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被一凡和尚碰瓷遭辱,人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就会脏了全身
这两天郦波老师伤了肝火暴了粗口,一改都从前慢与温文尔雅的儒者风范。这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中国诗词大会上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意气风发的形象判若两人。
所以,有人批评他名气大脾气也变大,这真是人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就会脏了全身,起因就是他的这首诗:
《旅夜作书》/郦波
长夜永怀难自问,欲笺尺素赏音稀。
一身多少江湖事,明月清风弄我衣。
一凡诗词客(一凡和尚)批评他这首诗有三点:一是“签尺素”过硬,没这说法,也没有意象表达;二是“赏音稀”有凑韵之嫌;三是指出诗句抄袭过多,和尚还把每句的原创与引用算出比例。古诗喜欢化用前人诗句,但不等于抄袭。
我不过多选边站队,谈谈我的看法,其实凭心而论,这首诗应当是源起于我们熟知的杜甫《旅夜书怀》,此时此景此情触发诗人的诗兴。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显而易见,杜甫的诗自然流畅,情景交融,暗喻人生哲理与身世遭遇之感。相反,郦波老师的诗过于雕琢,有为写诗而写诗之感,没有意境与内容的寄予。
郦波最后一句“弄”字,我想这是深受古人的影响。古人喜欢用“弄”字,最出名的,当属“张三影"(张先)的千古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意境全出。与今人理解不同,今人“弄”字看作是粗糙之词,正规场合不太用。
最后,我来就事论事,估计会陷入纷争的泥潭。我看了一凡诗词客改的郦波老师的诗,还是有才情的,诗句清朗,无生涩之感。
《旅夜抒怀》/一凡和尚
长夜奈何凭自问,欲封尺素雁声稀。
推窗检点江湖事,风月满怀尘满衣。
但“推窗检点”这句改得不是很好,有点生硬,没有郦波老师那句自然。并且他自己夸口,他曾经给易中天与莫言改过诗,说这些想证明什么?
无非说明自己很牛,你郦波算什么,比你名气大的我照样好为他师。一般人的诗,我根本看不上,更不会去改。所以一凡不凡,和尚也是六根不净,贪嗔痴一个不少,浪得虚名!
再说郦波老师,定力与修养欠缺,太过意气用事。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写任何内容,肯定会有两种截然不同意见,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别人提出好的意见,大度接受何尝不可,非要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只会越抹越黑,甚至拔刀相向又有何必?
你真是太过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弄得自己灰头土脸的,又有何意义?要知道,他本就一碰瓷的,俗话说得好:光脚不怕穿鞋的,你只要一失了风度,他就赢了。再去理他,你就被下水了。
正如有网友所说:人一出名就膨胀了,被恭维和赞美包围了,很难以客观的心态看待批评意见,这是人之常情。实际上他现在是名人,当年也有默默无闻的时候。出名的人,一方面是才华,一方面是机遇,水平上未必比没出名的人高多少。
而很多人籍籍无名被埋没,未必是水平不行。陈道明说过:上山的人不要笑话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辉煌过。山上的人不要嘲笑山下的人,因为他们可能会上来。
所以,奉劝郦波老师:看客无风起浪三尺三,网络狂风暴雨若等闲。要淡定,认真你就输了!越是优秀的人就越是谦虚,盲目自负,妄自尊大,于丹就是你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