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威胁或无能狂怒?| 自恋对暴力犯攻击的影响机制

 Keywords 
自恋 (narcissism)

威胁感 (threatened egotism)

负性情绪 (negative affect)

攻击 (aggressive)

暴力犯 (violent offender)

自恋被认为与以攻击为代表的反社会行为存在密切的关联。在人格心理学领域,自恋常被分为显性自恋和隐形自恋两种类型,二者都表现出对自身的过度关注,显性自恋表现为自大、夸张,隐形自恋表现为自卑,高焦虑和不安全感。攻击也可以被分为有计划有意识的预谋性攻击,以及在面对刺激或在激怒状态时,个体丧失控制而产生的冲动性攻击。

以往大量研究考察了自恋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认知或情绪中的一个内在心理过程。少有兼顾认知、情绪的整合性研究。因此, 该研究同时考虑了情境、认知、情绪在自恋人格与攻击行为间的综合作用机制

在认知方面,自我威胁理论认为,当自恋者夸大的自我与现实或他人消极评价产生矛盾时,自我会感知到威胁感,此时自恋者会产生有明确目的和计划的预谋性攻击。

在情绪方面,自恋暴怒理论对情绪的作用及其对冲动性攻击的影响进行了补充,该理论认为在受到挑衅时,隐形自恋可以有效地引发个体包括愤怒、不信任、抑郁等在内的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反应性攻击和替代性攻击。

自恋人格在引发个体认知、情绪变化时,受到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挑衅的影响。

综上所述,自恋与攻击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威胁感和负面情绪分别从认知和情绪方面中介了自恋对攻击的影响, 挑衅则调节了自恋影响威胁感和负性情绪的过程。认知和情绪是不同的心理过程, 二者之间的关联也往往是相互, 而非单向的。因此,该研究建立并行式的多重中介而非链式中介模型(详见图1)。

图1 自恋与攻击关联的假设模型图

研究1:问卷研究
被试

来自湖南某男子监狱,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有效数据498份。

工具

显性自恋:自恋人格问卷(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roty-13);

隐形自恋:过度敏感自恋量表(Hypersensitivity Narcissistic Scale);

特质愤怒:特质愤怒量表(The Trait Anger Scale);

心理特权:心理特权问卷(Entitlement Scale);

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采用冲动-预谋攻击量表(Impulsive/Premeditated Aggression Scales)。

施测过程

为减少被试疲劳并减少共同方法偏差,测试分2批进行。研究者于2次监狱集体学习日在教室内发放问卷并在填写后当场回收。第一次施测包含显性自恋、隐形自恋问卷,第二次施测包含研究1的其他问卷。

结果

在中国暴力犯群体中证实了自恋与攻击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心理特权和特质愤怒在自恋与攻击间起中介作用,但心理特权的中介作用仅对预谋性攻击成立,对冲动性攻击不成立。隐性自恋预测两类攻击的效应量均大于显性自恋, 突显出隐性自恋的非适应性(如图2)。

图2  自恋与攻击多重中介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图

研究1证实了自恋与攻击的关联, 同时突出了隐性自恋的作用。但采取问卷法, 没有真实的情境, 很多因素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例如心理特权只能间接地体现个体感知到的威胁感, 挑衅的调节作用也没有得到验证。此外, 自恋暴怒也并不是简单的愤怒, 它是包含愤怒、悲伤等在内的复杂的负性情绪。

因此研究2采用实验法, 在挑衅条件和无挑衅条件下分别探讨显性自恋、隐性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及其机制的异同。

研究2:实验研究
被试

90名被试,其中犯故意杀人罪50人,犯故意伤害罪40人。

实验设计

2(被试类型:犯故意伤害罪、犯故意杀人罪)×2(组别:挑衅组、非挑衅组)的被试间设计。

实验材料

操纵检验:采用改编敌意归因量表测量被试对于对手的敌意认知,以此来检验挑衅的启动效果;

负性情绪: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中的负性情绪量表;

感知威胁感:感知威胁感量表,该问卷共包括4个问题, 如“游戏结果和对手的评价对我很不公平”, 采用1-7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感受到的威胁感越强。

