便是朝远方横向延伸。
陆游诗意地遐想着这些横向延伸的树林正在等待白鹤飞回。“待”说明白鹤尚未飞回陆游眼前那片树林,鹤归是陆游想象出来的诗意画面。
无论是写诗还是品诗都特别考验想象力。一个人若想象力不足,既写不好诗也品不好诗。
第三句“闲云不成雨”。前两句不管是写鱼跃还是写鹤归,这都属于低空风景。云意象瞬间将人的思绪从低空跳跃到高空。
“闲云”之所以闲,不是因为云闲,而是因为陆游用悠闲的审美目光欣赏天上云。陆游若闲,云便闲。闲人赏云,云亦闲。
“不成云”说明陆游看到无雨的云时浮想到下雨的景象,这类联想也可以算是想象力在发挥作用。
第四句“故傍碧山飞”。闲云环绕碧山飘浮变化着的景象被陆游精巧地诗意化了。一个“傍”字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云朵环绕碧山的景象,一个“飞”字让环绕碧山的闲云显得更加飘逸灵动。
诗中有一个细节应该多关注强调一下,“归”和“飞”这两个句末字眼表明《柳桥晚眺》也遵循了诗词的句末押韵规律。
总而言之,陆游的宋诗《柳桥晚眺》描绘了鱼跃云飞、闲云野鹤的诗意景象。即使不知陆游借助这番景象想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志向,我们依旧可以想象以及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令人称赞:这诗如画!

一起相约宋词

诗友喜欢本文可以分享和在下方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