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宝庆

铁打的宝庆

          ——翼王绕城过

 罗东成

太平天国运动中,翼王石达开是个充满传奇的人物。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翼王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得益于历史上比其更赫赫有名的人物的反衬或类比。这些人物中,反衬的,有与其同时代的对手,比如曾国藩和左宗棠。

翼王的成名之战,是史称“九江湖口大捷”。

1854年底,在九江、湖口、梅家洲三处,携湘潭大捷余威而志得意满、拟毕其功于一役的曾国藩,却被年仅24岁的石达开击败。并且,是水、陆两军的一败涂地!

此战,湘军创始人、灵魂人物曾国藩,自己差点成为俘虏,被逼得欲投水自尽。

由此,石达开在太平军中的地位一路飙升。紧接着又有后来的“樟树大捷”的再度加持。

翼王简直就是一路高歌、如日中天,从此成为太平天国新政权里炙手可热的军事将领和军民心中的超级英雄。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战神级”的名将,在兵精将广的绝对优势下,却止步于宝庆府的城墙之外,不得已"绕城而过"。

从1859年5月16日到8月14日,石达开以20万精兵围困宝庆城3个月,不仅没能破城,还损兵折将。最后,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战略意图,大军转回永州东安再折向广西。

铁打的宝庆,成为石达开军事生涯中,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而作为对手,此战中,湘军实际的操盘手左宗棠,却一战成名。并借此从一名幕僚走向了前台,先声夺人地揭开了其接踵而至的“开挂的人生”序幕。

作为“宝庆之围”的主战场,如今的邵阳市,也因三面环水绝佳的筑城位置,以及完善、坚固的城防设施,还有充足的物质储备,而赢得“铁打的宝庆”之美誉。

自天京杨韦事变后,另辟道路、树旗帜而率部远征的翼王石达开,转战过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于1859年春,忽然分军入两广,并联络天地会军进袭湖南边境。

翼王亲率主力挥军直取湘南之地,进窥衡州、宝庆,以取“上游之势”,直接威胁湘军的发祥之地、后勤补给的大后方,即湘乡等湘中地区。

石达开作出这种战术安排,是采纳了陈亨容和肖发胜的谋划,以实现攻占湘中后,再向湖北、四川发展的战略目标。

也就是说,意图建立新的“敌后根据地”。

另一方面,是应杨辅清之约。

“只有攻敌上游,才能调动湘军回防。最好打到他的老巢去!”

为此,石达开部的主力,新年一过,就由郴、桂直取永州。

果然,湖南巡抚骆秉章闻知,即派总兵刘培元扼守各个要塞,并令各州县重整团练来应对。

随后,各路湘军亦纷纷回援。

这样以来,翼王“取上游之势,调动湘军,以减轻下游的压力”的战术目标似乎已经实现。

而在大军合围宝庆后,假如不是采取“围点打援”,而是一鼓作气拿下宝庆城,再分进合击。那么,谋求建立新的根据地的战略目标,也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但为何最终功亏一篑,饮恨湘中呢?

这就有必要回放一下,翼王入湘作战又败退广西的全过程了。

咸丰八年十二月(1859年1月),石达开率军攻克江西南安,随即入湘作战。连克桂阳、宜章、郴州、围永州。

永州之战,太平军失利。

4月11日,肖发胜奋战力竭投水而死后,余部随陈亨容转往道州。

石达开闻永州失利,便及时调整部署,转战祁阳、东安、新宁间,进围宝庆。

当时,入湘作战的太平军号称数十万,骡马数千,“专取偏僻小路,夜间列炬疾行,骤如风雨”。并且“志在飚忽乘虚,不肯久顿坚城之下”。所以,行军迅速,攻城掠地,一路势如破竹。同时,又得一些会党和群众参与,人多势众。