自恋人格: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的测量工具与研究1相同。

实验程序

首先,被试填写显性自恋和隐形自恋问卷;接着,被试完成阶段1,进行挑衅的启动;之后进行操纵检验及负性情绪和感知威胁感的测量;最后进行阶段2,对攻击进行测量。

阶段1:阶段1开始前,告知被试他要与一名来自其他监区的匿名对手(伪被试)进行反应速度比赛,并向其详细阐述游戏规则。被试被随机分为挑衅组和非挑衅组。在挑衅组中,被试被告知输掉了阶段1的游戏,且“对手”会给被试较低的评分,并发送负面评价;在非挑衅组中,被试被告知赢下了阶段1游戏,“对手”会给予较高的评价,且会发送正面的评价。

阶段2:被试被告知“你与之前的对手再进行一轮游戏,在每一回合结束后,你可以给对手发送噪音”。每次对红色按键作出反应后,被试可以依次选择噪音大小和持续时间以向对手施加噪音,数字1~9代表60~100dB的噪音,0则表示不施加噪音,数字0~9表示0.5~5秒,对噪音大小和持续时间分别标准化后将标准分相加,作为攻击行为的量化指标。

结果

相比于非挑衅组,挑衅组的被试感知到更多来自对手的敌意,证明了挑衅的操纵成功。此外,挑衅组被试有更强的负性情绪和威胁感以及更多的攻击行为。

由图3可知,在挑衅条件下,显性自恋可以正向预测攻击行为;非挑衅条件下,显性自恋不能预测攻击行为。

图3 挑衅调节显性自恋与攻击关系的简单斜率图(总效应)

图4表明,挑衅调节了显性自恋对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同时调节了显性自恋→负性情绪→攻击的中介路径。在挑衅条件下,显性自恋可以预测负性情绪,且上述中介效应成立,无挑衅条件下,显性自恋无法预测负性情绪,且上述中介效应不成立。

图4 挑衅调节显性自恋与攻击关系的简单斜率图

图5表明,显性自恋对威胁感的影响不受挑衅调节,显性自恋→威胁感→攻击的中介作用路径也不受挑衅调节。在挑衅条件下,自恋可以预测威胁感,且上述中介效应成立,非挑衅条件下,自恋同样可以预测威胁感,上述中介效应依然成立。

图5 挑衅调节显性自恋与威胁感关系的简单斜率图

 结论 

(1)暴力犯的自恋可以预测攻击行为,威胁感和负性情绪在其中起多重中介作用,其中威胁感主要预测预谋性攻击,负性情绪则对与预谋性和冲动性两类攻击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2)挑衅对上述过程起调节作用,在挑衅条件下,自恋与攻击的关联更密切。

(3)隐形自恋比显性自恋更具有黑暗性,隐性自恋对预谋性攻击和冲动性攻击的预测效应量均大于显性自恋,且在无挑衅条件下也会产生攻击行为。

 启示 

在监狱管理和罪犯矫治过程中,应当使罪犯减少对自身的过度关注,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帮助他们形成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合理认知,并增强情绪管理能力以减少攻击行为。

青少年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教育及犯罪预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应引导青少年建立对挫折和批评的合理应对方式,并学会关注和理解他人,避免其形成对自己不合理的过度关注及脆弱敏感的人格特点。

参考文献:

刘宇平, 李珊珊, 何赟, 王豆豆, 杨波. (2021). 消除威胁或无能狂怒?自恋对暴力犯攻击的影响机制. 心理学报, 53(3), 244-258.

撰稿人:甄倩
栏目负责人:李莹娜
排版:苏捧
编辑:刘颖
指导老师:吴俊杰
封面图片来源:必应图库
文中图片来源:原文
应用心理学专栏精选
左吉右凶有科学依据吗?
并非所有的榜样都有相同的激励作用
手语学习小tip
如何提升伴侣依恋安全感?|情节模拟的作用
有干扰使人效率更高?|冲突水平的变化诱发冲突适应
“您幸福吗?”“我姓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