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诊打卡学习第六课:肝脏反射区
足诊
以足诊病,主要通过对足部外表的观察、对足部反射区的触摸按压等方法,由表及里,测知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理信息。以足诊病包括望足诊病、触足诊病。
以足诊病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从而使治疗和保健更有针对性。以足诊病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发现CT检测不出来的功能性疾病, 可以弥补B超只能做形态诊断的不足,但是以足诊病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对那些现代设备难以诊断的功能性疾病进行辅助性诊断,说明哪种功能状态失调,而并不能具体说明是什么性质的疾病。比如,在胆区发现阳性体征,只能指出胆囊有病,而不能说明是胆囊炎还是胆道结石。因此,我们在运用以足诊病时,还要根据患者的主诉、化验室检查、CT、B超或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化设备检查的结果,来确定病变的性质、病情的严重程度等。
一、望足诊病
许多疾病通过对人体双足的观察就能大致诊断出来。如足部反射区局部出现明显的凹陷,提示该反射区相对应的脏腑器官可能“缺损”或“已摘除”;足部反射区局部出现明显肿胀、隆起,可能提示该反射区对应的脏腑器官有慢性器质性病变。
◎望足诊病的顺序
将被按摩者的双足竖起,放在按摩者的正前方,按照双足反射区按摩的顺序从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足背反射区,从足趾看到足跟,先看一只足再看另一只足,之后进行双足对比。通过观察双足皮肤的颜色、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的丰满程度、 皮肤表面异常的赘生物、局部是否有肿胀或凹陷、趾和趾甲的形态变异、足弓是否变形或消失等异常的现象,来判断双足的哪些反射区有异常,进而判断相对应的脏腑器官有无病理变化。
◎全足望诊要点
足部反射区局部出现明显的凹陷,提示该反射区相对应的脏腑器官可能“缺损”或“已摘除”,如子宫切除术后,该脏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明显的凹陷,局部组织松软。
足部反射区局部出现明显肿胀、隆起,可能提示该反射区相对应的脏腑器官患有慢性器质性病变。比如,在患者双足的膀胱反射区见到明显的局部肿胀,说明该患者可能患有前列腺增生、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膀胱炎等病变。
足趾部皮肤的水肿,提示该患者可能患有肾脏、心脏及循环系统的疾病,或患内分泌功能失调而致盆腔充血。足部内外跟的损伤及淤血,与盆腔和髋关节的病变有关。
◎足趾部望诊
足拇趾的皮肤呈暗紫色时,可能提示该患者脑部缺血、缺氧或可能有脑血管病变等。足拇趾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干瘪失去正常弹性,提示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甚至可能患有脑软化、脑萎缩等病变。
足部的5个足趾(左右各5个足趾),如果趾尖端部的肉球饱满圆 滑,手按压肉球部分感到柔软并富有弹性,为实型;如果趾尖端部的肉球部分不丰满而干瘪,手按压肉球部分无弹性而感坚硬,为虚型。
如右足大拇趾比左足大拇趾大,表示该人身体健康;若左足大拇趾大于右足大拇趾,表示该人身体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中,提示该人有性功能减退及易患器质注疾病。
双足不同足趾的异常现象,也是提示该人患各种癌症的先兆。比如:左大拇趾趾腹坚硬,趾腹顶端像笔尖般,第二足趾的跖趾关节不能屈曲的人,有可能患胃癌;右足大拇趾趾腹尖端坚硬、第4足趾趾根部有硬块,提示有可能患肝癌;大拇趾趾根部有硬块,足根部及足内侧弓中部有硬块,提示有可能患喉癌;第五足趾趾根部有硬块时,提示可能患乳腺癌或子宫癌(足根部有硬结)。
当然,如果足部不同部位生有硬结,可以肯定相对应的脏腑器官不正常,但是否患有癌症决不能单凭在某一部位有无硬块或硬结来判断,应参照全身其他症状,否则,就太轻率了。然而,硬结的出现可以提醒人们早注意、早检查、早治疗。
◎足弓部望诊
人体足弓的变形,甚至骨骼构造发生变化,标志着平衡力点的改变。足部不同部位支撑人体全身的重量也不同,导致足底有些反射区受压,直接影响有关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如:患扃平足的人容易产生疲劳感,脊柱各椎体容易患骨质增生症,容易患胃肠道疾病、便 秘等,容易患肩背软组织病变,肝脏、胆囊、心脏的生理功能将直接受到影响。
◎足皮肤望诊
双足皮肤的异常现象如:皲裂、趾间疣、小囊肿、角质化、鸡眼、足癣、皮肤淤血或发红等出现在反射区上,说明其相对应的脏腑器官有病理变化。双足底的皮肤干瘪皱褶,提示该人的新陈代谢障碍、胃肠功能差、内分泌失调。
通过对双足的望诊,可以获得对双足的整体印象,从而提示我们其相对应的组织器官可能发生了病理变化。但是,人体足底有些反射区上出现的异常变化,不见得都说明其相对应的组织器官有病理变化。比如:位于跖趾关节处(人体足底前脚掌部位)出现的角化层,可能是跖骨头的变异而引起的组织增生,不一定有什么特殊的病理含义。我们在对双足望诊时应予以鉴别,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