尽管于永州败北,又在祁阳受阻。没有能够实现“迳趋宝庆”的计划,致使清军得以喘息,并从容布局,从而失去了乘虚进击的机会。但却扫荡湘南,战果辉煌,士气正旺。

1859年4月,喻子和占江华、赖裕新占东安。后又诱刘长佑进广西。旋即乘间由新宁趋宝庆,并于5月7日大败刘长佑于木山后,长驱直入进军宝庆。

5月16日,傅忠信、喻子和率3万余人守于黄塘、塘田寺。

5月20日,赖裕新自全州县重返湖南,力趋宝庆。而陈亨容、萧寿璜也从全州、新宁相继到达宝庆近郊。

这个时候,入湘作战的太平军主力,在石达开亲自率领下,正与清军陈士杰、王勋、刘坤一相峙在祁阳东乡。

骤闻傅忠信等已经先后到达宝庆近郊,翼王便放弃进兵祁阳,分兵十余路,诱敌侧袭,于5月12日取得大胜后,旋即向宝庆进发。

宝庆战役,1859年5月,石达开自湖南永州府(今零陵)兵分两路,北上围攻宝庆(今邵阳市),设大营于城南澄水桥,分兵进扎城东泥湾与资江西岸神滩渡。清军水陆设防,意在坚守。

5月21日,石达开来到宝庆城外。整个战事重心,也完全转移到了宝庆。先是渡头桥之役取得打垮总兵、击毙守备的胜利。并会合陈亨容等军,计二十万之众。从南路向东西两面伸展,连营百余里。宝庆城外各村庄险隘,悉为其所有。

太平军在宝庆时一路张贴了告宝庆人民的《示谕》,把矛头指向“攘窃神器”、“流毒中华”的清朝统治者,指责他们“豹冠蟒玉,皆为市井邪狯之徒;虎噬狼吞,岂计老幼颠连之苦。”号召人民“无观烽火而逃通,无挈家屋而远徒,无闻谣言而怯怖,无恃强悍而抗违。”申言“势将迅扫妖氛,为五万众生灵吐气;澄清海宇,奠千百世中夏丕基。”这些都是符合民众需求的,因而也获得了部分老百姓的支持。

6月3日,由高桥一带再败清军周宽世军。又据城北,直达资水右岸。合围之势已成,清军饷道、文报所有的后勤补给都断绝了。据探子回报,此时宝庆城中仅有守军约3万人,大都为临时招募的新卒和部分退役的老弱湘勇。虽说城防坚固,但士卒没经过战阵,训练不足,又被围得水泄不通,外援又缺。所以,拿下此城,应该并不困难。

奇怪的是,翼王既不下令攻城,也不完全是围城打援。这样围了三个月。

据说,宝庆被围之时,县衙门贴有一告示,重金招幕会游泳能人。此能人从北门洞子下水,一直游到新邵酿溪镇,找到清军大营报告了宝庆被围一事。

6月26日,湘军刘长佑、刘坤一军至黄桥。

石达开闻知对方士卒多为新宁人,便派陈亨容往袭新宁,迫使刘坤一回救。

直到7月1日,清军刘岳昭等九营进驻城东北柳家桥时,石达开才派兵袭击相对兵力单薄的洪桥。

虽然取胜,但却发觉刘长佑绕道新化麻溪,将渡资水,竟有与刘岳昭合军之象。此时,宝庆娄底地区许多农民、船工参加了太平军。刘长佑来到冷水江(时属新化县)的麻溪渡口时,掳抢大量船只,集成浮桥,企图抢渡资水。其时适逢大雨,麻溪、沙塘一带的驾船工人及附近农民,趁刘长佑还没摆好阵势之机,协助石达开乘虚袭击。同时他们还向太平军“接济盐粮,以及进贡投税战马骡马等项。”石达开能围城3个月之久,这也是原因之一。

而此时,湖南巡抚骆秉章所调李续宜湘军十一营又渡洞庭湖,自益阳、安化援宝庆,且进军神速。在石达开应对之策未就之时,已于7月24日到达宝庆水竹,并与刘长佑协同一体。

翼王不得不挑选精锐,以赖裕新、傅忠信所部为主力,决定三日内与之决战破营。

宝庆会战,由此展开!

