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女中音阿拉泰的老录音

旧文,为了挂原创标志整理内容后再发一次。

简历

阿拉泰1957年8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父母均是文艺工作者。1976年阿拉泰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从事声乐工作。1978年她被选派到中央广播合唱团学习师从王荟年学习。

1980年代阿拉泰的舞台造型

曾于1979、1982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分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演唱奖。1982年至84年曾参加中国唱片社举办的“科尔沁音乐会”、中国音协举办的“红五月鲜花音乐会”,以及庆祝十二大召开的专场音乐会,“花的原野”音乐会,“民族之声”音乐会,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电视文艺晚会等多次演出。曾随团赴香港、蒙古和日本等国访问演出。

1980年时崭露头角的阿拉泰

阿拉泰现在的任职单位,请搜索网络文章。对了,1983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金铁林。

金铁霖教学录像,范唱阿拉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作品集概述

阿拉泰的个人录音专辑数量不多也不少。最早一部专辑是中国唱片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行的,标题歌曲名曰“路灯”(1982年出版大薄膜唱片 编号DB-10275;1983年出版盒带,编号BL-33)。

两款出版物对歌者的简介是一样的,可以看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这部专辑没有突出这位23岁的蒙族女中音的“少民”特质,而是把她纯当成了“全面女中音”。这部专辑里蒙族民歌、时尚新歌、经典老歌以及外国歌曲都有。本世纪初,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为阿尔泰制作了《蒙古心》CD,我没去关注,听名字像是“蒙古族”元素的集子。阿拉泰的单曲录音还有一些,但是爆款没有。

阿拉泰是20岁出头就出了名,成名作《周总理爱听马头琴》(1980年)。这首歌曲现在找不到录音,看那时乐评给我的感觉是,专家们对一个二十出头的蒙族女中音很抬爱。如此年轻就能比较得体地表达情感、具备一定的歌唱技法,在1980年代的青年歌者中本就不多,又,叠加少数民族以及女中音这样的要素,在人才稀缺的声部确实是“人才难得”,业内的“捧”是有缘由的。上面提到那个“路灯”专辑的作品构成,很代表阿拉泰早期的歌风定位。有文章说她的西洋唱法和蒙族特色融合得好,这个评论听上去还是挺客气的。我个人认为阿拉泰作为“民族女中音”特质不足,音色嘛,实话说,也不足够漂亮,中唱编辑攒的简介,里面的“清泉”、“黑水晶”这种形容词,我完全get不到作者的点。

据说阿拉泰在1980年代成名后就接到数个在京文艺团体的调入邀请,但她都婉拒了,愿意呆在内蒙,这样的个性和坚持难得。还有文章说她对蒙古族歌曲创作跌入俗套比较焦急,“近年来,蒙古国的歌曲创作势头不可小觑,许多有生活、有风格的歌曲在阿拉善、呼伦贝尔等地区广为传唱,我们自己用母语创作歌曲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作为内蒙声乐界说话有分量的人,她这些思考都很有价值。


2015年阿拉泰以内蒙古音协主席身份出席蒙族歌手孟和乌力吉与图雅娜莎新专辑发布会



录音选
路灯(闵琳词 莎光曲)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词曲)

锡尼河(朝鲁巴特尔 词阿拉腾奥勒曲)
北国之春 日本歌曲
草原的篝火  胡宏伟词 阿拉腾奥勒曲

牧铺炊烟 印洗尘词、张新宇曲

阿拉坦套走了我的心  温晶敏 词 吴展辉 宝琳 曲

东北摇篮曲 → 点击这里
(0)

相关推荐