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内涵解析:文化之死的隐忧,未来无望的悲凉

自问世以来,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解读。本文从孔乙己的姓名、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对未来的担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阐释。正所谓经典常读常新。《孔乙己》自发表后,文坛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解读与争议,我也不揣冒昧说说我的一己之见。

姓名的焦虑

先说孔乙己的名字。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这名字原来并非真名,而是一个绰号。

取绰号者不明,读者也纳闷,这只是描红本上的一个词而已,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指涉。作品主要人物的名字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那么,鲁迅借此想要表达什么呢?

有人考证出孔乙己这个人物原型,版本有二:一说这是鲁迅早年对绍兴东昌坊口住着的一位名叫“孟夫子”的人观察所得;二说是脱胎于鲁迅乡下的“亦然”先生。亦然先生本也是读书人,潦倒不识俗务,于家于国无望,被娘子逼得上街卖油条,但亦然先生卖油条有两大特点,首先是长衫打死也不肯脱下,二是不肯也不敢大声叫卖,而是跟在小贩后头,人家在前大声吆喝“卖油条喽”,他在后面嗫嚅一声“亦然”。

如果“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的话,由孟而孔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是“亦然”先生的话,读书人身份加上迂酸性格,上推至孔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鲁迅是综合了这两个原型而创作孔乙己形象的。

文化之死的隐忧

在《孔乙己》中,旧制度的牺牲品与拥护者都存在。但不能简单地把这部小说就划入前面所说的几种情况当中去,因为它表现得更为深切。

首先,在文本当中,确实展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孔乙己丧失了立身立言的基础,知识分子空有知识却连生活都无法维持,也让人看到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用店小二与短衣帮的眼光是“好喝懒做”,虚荣,放不下身段。

其次,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变异。丁举人与孔乙己同属知识分子阵线,只是科举得势而已,然而却对同为知识分子的孔乙己从精神(写服辩)到肉体(打折了腿)进行凌辱。

读者不禁要追问:丁举人难道只代表个体吗?对于丁举人,先生所关心的重点并非全如一些评论家所批评的那样,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是刽子手。诚然,这些看法都不错。但是,先生关心更多的是丁举人人格的扭曲与裂变。毕竟他与不得志的孔乙己一道是文化的传承者。有他这样的传承者,则我们的国学、我们的文化将何以堪?

鲁迅爱国学,因为他本身就是国学大师。他从小在三味书屋读书,通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把文字、音韵、训诂全都学了,可谓正宗的国学出身。与人笔战之余,他还整理过许多古籍,水平也是非常之高。

鲁迅先生对丁举人之流的知识分子的这种劣性心存隐忧,同时也对民众嘲笑文化表示了极大的担忧。短衣帮对知识的嘲讽,孔乙己是领教过的,于是转向店小二,但受风气影响的店小二拒绝了对文化的深入学习。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得势的知识分子人格扭曲、凶猛残暴,如丁举人;有志于传承文化的知识分子死于群众之手,如孔乙己;而作为极需要文化的民众却嘲笑、拒绝文化,如店小二、短衣帮。这样,小说的指涉无疑超越了对旧制度的批判云云,它上升到对道统不传、文明灭绝之忧的高度了。

未来无望的悲凉

雨果曾说:“谁在说妇女、儿童,谁就在说未来。”在鲁迅的这部小说当中,我们能看到未来吗?遍览小说,似乎有儿童无妇女。对女性,作品只是做了隐性书写,用孔乙己的长衫脏而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洗来暗示孔乙己没有妻室。这透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没有得势的知识分子生活是不可能完整的,而女性的秋波是决计不会送过去的,举国全是这种势利眼光的女性,国之未来是不言而喻的。鲁迅先生不忍捅破这一层纱窗纸。

《孔乙己》当中,处于儿童阶段的有做店小二的“我”与分吃孔乙己茴香豆的邻家孩子们。教育创造未来,儿童的教育又如何呢?“我”是十二岁来咸亨酒店当伙计,“我”的人生第一课是森严的等级制度,“我”不够机灵服侍不了长衫主顾,于是做酒保;第二课是弄虚作假,酒里羼水;第三课是人际关系重要,荐头面子大,“我”羼水不力却保全了工作。这是一个十二岁的儿童所接受的教育。

更大的教育还在后面,“我”见到了如何冷漠嘲笑,如何泯灭人的尊严,如何侮辱斯文……二十年的时光变迁,“我”淡漠地叙述着孔乙己之死,没有同情,也没有因未曾学会“茴”的四种写法而遗憾,当然,“我”依然是小二,没有如孔乙己所寄望的那样成为掌柜。在“我”所处的这种教育环境下,一墙之隔的邻家儿童的教育可想而知。

许广平曾说,鲁迅先生想的是暗的,说的是亮的。鲁迅自言,是为了听将令,给中国增添亮色。但是整个《孔乙己》读下来,却是彻骨之寒。料想作为独醒者的先生,面对四壁黑暗,“荷戟独彷徨”,心中之悲痛实实是“吟罢低眉无写处”。孔乙己是寂寞的。先生,您也是寂寞的。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