7月25日,石达开率先发动攻击,亲督大军进攻半边街的清营。又击刘长佑营。尽管适逢大雨,但仍反复冲杀终日,首战告捷。

次日,再攻半边街。由于李续宜援军到,旋即撤退。从而形成了赖裕新与刘岳昭的对峙局面。

清军主将李续宜发现,石达开所在的左路兵精将广,兵力雄厚,无法抗衡。而西北两路相对薄弱且地势平坦。遂决定偷袭西北,一面明令刘岳昭在半边街与太平军对峙牵制,一面暗遣刘培元偷渡资江,卷旗息鼓,从后山偷袭田家渡。

此前,太平军扎营围困宝庆城时,深筑营垒,又环垒开掘外壕,深宽都达三丈,树有竹签木桩,还架有炮位炮眼,十分周密。根本就没想到会被偷袭失营。

由于事发突然,太平军失利后,即弃营渡过浮桥东撤。

田家渡大营的失守,打乱了石达开的部署。赖裕新急率军渡江回救。

7月28日黎明,赖部进攻清营,双方引兵鏖战。忽见后方营地火起、烟焰蔽天,知被清军攻破。赖裕新便引军渡江败走。此战,翼王军伤亡过万,西、北两路阵地也全部落入湘军手中。

此时,石达开的主力集中在东路,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完全可以整军再战。但考虑到清军已经集结,并且还在增援,而自己所约好的一同入湘攻长沙的会党军,却迟迟未到。加之孤军深入,给养困难。宝庆城坚,攻城拉锯消耗战旷日持久,于己不利。况且,调动湘军回援湘中的战术目的也已基本达成。因此,石达开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改变计划,不等会战结束,重回广西。

8月13日,石达开亲督精锐2万余人,强攻贺家坳清军大营,予以严重打击,迫使湘军紧急调动。而8月14日夜,他却乘清军不备,分两路南下,经由东安再次挺入广西境内。

宝庆会战,或曰宝庆之围,就此结束。

从回放的整个入湘作战,特别是宝庆会战的脉络来看,石达开在战略执行上,确有不够坚定的地方,而战术选择也有一定失误。

这种失误,严重削弱了翼王的权威和战神形象,从声望的巅峰开始下滑。

不久之后,他的部属竟有投附陈玉成而去的。

同时,在对会党军及民众的态度上,亦有失算之处。只将其作为友军,而不是放在“统一战线”的高度,同进共退。

事实上,石达开已经退到广西了。其原来的下属何名标等,所联络的会党军,仍在按约定努力转战湘南,以期突破清军防线而进击长沙。

而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从5月16日至8月14日,这么长时间里,太平军怎么就不好好攻一次城呢?却在城外轰轰烈烈垒营、挖壕、架炮,弄得好象不是自己围别人的城,而是等着对手清兵来攻营拔寨似的。

这一点,湘军现场指挥者李续宜、谋局操盘手左宗棠和全局负责者骆秉章,三人都直言:没看懂,想不通。

这么看来,那在石达开走后,被叫得极响的“铁打的宝庆”,显得有点名不副实。

最近查阅众多资料后我才知道,这句话还有个后缀:“翼王绕城过!”

作者;罗东成,湖南省邵阳市作协会员,1950年11月出生,1966年(老三届)初中毕业。湖南省建工集团第四工程公司水电施工员,下过乡、当过工人、曾借调军营搞过地下国防工程。爱好写作,其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及各公众平台。

电话、微信号;13036740956

联系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戴家路翰林苑一单元604#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李云娥  罗东成  刘慧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云湘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粟   蒋

刘长军   周前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